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截至今年6月,话剧《白鹿原》全国巡演572场,串联起91座城市、103家剧院,60万余观众交口称赞;话剧《平凡的世界》自2017年首演以来共演出290场,受众约34万人次;2022年首演的话剧《主角》,全国巡演98场,并荣获文华大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14个重要奖项;2023年5月首演的话剧《生命册》不久前签署了全国巡演300场的演出合约……
这4部活跃在全国舞台上的话剧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仅擦亮了“陕派话剧”这一品牌,也让全国观众记住了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简称“陕西人艺”)。
双效统一,出人才、出精品
陕西人艺的前身为成立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文艺工作团。2009年,该团转企改制,更名为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2012年,通过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原则,陕西人艺率先引用职业经理人制,在剧院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有力探索和创新实践,使陕西人艺从“7年无大戏,12年未进京演出,演职人员不足80人”的窘况,一跃发展为如今连续12年经营目标超额完成,累计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119次。
“我们以搭建现代文化企业薪酬体系与组织架构为支点,以深耕文学改编戏剧、打造‘茅奖系列’精品佳作为标杆,以探索舞台艺术标准化管理为重点策略,激发剧院发展活力,形成了‘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发展格局,走出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发展路径。”陕西人艺院长李宣说道。
话剧《生命册》剧照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从问题入手,不断深化改革
大型话剧《天心顺》《灯火阑珊》是陕西人艺在话剧《白鹿原》之前推出的两部作品。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一年时间里,陕西人艺连续创排了13部小剧场话剧,锻炼了队伍、培育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观众认可度。这两部大戏受到了业界好评,却未能一炮而红。陕西人艺在复盘中,积极捕捉革新发展的着力点。
“由于赴外地演出经验不足,《天心顺》在2015年初受邀参加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时,竟然忙中出错,不仅装台速度缓慢,连灯光都装反了……”“《天心顺》只演出了44场,受众5万余人次。尽管我们的演员表演出色,但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等因素,剧目陷入了‘卖不出去’的尴尬境地……”李宣回顾着从小剧场话剧进军大剧创作演出时的种种波折。
如今,在巡演管理方面,陕西人艺制定了“演出日志”管理办法。“演出日志”涵盖演出前、中、后3个阶段共23个部分,囊括了巡演艺术管理的所有相关内容。无论是前期的筹备工作还是演出过程中的细节把控,抑或是演出后的总结与反思,“演出日志”都提供了详尽的记录和分析,确保了每一场演出都可复盘、可分析,为持续提升演出质量树立了标准化管理的标杆。
陕西人艺的每部剧目都按照项目制管理、市场化运作,在版权保护管理、商业保险、物流运输、合同管理制度、舆情应对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比如,荣获23项国家级、省级大奖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在创排时创新举办剧本朗读会,并在直播时取得24万人次围观的预热宣传数据。话剧《主角》在排练时多次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戏曲训练汇报线上直播,同样拉满人气。
锚定创作方向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佳作,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再到《主角》和《生命册》,陕西人艺通过精准的主题定位、风格定位和市场定位,在文学改编戏剧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打响了“陕派话剧”的品牌。
在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上,《生命册》获得优秀剧目奖,并成功入选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将于11月亮相上海大剧院。
话剧《主角》根据作家陈彦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陕西人艺历时3年创作,剧本九易其稿,演员进行戏曲身段训练时间长达2年。“话剧改编很精彩,全剧有奋斗感、挫折感、命运感,也有生命的成长感、辉煌感,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让我看戏时几次落泪,思考很多。”《主角》的成功改编得到原著作者陈彦的充分肯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李宣说:“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在艺术创作和演出上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以改革再深化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脚踩坚实大地,真情服务人民。”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