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3-09-15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唐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协办单位: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艺术。河北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经过百年涵养、传承和培育,评剧艺术厚植沃土,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中国评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9月19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将在唐山举办。
  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评剧艺术盛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评剧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攀登艺术高峰的一次具体行动与成果展示。本届评剧艺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和“精品、惠民、节俭、安全”办节原则,将充分展示近年来评剧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和评剧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精心筹备十项活动进展顺利
  为举办好本届评剧艺术节,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唐山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筹委会,筹委会办公室设在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设综合组、宣传舆情组、接待保障组、演出组、艺术研讨组、评剧经典影片放映组、安全保障组、卫生防疫医疗保健组8个专项工作组,各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分头有序开展工作,为评剧艺术节顺利举办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本届评剧艺术节共有十项活动,分别是:开幕式演出、精品剧目展演、民间班社交流演出、评剧艺术研讨、“千场评剧经典影片放映”“品百年历史,赏评剧风华”观展活动、“听评戏、赏美景”文化惠民活动、“遇见艺术”文化体验活动、闭幕式演出、优秀剧目京津冀保利剧院巡演。目前,十项活动进展顺利。

  在精品剧目展演活动中,来自京津冀黑吉辽蒙7省(区、市)的20台评剧剧目将分别在唐山大剧院、燕山影剧院、唐山丰南大剧院、唐山青少年宫剧场、唐山市群艺馆剧场5个演出剧场上演,包括中国评剧院的新编历史剧《目连之母》、天津评剧院的现代评剧《刘胡兰》和传统评剧《茶瓶计》、长春演艺集团评剧院的新编历史剧《兴国风云》、黑龙江省评剧院的现代评剧《走过暴风骤雨》等剧目。
  评剧民间班社交流演出活动是自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开始的评剧民间班社展演活动。京津冀黑吉辽蒙赣8省(区、市)推荐的25台评剧小戏经过专家审查遴选,最终确定了北京事旺兴艺术团新编现代小戏《时代先锋》、吉林伯桓戏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编现代小戏《战友情》、长春市丰硕艺术团优秀传统折子戏《秦香莲·杀庙》等21台剧目参加交流演出。
  特点鲜明全方位展现评剧魅力
  评剧艺术节创办于2000年,主办地设在评剧的发源地河北省唐山市。截至目前,唐山市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评剧艺术节,演出剧目191台,共计343场,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剧场,50多个省市县级和民营评剧团来唐山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评剧交流、培养评剧人才、推动评剧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本届评剧艺术节坚持勤俭办节,力求突出艺术性、群众性和时代性,将向群众全方面展现评剧魅力。

  据了解,本届评剧艺术节共有19个院团的20台剧目参加惠民演出,包括加工提高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实现了“三戏并举”,精品剧目荟萃。与往届相比,今年现代戏创作成果显著,剧目主题更加突出。在入选的20台剧目中,现代戏有15台,占比超过70%,体现出评剧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
  同时,本届评剧艺术节更加注重传承。纵观参演演员,本届评剧艺术节中青年演员已是主力军,充分体现出各地对评剧中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体现了新时代评剧发展的蓬勃生机,展现出评剧艺术后继有人的生动局面。
  评剧艺术的盛会,也是人民群众的节日。为突出公益性,主办方注重艺术惠民,本届评剧艺术节演出票全部免费,打开剧场大门诚邀广大群众观看演出。市民可凭借身份证到指定剧场领票,或者线上预约。同时,为让更多群众共享艺术成果,本届评剧艺术节不断创新传播渠道,采用线下展演、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一步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推动评剧传播提质增效,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
  另外,本届评剧艺术节期间,全国导游大赛、第七届河北省旅发大会、第二十四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都将在唐山举办。为落实文旅融合办会理念,以创新推进文旅融合成为本届评剧艺术节的一大亮点。主办方将举办“听评戏、赏美景”文化惠民活动、“遇见艺术”文化体验活动等,在旅游景区、文化广场、商业街区等举办评剧快闪演出、实景体验剧演出等活动,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评剧发展传承的丰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评剧艺术节举办期间,唐山还十分注重与保利院线合作,通过举行优秀剧目推介洽谈会等,探索戏曲演出市场化模式。活动期间,将由演出单位和保利大剧院进行双向选择,双方达成意向的优秀剧目,将在保利院线京津冀大区巡演,扩大评剧艺术节影响,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传承评剧助力唐山文化强市建设
  评剧艺术节是唐山市举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型活动,该活动已成为展示唐山文化、助推唐山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文化节庆品牌。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评剧艺术节已成为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评剧艺术盛会,为评剧故里争了光,为英雄城市添了彩,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6月,评剧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中,与戏曲艺术发展息息相关。党和国家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坚定了唐山传承与发展评剧艺术的文化自信。
  为大力弘扬评剧艺术,培养评剧后备人才,多年来唐山市进行了积极探索。2010年,唐山市艺术学校开始实施免收学费招收评剧学员,经过13年培养,已先后有5届毕业生走上评剧舞台,为评剧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此外,唐山市还设立了唐山评剧传承基地,让评剧艺术走进广大群众,培养深厚的群众基础,传承评剧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目前,唐山许多评剧青年演员正在茁壮成长,逐渐成为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了评剧艺术的新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0年和2016年两次到唐山视察,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为唐山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为助力唐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唐山在传承评剧艺术、扩大评剧影响力的同时,不断发力文化强市建设,为唐山经济腾飞凝聚奋进力量。
  多年来,唐山市建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效保障机制;出台《唐山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唐山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唐山市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作为创建工作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根基,于2021年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同时,唐山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形成更加丰富、更为立体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坚持供给增效,彰显文化“温度”;大力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推动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效能,唐山为人民提供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为唐山文化强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评剧艺术承载和积淀着唐山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本届评剧艺术节的精彩举办,必将进一步涵养这一文化生态。用评剧讲好唐山故事、唱响唐山声音,全面提速文化强市步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
  文 / 李秋云 范海刚
  图片为评剧《相期吾少年》《我的嫂子我的娘》剧照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