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保障文化民生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8-12-03   
    本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山东临沂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临沂市立足资源优势,发挥党建引领,在全市倡导“服务强党性、文化惠民生”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通过对“列清单”“作表率”等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首创精神,助力文化民生工程,同时也为新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注入新能量。
    “文艺轻骑兵”深扎基层
    柳琴戏《喝面叶》、小品《美丽的误会》、歌舞《谁不说俺家乡好》……11月29日,临沂市文化馆演出小分队来到该市罗庄区褚墩镇,将一个个精彩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没有流动舞台车,我们就提前协调场地;经费不足,我们就自带煎饼、咸菜下乡演出;没有大块时间集中学习,我们就在大巴车上开设‘流动党课’。”临沂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志选说。
    据介绍,除开展群文培训等日常工作及参与全市大型演出活动外,该馆还承担每年100场的送戏下乡演出任务,演职人员每周大约有3天在下乡路上。“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党员干部始终冲在前面。我们还结合下基层的实践,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热点话题,创作了小品《送彩礼》等新节目,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王志选说。
    这是临沂市党建品牌——“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的一个缩影。一条横幅、一面旗子、一台便携式音箱、一辆面包车……今年以来,临沂市直及各区县文艺团体、文化馆(站)等以“文艺轻骑兵”形式深扎基层、服务群众。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刘莉莉不仅利用演出间隙宣讲两会精神,还与同事高志东成立了文艺演出小分队,深入偏远山区开展“文化服务零距离”惠民活动,深受欢迎。而在临沂市兰山区、平邑县,王羲之故居等牵头在一些师资匮乏的中小学校设立书法教育基地,派出工作人员开展美术、书法培训累计60余次。
    “志愿清单”助力履职尽责
    填志愿,开清单,强化监督落实,是临沂市创建党建品牌活动中诸多部门采取的创新举措。党建与业务融合,既避免了以往抓党建“一刀切”的做法,又有效推动了文化服务与广大群众精准对接。
    今年6月,临沂市河东区文广新局印发《关于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号召局机关党员根据自身所长填报志愿者登记表,建立定期活动、服务登记等制度,落实进社区、扶贫帮困等7项志愿服务内容,引导机关党员亮身份、尽义务、作表率。“截至目前,通过在职党员入驻社区及到农村、企业、学校进行文艺演出、文化培训等,我们已累计举办活动50余场,既了解了百姓需求,也有利于科学决策。”河东区文广新局局长王家楼说。
    11月16日,一场名为《如何提高服务效能》的青年党员读书会在临沂市图书馆举办。活动负责人王小玮介绍,读书会由该馆各部室20余名青年党员发起,实行主持人轮值制,每月举办一期,每期开列选题清单,会上讲评互动、讨论落实,目前已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等主题举办13期。“为让党建促业务,我们还组织流动红旗评选,结合书库整洁度、排架准确率等实务,对员工进行考评和打分,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王小玮说。
    在强化目标责任的同时主动亮出“问题清单”,也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的履职尽责能力。临沂市文广新局机关党委采取“自己查、互相帮”等形式开展“党员画像”,切实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
    “沂蒙故事”凝心聚力
    “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愚公移山的“好例”厉家寨、穷山涧变成幸福村的九间棚……在各个历史时期,沂蒙人民敢为人先,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立足红色资源、讲好沂蒙故事,成为当地在新时期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
    临沂市临沭县选取一批党建基础好、地域特色浓郁的村作为党建文化示范村,拨付县管党费36万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改建提升,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走廊等阵地。与此同时,该县还整合资源,打造滨南红色文化纪念园、朱村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朱村红色文化纪念馆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介绍,该馆通过多幅朱村革命历史图片、17件文物、10余件民俗展品,展示了朱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纪念馆虽小,但是意义重大。我要尽己所能把革命先烈事迹和朱村历史文化传播出去,让沂蒙精神发扬光大。”王经臣说。
    带着几十块展板和丰富的课件奔波于城乡之间,一年巡展70多场……临沂市博物馆积极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沂蒙故事”。“在常设临沂历史文化展、家道展等展览的同时,临沂市博物馆还发动青年党员创新形式,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相关项目负责人张伟介绍,除讲述远古历史、文化遗存及红色故事外,团队还策划了“带着家乡历史文化上大学”专题展,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家乡文化变迁。
    据了解,下一步,临沂将围绕“一支部一特色、一单位一品牌”的目标,用好典型、联动共创,充分发挥“党建+”活力,为强基聚力、固本聚魂、正风聚气、惠民聚心做足保障。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