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让理想舞进现实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8-11-16   
    舞剧《匆匆那年》于日前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该剧讲述了北京的一名工人子弟学舞蹈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兴趣到遇到舞蹈班后深深被舞蹈的魅力吸引从而勇敢追逐艺术梦的故事。舞剧《匆匆那年》在展现普通人如何勇敢逐梦的同时,也展示了两代人在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经历。
    关于回忆
    “在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无论舞台布景还是演员的表达,都能让我产生共鸣。”同李然一样,在看过舞剧《匆匆那年》后,许多观众都在感叹“这是一部关于我们‘80后’回忆的舞剧”。
    该剧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讲述了北京的一名工人子弟从最初仅仅是对舞蹈有着单纯的兴趣,到最终深深被舞蹈的魅力吸引,从而勇敢追逐艺术梦的故事。然而在此过程中,父亲的默默支持、母亲的愤怒、家庭的矛盾等导致学舞蹈之路阻碍重重。剧中,工作失意的父亲、家庭中坚的母亲、课堂激情的老师、渴望亲情的同学等人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缩影。
    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感动了所有人,连曾经并不支持她的父亲也被她的不懈努力彻底征服。这部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的梦想”这一深刻内涵,呈现了平凡的个体在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苦努力。导演在创作上的大胆尝试,营造出强烈的怀旧感。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一代人,他们对于改革开放有了新的认知,通过舞蹈形式的呈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同以往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讲述普通人在生活中坚强不屈勇敢逐梦的同时,也展示了两代人在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经历。剧中的父母同样拥有自己的幻想世界,他们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起自己当初梦想中的未来,对孩子的追梦心境感同身受。父母和孩子达成了互相理解,也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
    对于创作灵感的来源,导演于大雪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舞剧鲜有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品出现,通过多年的累积,作为一种突破,舞剧《匆匆那年》则尝试将视角回归现实,“而另一个愿意则关乎情怀。作为一名‘80后’,我很想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记忆中温暖与美好呈现在舞台上,与观众们一起重温那些已经逝去,但是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的峥嵘岁月。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回忆的舞剧”。
    据悉,舞剧《匆匆那年》这部作品从构思创作到基本成型,历时近两年。为了将最好的效果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剧本创作阶段,整个创排团队经历了多次的打磨。而在排练过程中,于大雪也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以舞美灯光为例,为了让观众情绪更好地融入剧情,整个舞台的色调也会根据演员情绪的变化,时而五彩斑斓,时而低沉昏暗。
    “除此之外,在演员挑选方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天鹅湖》等舞剧,追求的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我们想赋予每一个演员自己的人物个性,甚至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上,都让他们保持鲜明的个人特点。”于大雪强调。
    排剧育人
    从古至今,榜样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榜样教育不仅在美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生活的方向也同样拥有重要的指引。于大雪表示,希望作品能对青少年观众形成榜样的作用,并对青少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所启示。
    “排练舞剧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教育。”在于大雪看来,舞剧的创排过程既是思想、观念的教育过程,也是人格、品格、气质的教育过程,“对于观众而言,我希望他们通过这部剧,感受到我们国家40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于演员来说,在当下这个时代,尽管物质文明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还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都缺少一种关于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舞剧排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在参演舞剧时,舞蹈的呈现、作为演员的表现、作为一个团体领袖和问题解决者等各方面都会有成长”。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源自:北京商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