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为小城点亮文化之光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9-09   

    黄忆南
    近年来,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大剧院在全国各地纷纷落成。一座剧院的建造过程通常是“热火朝天”,而经营过程却往往“举步维艰”。一来是因为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二来则是演出的内容和票价难为观众所接受,这也是围绕剧院的建造和经营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近日造访四川省隆昌市莲峰大剧院给笔者带来一些新启示。
    莲峰大剧院占地2.5万平方米、能容纳千余名观众,2018年落成并交付运营。该剧院采取委托运营的模式,经过公开竞标,来自成都的两家民营公司注资成立的隆昌莲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隆昌市政府签订了为期8年的委托管理运营合同。
    但是,小城里的大剧院经营难免要面临一些特有的难题:
    如何让观众走进剧院?
    在莲峰大剧院投入使用前,很多隆昌市民没有进剧场看演出的体验。创造消费需求关键在于有效驱动消费者迈出第一步。
    莲峰大剧院的管理团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观众心里第一道门槛在于票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营公司在经济利益上做出让步。莲峰大剧院围绕“公益”和“惠民”主线,根据隆昌观众的消费能力制定票价,鼓励观众走进剧院。
    截至7月底,按照和隆昌市政府签署的合同及考核指标约定,莲峰大剧院完成全年公益演出指标任务的391%(任务指标12场),完成全年惠民演出任务的120%(任务指标40场);演出平均票价不高于50元。让隆昌百姓以远低于一线城市的票价,看到了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的演出,如舞剧《一把酸枣》、杂技剧《黎明前夜》等。
    6月1日,莲峰大剧院文化惠民卡正式发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民办卡3834张。每张文化惠民卡含1000元,其中惠民补贴900元。公司从本就不多的运营经费中辟出大额惠民专项资金,迎来了一年34890余人次观看演出、平均上座率80%的运营效果。
    如何让观众养成观剧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明互动,形成了一套国际通行的剧院观演礼仪。为帮助隆昌观众尽快熟悉和适应,莲峰大剧院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演出前的宣传和演出中的管理。只用了短短3个月,隆昌观众就能自觉遵守剧院的相关规定。这得益于莲峰大剧院严格又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即“温柔而坚定”地制止不恰当的观演行为——要勇敢地对消费者说“不”,还要耐心地讲道理,最终还要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尊重。
    2019年春节,莲峰大剧院专门为回乡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安排了由乌克兰基辅青年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并推出“一名家乡人携两名回乡亲人”买一赠二的亲情套票。企盼了一年的团聚和家乡的变化让那一天的观众异常兴奋,也让剧场内的秩序较之往常略显“热烈”了些。正月十五还没到,莲峰大剧院就收到了一封投诉信,投诉的内容恰是那天的剧场秩序不如以往。能被观众投诉剧场秩序,管理团队大喜过望,这说明他们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是正确的,更说明莲峰大剧院走进了隆昌人的生活。
    如何与政府共同培育文化市场?
    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托管出去的剧院对当地政府而言不该是“嫁出去的闺女”。虽然委托运营的剧院基本都是自负盈亏,但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剧院对当地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理解艺术生产和剧院经营的特殊性,对剧院运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模式。
    一年来,莲峰大剧院共计完成演出95场次,涵盖舞剧、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曲艺、杂技剧、音乐会、综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接待国内外演出团体15批次,国内外艺术家500余人,完成与隆昌市政府签订的各项考核指标。取得这样的成绩,隆昌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没,在剧院建设过程中就在统筹考虑大剧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营”三者统一的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公开招标引入社会民营机构,实行委托运营,同时采用指标考核的方式,把握剧院公益惠民、文化引领的正确轨道。
    因此,全国各地的大剧院也宜不断探索和创新运营机制,为更多小城点亮文化之光。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