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看家本领 走向全国舞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7-25   

民族歌剧《沂蒙山》剧照    任泓昱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7月17日至20日,山东歌舞剧院在济南连演4天民族歌剧《沂蒙山》,再度掀起观演热潮。这是6月启动的《沂蒙山》全国巡演的一部分,也是山东歌舞剧院坚持以演出为中心服务社会、推动艺术精品走向全国舞台的生动实践。
  济南市趵突泉小学教师赵艳丽已经是“三刷”《沂蒙山》。“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看都会被演员真挚的表演打动。”她表示,革命战争年代先烈的奋斗与牺牲精神,应该借助生动的文艺形式进行传播和弘扬。看完《沂蒙山》,让人明白了“党群同心”的原因,也看到了“军民情深”的重要作用。
  今年6月开始,山东歌舞剧院携《沂蒙山》赴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演出10场,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作为传承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沂蒙山》全国巡演一方面扩大了精品的受众面和传播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队伍,让演职员进一步总结演出经验。”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山东歌舞剧院将《沂蒙山》每次演出都当作与观众面对面座谈的机会,不仅听掌声,更希望听到他们对于剧目或者剧院的意见,以此鞭策自己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与民众心相连。
  《沂蒙山》此次全国巡演也确实实现了既定目标。部分城市的演出票早早售卖一空,有些观众还跑到山东歌舞剧院线上融媒体平台留言,希望开展常态化驻场演出,让当地更多青少年能看到此剧。
  湖北省武汉市观众孙晓菲6月22日在武汉琴台大剧院观看了《沂蒙山》。“感触最深的是,剧中乡亲们为了掩护我们的部队,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孙晓菲说,山东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湖北也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盼望两地能多交流,自己假期也想到山东旅游,实地感受“好客山东”的红色文化底蕴。

民族歌剧《沂蒙山》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任泓昱 摄

  观众反响热烈,《沂蒙山》的演职员也感到收获很大。
  《沂蒙山》剧中角色“海棠”的扮演者李迎春说,对于6月开启的全国巡演,起初自己心里非常忐忑。根据以往经验,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与北方不同,担心嗓子和身体出现问题。好在准备充分,而且南方观众特别热情,山东歌舞剧院的团队特别团结,演出顺利完成。
  《沂蒙山》剧中角色“林生”的扮演者田瑞雪说,全国巡演持续一个多月时间,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演出效果是理想的。过去3年,自己在剧中扮演过多个角色,站在舞台不同的位置,面对不同的观众,感觉成长很快,真正做到了“参演一部戏、受用一辈子”。
  舞美总监王湖南对于本次全国巡演的幕后情况更加了解。“45天走了5000公里,酷暑卸车、凌晨装台,每一站的演出,准备工作都是硬仗。”王湖南说,为保证工作进度,舞美队工作人员有的带病装卸车,有的连饭也顾不上吃。
  “我们这部戏在传承传播沂蒙精神,我们这个团队本身也在践行沂蒙精神。”李贝介绍,今年12月,山东歌舞剧院将迎来《沂蒙山》首演6周年。根据演出安排,山东歌舞剧院计划在12月完成《沂蒙山》演出300场,并配套举办系列活动,系统梳理《沂蒙山》走向全国舞台、攀登文艺高峰的经验。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