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春城 服务惠民生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9-03   

——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自云南省昆明市启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及昆明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紧紧围绕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等方面下功夫,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创建工作中,昆明推出了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逐步建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活动内容丰富、服务供给均等、服务保障措施得力的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地区,达到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
  目前,昆明全市已经实现了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目标。全市139个乡镇(街道)、1676个行政村(社区)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并达到国家标准,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基本建成了有效的文化服务圈,保证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将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落到了实处;以“春城文化节”为抓手,创设了“每月一精品、每县一品牌、每乡一特色、每村一亮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春城人民切实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春城“文化节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


 2019年春城文化节“花儿朵朵向太阳”春城少儿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活动


昆明市2020年全民阅读活动现场

昆明市非遗展示

2018年春城文化节“我们的节日·夏日童话”少儿艺术节活动

昆明市文化馆开笔礼活动

  昆明特色服务包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012年,昆明市首创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该项工作推出后得到全市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批示以及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并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推介。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从政策措施、服务项目、投入资金、服务队伍、监管考核5个方面对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系统分类“打包”,做到“有设施、有内容、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实现了有限文化资源服务价值最大化和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几年来,昆明市不断充实升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建立了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探索推广第三方评价、社会参与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市人均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从2012年的6元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20元,年均增幅达29.17%。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服务网络全覆盖 服务效能不断凸显
  昆明各县(市)区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总框架下,不断丰富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践路径。“图文总馆+乡镇分馆+社区(村)服务点”实现了文化资源扁平覆盖。积极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服务活动项目。如五华区的“有声图书馆”,安宁市的“流动书包,乡愁书院”,嵩明县的“社区流动图书馆”及各地的村史民俗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盘龙区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形成盘龙城市阅读文旅融合特色。2019年建设完成24小时智能阅书柜12个,每个5平方米的智能阅书柜可提供500册图书自助扫码借阅服务,遍布7个城区街道商业繁华地带或休闲锻炼点。同时,各地推动文艺团队横向联盟跨区域联动,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大力加强优秀文艺骨干和文艺团队的培养和扶持,着力培育文化志愿组织,发展文化志愿者服务。
  在县区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性沟通协商组织——社区文化沟通协会,着力解决政府和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平台,通过政策支持、正确引导、业务辅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把百姓的文化爱好和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将群众的个体文化爱好引导为群体文化爱好,再将群体文化爱好衍变成社区文化,最后形成社区文化精神。改变过去由“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传统“办”文化模式向“百姓需求,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变,有效解决了文化活动百姓参与率不高、满意率不高、文化站(室)利用率不高“三不高”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昆明市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方面成功打造了“春城文化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办节机制。全市形成了“每月一精品,每县一品牌、每乡一特色、每村一亮点”365天全覆盖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制度化的群众文化供给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昆明市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把脱贫攻坚与扶志扶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强化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轮驱动,消除贫困群众“习惯穷”“争当穷”等思想顽疾,树立起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激发“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各县(市)区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一些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活动。比如,嵩明县非遗刺绣项目展示传习馆和嵩明云上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融合发展,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推出“非遗+网络+贫困户”文化产业扶贫模式。该馆在小街镇匡郎村委会等地开展刺绣技能普及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理论教学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训刺绣构图设计、色彩搭配、制作针法和产品转化等方面内容,同时将贫困户制作的绣花鞋利用嵩明云上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网上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年销售绣花鞋约1.8万双。这一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刺绣文化,也引领和带动了当地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拓宽了妇女增收渠道,让更多农村贫困妇女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另外,各县(市)区整合人力资源,加大对基层文化帮扶力度,选派431名文化骨干作为“三区人才”到基层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分别针对农家书屋管理业务、滇剧、花灯、剪纸、农民画、民族民间歌舞等进行培训与指导。石林县通过对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和文化传承交流活动进行扶持和奖励,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成长,整合人力资源,加大对基层文化帮扶力度,每镇确定一个帮扶小组。东川、寻甸、禄劝作为贫困地区,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补齐贫困村的服务与资源缺口,积极推动文化扶贫扶智深入乡村,开展“扶文化强素质、扶文明强精神”的精神扶贫行动,创作出如花灯小戏《在路上》、独龙说唱《主席回信到边寨》等一批优秀扶贫题材文艺作品,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红色轻骑文艺兵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实施民族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全达标工程和非遗传承工程,推动乡村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农村文化的主阵地、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供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规定。近年来,昆明市各县(市)区不断加强对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成为昆明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努力目标。
  一是加大资金和人员倾斜。每年下拨12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东川、寻甸、禄劝等贫困县区做好戏曲进乡村工作,选派431名“三区人才”、招募43名农村文化志愿者到边远和贫困地区开展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二是加大基层延伸服务。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百团千队”、流动图书馆、“红色文艺轻骑兵”、流动博物馆等文化惠民工程,把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投放到基层、输送到乡村。每年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累计开展基层服务上百场次。三是加大服务供给力度。连续举办多届农民工文化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广泛开设以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网络设备使用为课程内容的“夕阳网络学堂”,解决老年人享受数字化文化服务不便的问题;在图书馆等配备盲文书刊、盲人阅读设备,方便残疾人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寒暑假加大青少年文化辅导培训项目的组织力度,补充青少年假期的文化给养。
  另外,以拉近亲子距离为宗旨的盘龙区图书馆“简单蓝”亲子心灵疗愈绘画课程、以解决农村边远地区群众阅读不便为宗旨的安宁市“流动书包”、以鼓励社会力量(新华书店)参与完善农家书屋服务效能的“乡愁书屋”等一大批特色服务项目,大大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为不同人群尤其是老人、孩子、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精准服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环,昆明通过多项举措保障了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

  加快数字化建设让服务更高效
  昆明市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抓住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机遇,结合“数字昆明”“智慧昆明”建设,统筹实施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城乡电子阅报屏等项目,构建了全市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高了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完善、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各地通过建立综合文化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支撑体系,提升数字化阅读、数字化体验、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培训服务方式。如西山区图书馆打造的智慧云图平台——西山云图,通过数据可视化、响应式开发等前沿新兴理念和技术,提供多元化、一站式、宽口径、厚深度的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让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和浏览图书馆各类在线资源,达到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东川区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数字文化服务,创建了微信公众号“文化东川”,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网上教学辅导。“呈贡文化E站”是云南省首家严格按照国家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建设的总分馆制数字文化馆平台,以自建中心机房(50M电信光纤专线)+软件平台模式架构,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软件平台同时覆盖微信、微博等应用平台,满足各种使用习惯需求。同时,各地融合文惠卡、文化消费、广电网络建立起文化矩阵。

  打造文旅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文化和旅游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面临着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昆明市围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不断探索新路径。以创建示范区为契机,对位于昆明老街片区的“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来只提供单一旅游资讯和投诉服务的基础上,扩容增值服务内容,升级打造了一个集公共阅读、群众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该中心开设了游客驿站、文创空间、悦读小屋、文化茶吧四大聚合空间,免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和“昆明老街城市漫游”志愿讲解服务,以及文化创意展示及各类互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技艺培训、户外旅游主题阅读、各类精品文艺展演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积极探索了昆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官渡区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单位,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综合文化站、安宁市青龙街道赵家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西山区融创文旅城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单位,为引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昆明市推动多领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助推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
  一是“历史文化+旅游”。推进以“翠湖片区博物馆群落”为代表的博物馆业建设发展和传统街区与老建筑的保护工作并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充分挖掘郑和、聂耳等历史名人的传播效应,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二是“传统技艺+旅游”。坚持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双赢的发展路径,大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基地,以打造民间歌舞乐文艺作品、开发民族手工艺产品等方式进行市场化推广,涌现出石林县彝族撒尼刺绣传习中心、官渡区乌铜走银等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技艺体验和旅游商品。目前全市建有3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4个市级传统文化保护区(乡),18个省、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6所“非遗传承示范学校”。
  三是“农业文化+旅游”。积极迎合现代农业休闲体验旅游新趋势,积极挖掘乡土和农耕文化资源,在全市大力推广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宜良县“马蹄湾”网红村、高新区“秋木梨花节”等为代表的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共培育农业文化旅游项目60余项。
  四是“品牌活动+旅游”。依托昆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民族文化资源,市级每年举办“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国际和区域性重大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10余项,县(市)区培育形成“三月三”民俗节、“花山节”“火把节”“密枝节”等40余项民俗节庆和特色文化项目,每年参与人数过百万。
  五是“饮食文化+旅游”。挖掘特色美食,打造“七步场豆腐文化节”“菜牛美食文化旅游节”主题饮食文化旅游体验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疫情防控不缺位 文化服务不断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昆明市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在公共文化场所关闭、公共文化服务线下活动暂停开展的情况下,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服务群众,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其中昆明市图书馆开展了线上动画绘本馆体验活动、2020年“我的战疫”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2020年春城文化节“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来”——“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20年“悦享欢乐 拥抱童年”六一儿童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1天亲子阅读等线上活动,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昆明市文化馆开展“文化动车——丝路情·全国行”两省、五市、一州文化馆艺术作品线上交流展示活动。疫情期间,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机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站、微信、电话等形式,组织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群艺系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大兴学习之风,学理论、学业务,有关部门、县区和个人潜心创作出一批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有诗歌散文、歌曲舞蹈、书画摄影、小戏小品、剪纸面塑等,为共同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
  “一个都不能少”,让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昆明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引,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政府文化治理能力。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道路上,以文化为引领,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把昆明建设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谱写昆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本版文图由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