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百姓故事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3-08   

  本报记者  刘  淼

《人间烟火》剧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中国国家话剧院现实题材话剧《人间烟火》的这句宣传语,精准概括出了这部戏的最大特征——接地气。《人间烟火》的故事,围绕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话题——拆迁展开。
  把生活巧妙藏在戏剧矛盾里
  棚户区改造是伴随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出现的新命题。拆迁工作伊始,百姓往往对拆迁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因此,负责拆迁的基层党员干部就肩负着心理疏导和政策落实的双重责任,必须走进一家一户去真实地触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面对的实际困难。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充满担当、智慧和大爱,把每家的“难”收藏于心,把自己变成这样的“藏经阁”。编剧林蔚然基于这样的前提,完成了一度创作。她以细腻的笔触“编织”着剧中的每个家庭,以极富生活气息的台词塑造剧中的每个人物,把有温度的现实生活巧妙地蕴藏在戏剧矛盾的建立和升华中,织就了一幅温暖的“人间烟火图”。
  《人间烟火》围绕5个家庭展开,涵盖了当代普通百姓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生活难题——
  社区干部苏小鱼,家也在棚户区,他幼年丧母,邻居待他如亲人,因此,他放弃机关让人羡慕的工作,主动请缨回社区主持城中村改造工作,想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不料有些人的敌意,让他的工作难以开展:开旅馆的刘美芬,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还要面对叛逆的儿子,独自撑起一个家;开面馆的吴秋月,两个儿子抢着要大房子,却都不肯接她过去一起住;还有婚姻走到十字路口的欢欢夫妻俩;为儿子背上债务的老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部戏里得到真切体现。
  原本认为自己是为街坊们好,却因大家不领情而深感委屈的苏小鱼,在经过与父亲的一番长谈后,终于明白:想要劝服别人,要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群众的难处,化解他们的怀疑与忧虑。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清康熙年间讲述“为官之道”的一副对联。当苏小鱼以自己真诚的关怀与行动,解开每个人的心结,街坊赠予了他这副对联的前半句,代表着人们对这个基层干部的真正认可。
  轻松明快浪漫温暖的轻喜剧
  这是一台轻松明快、浪漫温暖、带有轻喜剧风格的作品。导演娄迺鸣曾多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总导演,幽默风格自成一派。剧中棚户区百姓的生活不是一片愁云惨雾,而是积极乐观、充满阳光。
  “观众在欣赏《人间烟火》时,常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喜剧要引人发笑,但《人间烟火》所带来的笑声不仅因为演员夸张的表演,而且因为剧中宣扬的充满人情味儿的正能量。换言之,这是善意获得释放和抵达所带来的笑。剧中,拆房这一政策目标成了手段,释放人性中的善意则成了目的。”青年评论家胡一峰说。
  让“表演”成为全剧最大特色
  舞台上,娄迺鸣把“表现”作为舞台艺术的核心,让“表演”成为全剧最大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演员追求干净、真诚、不着痕迹的角色塑造上。
  剧中饰演苏小鱼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涂松岩说,最初吸引他加入《人间烟火》剧组的是扎实的剧本和对导演娄迺鸣的认可。剧中负责棚户改造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与涂松岩的生活颇有距离,塑造人物必须真实、有质感,因而采风必不可少。当涂松岩跟随剧组来到北京望坛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的风貌给涂松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雷厉风行、做事极有效率,对老百姓的事情非常了解而且非常上心。导演要求表现出苏小鱼内心的温度、火热,我在这些青年党员干部身上找到了。” 涂松岩说。
  涂松岩怀揣着这份温度与火热投入排练。准确无误地记住台词只是初级工作,重要的是把台词转化为融合着演员的精神与生命的语言,把演员变成角色。“这个过程的关键不在于一词一句的处理,而在于在语言感觉、方式、节奏上突出自己的特色。”涂松岩说,演员的个性化处理可能是妥当的也可能是不妥当的,需要由导演来选择,但演员必须以自己的思考,为角色贡献智慧。最终,涂松岩出色地完成了苏小鱼的角色塑造。
  剧中配角表现也都各自精彩,演技丝毫不落下风。照顾残疾丈夫的刘美芬、爱上“吃播”和汉服的董欢欢、面对儿子分家与养老问题的吴秋月、背上债务的风水大师老马……中国国家话剧院实力派演员把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与辛酸,生动呈现于舞台之上,艺术地展现了生活赋予每个人的甜酸苦辣。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