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笔触描摹城市艺术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11-22   

《三湾,那一夜》       吴景春 摄


《茶花女》      陈 文 摄


《罗密欧与母亲》       沈 刚 摄


《百花亭赠剑》   蔡 晴 摄


《魔笛》      祖忠人 摄

    金秋的上海绚丽多姿,音符应和着车水马龙,舞步伴随着市井生活,艺术的气息在城市里弥漫。“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期而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舞台艺术作品在这片开放、创新、包容的热土荟萃、展示、传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播下一颗颗艺术的种子,收获舞台上最美丽的绽放。
    众多关注、热爱艺术的市民,尤其是学生已不满足于只在“朋友圈”晒图刷屏,而是渴望从自己的视角,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对艺术的看法,为描绘美好生活添笔献策。为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联手上海市民文化节推出“艺术中的真善美”征文大赛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剧团”的建设。来自29所高校、12所高中的265名学生按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三大艺术门类,分组观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以青年视角和语言对剧目进行评分评论,推出“青评果”指数,最终评选出他们眼中艺术节的“最推荐”剧目。
    本版特选取其中几篇文章与读者共享。从学生略显稚嫩的笔触里,我们可以读到涌动的青春激情和城市艺术的未来。
    下个秋天,我还会来
    上海师范大学  曹  元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红色题材戏剧。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刷新了我对于红色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认知。
    《三湾,那一夜》讲述了“三湾改编”这一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里程碑事件。舞台上,军官就起义部队整顿和改编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许多军官出于利益与权力的考虑,拒绝毛泽东同志的军队改革提议。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不顾对方别有用心的打岔、引导,有条有理地说明理由,并带领大家一起分析秋收起义失败的真正原因。最终众人一致通过提议,决定将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由此奠定未来中国人民军队的模样。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承担着为广大市民群众精选优秀节目、打造艺术盛宴的使命,也承担着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责任。它为红色剧目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而如何令年轻观众了解剧目,最后走进剧场,则是它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被精彩纷呈的节目所充实,在艺术中体验各色人生,回顾过往历史,感悟当下生活。艺术就这样浸润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平凡琐碎的日子增添了别样期待,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秋天增添了无尽魅力。
    下个秋天,我还会来。
    爱到极致,舞到荼蘼
    ——简评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舞剧《茶花女》
    东华大学  张景宜
    上海芭蕾舞团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舞剧表演——《茶花女》。相较于原著,芭蕾舞剧《茶花女》剔除了大部分男女主角感情线之外的枝节,在短短的100分钟内,成功保留并展现出了这出爱情悲剧的动人真情。
    两位年轻的男女主演无疑是这部舞剧中最亮眼的星。二者的默契与张力,体现在表演的细节之中。在追光灯下的每一次对视,两人之间的情感状态都不一样。他们望向彼此,或远隔整座舞台,或相距不过咫尺,当扬尘静止、空气凝结,满台熙攘全不见,只留两人在世间。此时,他们的目光仿佛随乐声而动,脉脉含情,连绵不绝。相爱时越甜蜜,被摧折时便越凄美,天不时,地不利,彼此深爱的两个年轻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被世俗的眼光缧绁,被家世的迥异和他人的阻挠推向深渊。当舞台上,青年阿尔芒赤裸上身,与一袭白衣的玛格丽特欲语还休地跳完最后一支舞;当玛格丽特孤身一人,向大屏上散发出暖黄色光的云端天使一步步走去,我们知道,故事到了尾声。
    爱与美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美好的逝去总是能带给人极大的震撼。这出爱情悲剧,不仅属于阿尔芒与玛格丽特两人,更反映了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与底层人民之间的鸿沟。上海芭蕾舞团对这部作品的改编,既保留了原著的筋骨,又以舞蹈的方式呈现出全新的美妙。在舞台背景上,大朵的水彩茶花还在盛开,而演员也将继续以足尖诠释爱情的悲歌,以舞姿延续艺术的魅力。
    谎言中捧出的一片真心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罗密欧与母亲》
    上海大学  孙涵越
    当亲情、死亡、谎言这几个词语联系到一起时,不必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其最质朴的一面就足够触动人心。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带来的《罗密欧与母亲》,讲述了小镇男孩穆利为了让母亲愉快幸福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假称自己在著名导演的新剧中获选饰演罗密欧一角,而为了圆上这个谎言,又不得不解决一个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这善意的谎言所包裹的真正内核是人类亘古的话题——爱,是穆利与母亲之间的亲情之爱,是穆利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之爱,是小镇全体居民对穆利母亲的邻里之爱。
    这部充满笑点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扎心”,首先是因为它的选题太过现实。亲情与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话题,无论年方几何,有多少金钱、处于什么地位、有怎样的名声,失去亲人时的痛楚都是无法逃避的。其次,是因为结局太过真实。故事的最后并没有出现观众一直期待的奇迹,母亲终究没能好起来,也没有看到穆利出演男主角。编剧选择了让观众面对现实,哪怕这现实过于残忍。或许也正是因为整个故事如此真实,剧场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多次抹泪。触及人心的悲剧不一定轰轰烈烈,如此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也很动人。
    为粤剧注入现代生机
    ——评《百花亭赠剑》
    上海师范大学  张晓芳
    粤剧《百花亭赠剑》最先是由香港剧作家唐涤生为丽声剧团所作,风行了数十年,今天被香港“桂冠导演”毛俊辉重新搬上舞台,并创造性地融入现代元素,赢得了年轻观众的青睐。笔者认为,此剧有三大亮点。
    一是大胆地创新,使该剧有了现代精神。《百花亭赠剑》的创新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有表演方式的创新,也有来自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的创新。百花公主与化名海俊的汪六云在百花亭相遇时的场景就颇具现代意味,而在细节呈现方面更突出自幼习武的百花公主与一般大家闺秀的不同,她的爱恋表达得直率而大胆,甚至不许宫女偷看海俊的容颜,这正与当下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实现了心理层面的对接。
    二是在创新中坚守传统。《百花亭赠剑》故事情节的开合跌宕、人物命运的悲喜交加和性格张力,甚至音乐唱段,处处可见唐涤生《帝女花》的影子。
    三是侠客精神的张扬。百花公主和汪六云、汪花右身上都散发着重义轻利、患难相扶的侠客精神,是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唤。
    总导演毛俊辉在演出结束后上台与观众对话,言语间难掩对粤剧衰落、传统戏难以抓住观众的难过之情。当下,传统戏曲要保持传统也要讲创新,不能故步自封。期待毛俊辉及其团队能够打造出更多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作品。
    今夜,斯卡拉为上海闪耀
    上海音乐学院  赵钰茜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成立240多年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次携完整剧目来中国演出,我有幸欣赏到了纯正的莫扎特经典歌剧。
    《假扮园丁的姑娘》是莫扎特在青年时期创作的一部三幕喜歌剧,虽然当时他刚刚成年,却已深谙世事,不仅善用各种创作技法,还能塑造多重人物性格。全剧旋律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风趣、诙谐中透露着世俗生活气息,仅仅7个人的歌剧也丰富而趣味盎然。
    德语喜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为数不多的以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魔笛》具有大歌剧的庄严和喜歌剧的明快,把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风情和谐而奇妙地结合起来。帕帕基诺承担了全剧的笑点,提尔·凡·奥洛夫斯基抓住了音乐欢快、明朗、幽默的特点,将鸟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塔米诺和帕米娜也将人物情感完整呈现了出来,令观众为之动容。
    《魔笛》的经典之处还在于,作为一部集古典歌剧精华于一身的精品,不论如何诠释,其中的旋律依旧动人。它将各异的形象风格巧妙组合成一个整体,充满了神奇的光彩和圣洁的艺术感染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