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四十年的“十个一”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1-17   
    “我眼中的中国文艺四十年” ,成就辉煌,题目太大。无数专家的无数长篇大论也难以说全说透。我只能换角度,小处着眼,以管窥貌,以点带面。中宣部有“五个一” ,我效仿着讲“十个一” ,就是十个点。一个高峰、一片高原、一个热点、一次高潮、一次扭转、一支队伍、一个现象、一个难关、一次盛典、一篇文章。
    一个高峰。1988年诞生的《曹操与杨修》 ,不但是戏曲的高峰也是戏剧的高峰。中国戏曲经过改革开放十年的积累和准备,高峰诞生在历史剧领域,这个经验值得总结。戏曲界所谓的“三驾马车”或“四驾马车” (郭启宏、魏明伦、郑怀兴、王仁杰)以及稍后的罗怀臻,都是历史剧创作(或历史故事剧)的高手。
    一片高原。中国戏曲“三并举”中的现代戏创作, 40年来成果显著。这片高原是绵延的,从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现在,往前还可以接上“样板戏”和“十七年” 。“现代戏”的概念外延,远远大于戏剧和艺术,所以共和国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格外重视现代戏。“一片高原”雄伟壮观。40年来中国现代戏体量之大,创作之丰,超出想象。近期,我看到了很多文章对其描述、梳理、总结,例如傅谨先生。
    一个热点。这个热点也和现代戏有关,是2016年中国艺术节, 5部“文华大奖”有4部是现代戏(《小镇》《焦裕禄》《母亲》《西安事变》)。这个热点由于突破了“三并举”的框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业内热议。
    一次高潮。和“现代戏”有关,是现代戏的具体化、当下化,叫“现实题材创作”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年,迎接这个重要而盛大的节点,近两年来文化主管部门号召“狠抓”现实题材创作。要求“紧扣时代脉搏” ,与生活“同频共振” 。2018年开始,掀起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新高潮, 10月份起,全国有232台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展演。这和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演现代戏”有同构的一面。
    一次扭转。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戏剧经历了长时间的全面的“戏剧危机” ;到2000年前后,在“大众文化”的挤压下,传统艺术、经典艺术、高雅艺术难有立足之地,戏曲命运垂危,已经被边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扶持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文化及“非遗”文化的系列政策。政策的扶持、基金的支持,把处于边缘化、淡化、弱化境地的戏曲,扭转到几乎是中心主流的位置。戏剧危机得到缓解,戏曲命运得到挽救。
    一支队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组建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中国文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短期内就孵化训练出了一支“新军” ,如:陕西的“戏聚青评”“广州青年剧评团”“成都青年剧评团”“宁波有戏”“太原有戏”“西湖论坛”“盛京戏曲论坛”等等。他们年轻活跃、意气风发、遍布全国;他们有各种组织,各种活动,有生机有活力;以青年为主,如大学生、研究生、大学教师、白领、专业评论家;他们占据网络、自媒体、新媒介和传统的主流纸媒;他们渗透进社会舆论场、公共舆论场、艺术主流舆论场,使文艺批评开放化、社会化、年轻化、现代化;从生态到结构,这支新军正在影响着甚至构造中国戏剧,必将也正在给中国文艺评论和戏剧评论带来深刻变化。
    一个现象。张曼君现象之所以称其为现象,是因为其作品与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有关。张曼君现象已经引起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方面关注。傅谨先生刚发表的《新世纪戏曲现代戏创作成就论》长文引述前辈大家的看法,认为现代戏已经成熟了。但是张曼君现象却告诉我们,现代戏还在路上:形成完善于古代的戏曲表现手段手法(程式系统) ,在表现现代人的现代生活时还有盲区,还需要艰难的转化过程。
    一个难关。指如何克服“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非艺术化倾向。讴歌、颂扬、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不能简单地说不对。但是在“紧跟”“紧贴”的急切之中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淡化了对人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对人学的思考。如何把表扬人向表现人转化、把外在事件向内在心灵转化、把宣传品向艺术品转化、把实用向审美转化、把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化——我认为,在现实题材创作热潮中,这对艺术家和领导者来说,都是不小的难关——我们应该冷静分清庞大和伟大、重量和质量、繁华和繁荣之间的质的差别。
    一次盛典。昆山“百戏盛典” ,中国戏曲348个剧种展演;包括所有剧种,古老、稀有的和现在活跃的各大剧种,这是当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文化设计,悲壮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自救。事关民族根脉,功在千秋万代。这次盛典自2018年底开始,三年内展演完毕——既是为40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献上的最好礼物,也是对未来发展做的最好导引。
    一篇文章。庞井君先生的《构筑时代艺术高峰必须注重的三个价值向度》 ,作者有哲学家思想家的眼光,有扎实的文学美学史论功夫,有多学科全新的知识结构。文章指向的是未来和发展;作者对当代审美艺术发展走向有一种深入的思考。之所以把这篇文章列进“十个一” ,是因为文章确实好。另外,我愿意把一些观点作为我发言的结语:时代的艺术高峰应该是——
    “以精品力作揭示人们内心深处如大海波涛般的脉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如沉默大山般的巨大能量,滋润人们内心深处如荒漠之于泉水般的心灵渴望,点燃人们内心深处暗夜迷雾中希冀的火光” 。 “未来和远方虽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一定在未来、在远方,而不是在脚下、在过去” 。 “传统文化时代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生产方式必然改变,艺术的主体也将重新生成” 。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源自: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