“云赏‘戏码头’,献礼英雄城”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9-15   

  易  明

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和武汉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刘子微表演京歌《英雄之城》  夏俊俊 摄


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携《眷江城》三代昆曲人打卡武汉地标黄鹤楼   许魏巍 摄


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带领三代昆曲人演唱抗疫题材昆曲套曲《眷江城》选段 夏俊俊 摄

  自2013年至今,一年一度的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名团聚集、名家荟萃、名剧迭出,通过精彩的演出和丰富的戏曲艺术普及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促进全国各地戏曲文化的交流创新、推动武汉“戏码头”繁荣发展,不仅成了中国戏剧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了武汉这座“戏码头”实至名归的高光时刻。
  精彩开幕,唱响战疫精神
  9月12日晚,武汉汤湖戏院内,等待已久的观众翘首以盼。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世华宣布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正式开幕,在《繁花似锦戏码头》的楚腔楚韵中艺术节开启……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的开幕式通过《献礼英雄城·戏曲名家演唱会》,向奋战在抗疫、抗洪一线人员致敬。
  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开幕,包括石小梅、蒋建国、吴亚玲、王蓉蓉、关栋天、谷好好、李敏及本地戏曲名家朱世慧、刘子微、夏青玲、王荔、程丞等共同为武汉“戏码头”而唱,为英雄城献礼。本场演出还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免费观看。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让各地的戏曲演出按下“暂停键”,但没能挡住戏曲人用作品传递信心的赤诚。本次艺术节上,全国50多个戏曲院团、200多位梨园同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汇集“云”端,以“艺”抗疫,彰显担当。当晚舞台上最年长的梅花奖得主、71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带领三代昆曲人,高唱抗疫题材昆曲套曲《眷江城》选段。石小梅介绍,这次带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老中青三代11人同台,“我们气势很足,一定要把对武汉人民的情意传达出来。”
  “万里长江流千古,三镇托起英雄地”,为弘扬抗疫精神,从武汉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和武汉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刘子微,以一曲“云”上京歌向“英雄之城”致敬!她说:“武汉重启那天,我打电话跟在上海的关栋天老师商议,要写一首武汉的曲子。这就是京歌《英雄之城》。”
  名团名角,持续打造武汉戏曲盛宴
  举办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不仅是一种惯例,也是振兴武汉“戏码头”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满足广大戏迷观众的热切期盼。据悉,此次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继续向全国名团、名家发起邀请,于9月12日至30日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演出形式,开展15场戏曲演出交流活动,吸引全国戏迷共同了解和观看演出。
  此次艺术节邀请了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评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评弹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福建芳华越剧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杭州越剧院10家名团,精选了院团最具代表性的10场大戏,以别开生面的“云赏戏”模式与观众见面,其中还邀请了王蓉蓉、曾昭娟、王滨梅、徐铭、蒋建国、石小梅、陈丽宇等梅花奖演员进行线上导赏,打造高规格的戏曲盛会。
  除此之外,还有武汉本地院团带来的精彩剧目。戏韵悠长的武汉“戏码头”孕育了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有着400年历史的汉剧和近200年历史的楚剧是其中的翘楚。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将以传统戏曲、经典折子戏为主要内容进行剧场演出。
  网络带动,扩大武汉“戏码头”影响力
  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通过“名团大戏线上展演+本地院团线下演出”的模式与戏迷见面,着重在网络平台方面发力,进一步扩展戏迷观众的覆盖面,同时也不断推动观众年龄层次年轻化,扩大武汉“戏码头”在全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丰富的演出内容让无法走进剧场的观众感到欣喜和安慰,同时也让后疫情时代的演艺行业依然保持着活力,并且催生出新希望。
  在此次艺术节“云赏戏”系列中,北京京剧院《党的女儿》、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珠帘秀》、天津评剧院《红高粱》、上海昆剧团《四大名著》、上海评弹团《赵氏孤儿》、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枫叶如花》、福建芳华越剧团《团圆之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雷雨》、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桃花扇·逢舟》、杭州越剧院《德清嫂》等优秀剧目将会在抖音、哔哩哔哩、新浪直播、一直播、微信公众号及学习强国、长江云等平台播出。
  “梅花”会聚,打卡武汉地标、致敬江城
  9月13日上午,多位梅花奖得主兵分三路分别打卡武汉地标,这些戏曲艺术家分别以黄鹤楼快闪、红色经典之旅、荆楚文化之旅三条线路来致敬江城。
  “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可以再来武汉,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还如愿登上了黄鹤楼,真是发自内心地激动。”石小梅带领三代昆曲演员共10余人登上黄鹤楼,看着身边熙攘的人群,他们情不自禁地在黄鹤楼唱起抗疫题材昆曲套曲《眷江城》选段。
  在《眷江城》“九转货郎儿”的第九转《祈福》中,原本是唱:“虽则是这一番打叠消瘦,终得个云山如绣!那时节援袍再登黄鹤楼,敞禁带春风邂逅,齐拍手笑瞰江流!”真的要登黄鹤楼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带着大家改唱道:“这时节援袍再登黄鹤楼。”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还依然戴着口罩,但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恐慌和畏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向往。
  忆峥嵘岁月,寻红色足迹。在武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的入口大厅,梅花奖获得者王蓉蓉和王荔一起重温红色经典之旅,从入党宣誓开始,回忆着过去的艰苦岁月,也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王蓉蓉一边聆听历史一边参观着纪念馆展出的300多件文物、照片等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讲解重温历史,从而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走东湖绿道,品荆楚文化。梅花奖获得者蒋建国和吴亚玲夫妇来到东湖,漫步在东湖绿道,体悟武汉风韵,领悟荆楚文化,享受着绿道诗意也感受着荆楚文化的魅力。这对梨园伉俪在湖光山色、卧波石桥处留下了他们的剪影,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景与适意。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