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艺术魅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邢建昌
阅读提示
近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石家庄大剧院上演。该剧由上海歌舞团创排,曾获“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战斗在上海隐蔽战线上的英雄群像故事。李白烈士的最后一封电报发给西柏坡党中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石家庄上演,“红色电波”将上海和石家庄两座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近年来主旋律题材与艺术呈现达到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该剧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元素和视听效果,大胆使用暗示、隐喻、象征、时空转换的艺术手法,将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与日常动作语汇相结合,意向明晰、意蕴深厚,传递出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舞剧将主旋律题材演绎得如此唯美、现代,既有视听感受的震撼力,又回味绵长,直抵红色文化与艺术生命的本质,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大场面的舞蹈呈现与小单元的动作叙事完美融合,既紧张惊险,又温婉柔美。革命信仰与朴素情感相互诠释,爱因信仰而灿烂,信仰因爱而伟大、崇高。
李白烈士的故事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心,艺术家早就将其可歌可泣的事迹搬上了银幕和舞台。一谈到《永不消逝的电波》,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嘀嗒嘀嗒”的电报声中,那个由孙道临扮演的眼神坚定的谍报战士李侠的形象。作为一抹红色记忆,那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坚毅形象持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给人以精神力量。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英雄的赞歌,也是对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的深切缅怀。它与电影作品在艺术处理上有着质的不同。电影的魅力主要在于直观的真实,借助于影像将观众的视听拉回到那个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在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基础上,凸显、升华一代中华优秀儿女为新中国成立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则是以舞蹈的形式讲述那段动人的故事。但这种讲述不是叙述学意义上的讲述,与其说是讲述,不如说是表现、展示、抒情、渲染,而故事和情节则蕴含其中。
“舞以宣情”是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动作性与表情性是舞蹈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要在动作性和表情性基础之上增加叙事性,这无疑挑战了舞蹈艺术的难度。如何处理舞剧艺术的叙事性成分,不仅考验主创人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感觉能力,也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题材呈现能力和打动人心的能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高明之处在于,打破了故事的时间链条和因果逻辑,从绵延的故事进程中挑选出最富孕育性的那一时刻进行浓墨重彩地表现。如开篇,主创人员巧妙使用声、光、布景,通过身穿浅灰色长衫的主人公李侠急促地穿梭于撑着黑伞的黑衣人群之中的动作,把主人公置身的特定年代和环境交代出来。这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叙事。而对于主人公的爱情,舞剧只用了结识之初的“分居”、工作中的理解、彼此的牵挂到最后的忠贞不渝几个阶段性的事件来表现。但表现的目的显然不在于讲述故事本身,而在于从故事中升华出始终在场的人的情感。舞蹈所有的动作都在诠释、升华这种情感。情感是整出舞剧的灵魂。有了情感的贯穿,舞蹈的动作就不再是机械的操练,而成为富于美感的有意味的形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叙事是高度意象化的,是精神性的。
中国古代舞蹈美学对舞蹈的情感性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舞蹈最重要的美学品质就是它的表情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无论是独舞、双人舞,还是三人舞、群舞,都是表情性的。它细腻、精准、轻盈、唯美,意蕴丰富,情绪饱满,表现力强。每一个舞者在红色信仰的引领下演绎着各自的生命历程,又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红色信仰的内涵。
引起我们审美注意的,不仅有活跃在舞台上的男女主角,还有小裁缝、卖花姑娘、黄包车车夫以及那些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无名烈士。连那个反派人物国民党情报处处长的独舞或与人共舞,也与正面人物相辅相成,构成了艺术表现的张力。某一个舞蹈动作也许难以理解,但在人物关系中通过身体呈现出来,却分明能传达出一种意味、一种心理、一种精神。
通过这些指示明确但隐喻性很强的肢体动作,我们能够深刻领悟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如战友牺牲后,李侠那段肢体夸张的独舞,表现出主人公撕心裂肺的悲痛;而李侠和兰芬由共同信仰而铸就的爱情,在双人舞的世界里,被演绎得滚烫、热烈、崇高而悲壮,真实地呈现了共产党人的侠骨柔肠。舞剧是舞蹈语言的表现性与日常生活的动作性的有机结合,来自日常生活的动作,经舞蹈艺术的处理,转化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叙事元素。
我们经常用代入感来衡量一部作品的艺术魅力,视听艺术尤其讲究代入感。代入感意味着一种时空的转换。进入剧院,就进入了一个由舞台生成的艺术空间。代入感来源于艺术作品的感性魅力,而感性魅力来源于艺术家对时代审美情绪的敏锐捕捉。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代入感表现在主创人员对舞蹈元素的现代性处理,对道具、布景、光影、服饰、音响等的现代性运用。尤其是高科技手段的运用——26条轨道条屏景片,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在舞台上腾挪旋转,时而讲述故事,时而变身背景,时而又成为时空的隔板,不仅构成了舞剧的空间叙事,也成为吸引观众的现代性审美元素。舞剧的氛围营造、美学呈现等都与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但这里的技术手段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人文的、艺术的、审美的,是服从主题、构成舞剧表现力的内在元素。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启示是把艺术当艺术。无论是红色叙事还是日常生活叙事,都应该建立在对艺术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的生命。创新不是平地一声雷,而是建立在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生成基础上的。唯其如此,舞剧之“舞”,才能舞出精神、舞出神韵、舞出生命深处的心灵悸动;而舞剧之“剧”,也才能够超越客观的真实,抵达唯有艺术方能抵达的真实。
(作者系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源自: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