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剧《蒙古马》弘扬“蒙古马精神”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9-10
本报记者 彭澳丽
“当前,我国文旅产业和演艺事业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实践创新……中国马剧的出现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的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型文旅演艺马剧《蒙古马》专家研讨会上,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韩生如是说。
缘起:承载主题,弘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首次提出“蒙古马精神”,并多次以“蒙古马精神”勉励内蒙古干部群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电影艺术系主任宁才,依托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联合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打造了大型室内情景马剧《蒙古马》。该剧以创新精神将马文化和戏剧高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作为《蒙古马》总导演,宁才表示,为更好地打造一部弘扬“蒙古马精神”的作品,主创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采风工作,以何种艺术形式体现“蒙古马精神”是大家在创作初期面临的一大困扰。“无论是国外的马秀、俄罗斯马戏,还是其他以马为主题的表演艺术,更多的是展示马在后天习得的一些独特技巧和动作,无法承载一定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宁才说,经过观察、学习和思考,他们发现,戏剧具有通过表演、情节、角色等元素传达深刻思想和主题的能力,将马与戏剧结合较合适。
“当我们把这个剧做完之后,就考虑如何给它取名,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跟戏剧结合的,而马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载体,所以我当时说就叫马剧吧。”宁才说,《蒙古马》以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索为主,讲述了雄壮铁骑为保卫家园出征、激战、凯旋以及男女主人公浪漫悲怆的爱情故事,全剧共165名舞蹈、摔跤、杂技演员和135名马术特技演员,有150匹马参演。
进阶:北马南驰,扩大影响
“《蒙古马》并不属于歌剧,但它有歌声;不属于舞剧,但它有舞蹈;不属于杂技,但它有绸吊;不属于话剧,但它有话外音。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认为,该剧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多元融合是其亮点之一,各种艺术元素的巧妙融合加上动人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
该剧运用声电光影技术、震撼的实景舞台和极具特色的服装道具,结合马术、绸吊、高空杂技、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营造出草原上波澜壮阔的场景,真实再现了马震南山、热血沸腾的震撼场景。
“这部剧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剧中蒙古马的形象、蒙古族和马亲密融洽的关系以及‘蒙古马精神’的传达都很强烈,是一部值得进一步在全国宣传、推广的剧目。”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荣广润说。
在大型文旅演艺马剧《蒙古马》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蒙古马》不仅要在内蒙古演,更要走出内蒙古,让北马南驰,让“蒙古马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旅游演艺通常都在自然景观或人文胜地进行,离开了这种固定的、不可移动的实景和舞台,就很难充分展示和表现其所要展示的内容,观众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而《蒙古马》因其舞台、场景等的模拟性,对演出场地的选择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既可以在旅游季节、旅游景点演出,也可以在城市中心建造一个固定的演艺场馆进行常年演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金海说。
发展:打造平台,注入动力
在金海看来,《蒙古马》不仅仅是突破以往旅游演艺窠臼、进行大胆创新的优秀作品,而更重要的是它以马文化和戏剧形式高度融合的演出模式,创造了一个独立剧种——马剧,实现了从一部剧作到一个剧种的价值跃升。
自2017年首演以来,《蒙古马》累计演出近750场,接待国内外观众约80万人次,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由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组建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在锡林郭勒成立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和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以此作为实验探索样本,进一步推动马剧创作与中华马文化的融合。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青青认为,“《蒙古马》有潜力成为一个强大的IP,可以通过故事的深化、角色的塑造、品牌的推广等方式,孵化出一系列相关的文化产品。”
“此次成立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手段,为马剧艺术的创作、制作、孵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锡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长纪桂莉表示,中心和基地的设立将聚焦马剧艺术的原创性、时代性、民族性,鼓励和支持艺术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源自:中国文化报
“当前,我国文旅产业和演艺事业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实践创新……中国马剧的出现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的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型文旅演艺马剧《蒙古马》专家研讨会上,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韩生如是说。
缘起:承载主题,弘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首次提出“蒙古马精神”,并多次以“蒙古马精神”勉励内蒙古干部群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电影艺术系主任宁才,依托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联合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打造了大型室内情景马剧《蒙古马》。该剧以创新精神将马文化和戏剧高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作为《蒙古马》总导演,宁才表示,为更好地打造一部弘扬“蒙古马精神”的作品,主创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采风工作,以何种艺术形式体现“蒙古马精神”是大家在创作初期面临的一大困扰。“无论是国外的马秀、俄罗斯马戏,还是其他以马为主题的表演艺术,更多的是展示马在后天习得的一些独特技巧和动作,无法承载一定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宁才说,经过观察、学习和思考,他们发现,戏剧具有通过表演、情节、角色等元素传达深刻思想和主题的能力,将马与戏剧结合较合适。
“当我们把这个剧做完之后,就考虑如何给它取名,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跟戏剧结合的,而马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载体,所以我当时说就叫马剧吧。”宁才说,《蒙古马》以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索为主,讲述了雄壮铁骑为保卫家园出征、激战、凯旋以及男女主人公浪漫悲怆的爱情故事,全剧共165名舞蹈、摔跤、杂技演员和135名马术特技演员,有150匹马参演。
进阶:北马南驰,扩大影响
“《蒙古马》并不属于歌剧,但它有歌声;不属于舞剧,但它有舞蹈;不属于杂技,但它有绸吊;不属于话剧,但它有话外音。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认为,该剧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多元融合是其亮点之一,各种艺术元素的巧妙融合加上动人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
该剧运用声电光影技术、震撼的实景舞台和极具特色的服装道具,结合马术、绸吊、高空杂技、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营造出草原上波澜壮阔的场景,真实再现了马震南山、热血沸腾的震撼场景。
“这部剧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剧中蒙古马的形象、蒙古族和马亲密融洽的关系以及‘蒙古马精神’的传达都很强烈,是一部值得进一步在全国宣传、推广的剧目。”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荣广润说。
在大型文旅演艺马剧《蒙古马》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蒙古马》不仅要在内蒙古演,更要走出内蒙古,让北马南驰,让“蒙古马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旅游演艺通常都在自然景观或人文胜地进行,离开了这种固定的、不可移动的实景和舞台,就很难充分展示和表现其所要展示的内容,观众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而《蒙古马》因其舞台、场景等的模拟性,对演出场地的选择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既可以在旅游季节、旅游景点演出,也可以在城市中心建造一个固定的演艺场馆进行常年演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金海说。
发展:打造平台,注入动力
在金海看来,《蒙古马》不仅仅是突破以往旅游演艺窠臼、进行大胆创新的优秀作品,而更重要的是它以马文化和戏剧形式高度融合的演出模式,创造了一个独立剧种——马剧,实现了从一部剧作到一个剧种的价值跃升。
自2017年首演以来,《蒙古马》累计演出近750场,接待国内外观众约80万人次,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由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组建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在锡林郭勒成立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和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以此作为实验探索样本,进一步推动马剧创作与中华马文化的融合。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旅演艺创作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青青认为,“《蒙古马》有潜力成为一个强大的IP,可以通过故事的深化、角色的塑造、品牌的推广等方式,孵化出一系列相关的文化产品。”
“此次成立中国马剧创作与研发中心、中国马剧制作与孵化基地,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手段,为马剧艺术的创作、制作、孵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锡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长纪桂莉表示,中心和基地的设立将聚焦马剧艺术的原创性、时代性、民族性,鼓励和支持艺术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