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延安》剧照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为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特别策划“东艺制造·红色巡演季”,携自制出品的两部大型红色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向延安》展开全国巡演红色之旅。
自9月下旬至12月底,“东艺制造·红色巡演季”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启程,追寻红色足迹、传递红色薪火,将巡演地图铺展于中华大地,计划在“周恩来故里”淮安、“红色摇篮”吉安、“革命圣地”延安、“二七名城”郑州、“英雄城”南昌、“红岩之城”重庆等25座城市演出近30场。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改编自同名经典电视剧,首演于2021年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已在全国48城演出73场。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则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今年制作出品的新作。该剧改编自作家海飞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双年奖”的同名小说,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是“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的重点项目,曾荣获微博文化之夜“年度文化演出IP·年度优秀剧目”。
话剧《向延安》由原著作者海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李伯男执导。故事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的上海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向金喜在奔赴延安前夜,阴差阳错以厨师的身份执行潜伏任务,从此留在了险象环生的上海。虽然他一生未能离开上海,但最终以一种隐秘而伟大的方式抵达了他心中的“延安”。他给自己改名“向延安”,成为特殊年代无数“平凡英雄”中的一个。
话剧《向延安》于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其后于“七一”档期登陆国家大剧院。京沪双城连演10场,话剧《向延安》不仅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更是以其主旋律的创新表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红色题材话剧的新实践
在巡演揭幕前夕,话剧《向延安》在北京召开专家研讨会,业界、学界、媒体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为该剧提点把脉,为巡演复排建言献策。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记者刘玉琴,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戏剧》学报社社长、主编孙大庆,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剧徐瑛,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刘伟,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一级编剧、《新剧本》杂志原主编林蔚然,《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北京日报》资深文化记者、剧评人王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白帆等出席研讨会。
仲呈祥充分肯定了话剧《向延安》。他认为,该剧是当下舞台上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作品,它塑造了向金喜这样一个独特的形象,真正践行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向金喜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值得我们为他树碑立传、传神写貌,并把这样一个人物故事搬上舞台。
崔伟说,话剧《向延安》改编自一部情节性很强的小说,题材重大、人物主题清晰,予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愉悦的欣赏收获。其最大的特点是摆脱了同类题材的概念化,展示了平凡人物对中国革命理想目标的认同、向往和追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在艺术表现方面很精致,在观众欣赏需求方面具有新奇感,也颇有市场。
刘玉琴认为,话剧《向延安》是红色题材从叙事内容到舞台形式的一次新实践。它注重谍战悬疑感、戏剧性的铺陈,但又设计了扎实的情节和人物命运线,情节内容不漂浮、不悬空。全剧不仅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强化个体命运的曲径通幽,尽可能以平民化、个体化的视角展示艰苦复杂境况下一个小人物信仰的高贵和力量,而且寓意深厚,从剧名《向延安》到主人公改名“向延安”,都表达了一种对青春和生命的向往。
孙大庆说,话剧《向延安》充分体现了话剧体裁在表达思想内涵以及综合叙述方面的优长,鲜活生动地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意识,做红色题材而没有简单化红色概念。
徐瑛认为,话剧《向延安》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对人性的挖掘,从不同的人性的角度去观照这些人物。
林蔚然说,话剧《向延安》在红色题材上大胆探索适用于当代的表达方式,红色题材的青春、浪漫、诗意、理想在该剧中表达得十分充分,人物的独特表达也令人难忘。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达成了高度的默契,实现了对观众的引领,使观众跟随全剧人物情感的变化,在情节铺排和陈述之外体会到人物性格的延展。
《向延安》剧照
诗性表达融合海派风韵
话剧《向延安》的诗性品格和海派气质给专家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玉琴说,上海这些年不断推出优秀作品,话剧《向延安》有独到的品质和风格,在主流价值和观众审美如何更加和谐地对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在崔伟看来,话剧《向延安》的时代故事感强、上海风情浓郁,人物和生活设定有很强的地域属性,为当下海派话剧创作排演打开了新思路。
孙大庆认为,话剧《向延安》的舞美风格突出,矩形的转台,以作为近现代上海民居建筑典型代表的弄堂门为主体,以及代表着旧都市特征的电线杆、红绿灯,乃至影像的使用,都呈现出浓厚的沪上风情和时代特色。
刘伟说,话剧《向延安》有诗一般的品格,又带有谍战剧本身的缜密,整部作品注重从文学思维向行动思维转变。
徐健认为,话剧《向延安》是对上海城市书写的一次新的尝试,体现出“常规”与“反常规”的特点。“常规”在于它有谍战类型作品共通的元素,强情节性、强冲突性。它在家庭叙事与红色叙事、谍战叙事融合中,完成了对平凡人的传奇化书写。“反常规”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和导演的舞台处理上。与其他谍战题材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不同,该剧着力呈现主人公向金喜身上的隐忍和孤独,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信仰成长之路。导演的二度呈现也追求一种流动的写意,场景处理得流畅、清晰、简洁,自由转换的场景呈现出命运的多种可能性,让简洁的空间极富象征意味。
王润曾在国家大剧院“二刷”话剧《向延安》,在她看来,整部作品综合了影、视、舞台剧的各种优势,舞台呈现很多时候有电影镜头感,故事情节上又具有电视剧的复杂的人物设计,主旋律的包裹之下是人性,容易打动普通观众。
“东艺制造”引领艺术生产新风向
近年来,剧院作为投资主体参与艺术生产蔚然成风。早在2018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便成立节目制作部,探索一条由剧院主控主投的制作出品之路,并由此孵化出“东艺制造”这一专属品牌。“东艺制造”以“又红又火”为愿景,目前已制作出品6部舞台作品。具体来说,“红”是指作品符合主流价值观、传递真善美;“火”是指作品在艺术性与观赏性方面“过硬”,在演艺市场上经得起考验。
话剧《向延安》是徐健继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观看的“东艺制造”的第二部作品。在他看来,两部作品连起来,能够明显感觉到东艺的追求,那就是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和与当下市场观众需求有效衔接。
林蔚然认为,东艺对选题的选择、对演出市场的受众细分以及关注评论对于市场的良性互动,证明了其作为头部文化企业的眼光和战略高度。
仲呈祥说,话剧《向延安》给戏剧创作带来了一些启示。第一,要鼓励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前提是根据实际生活。第二,要鼓励创作在哲学思维上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不好就坏的单向思维,而代之以对审美对象全面把握、兼容整合、辩证取舍的整体和谐思维。这是创作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志。
“东艺制造·红色巡演季”的号角已经吹响,经过打磨复排的话剧《向延安》已整装待发。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将坚持用舞台艺术弘扬革命文化,用优秀作品传承红色基因,为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上深情厚礼。
(文字及图片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