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李 雪
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好像身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观看一票难求的歌剧《卡门》……国庆假期,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简称“音博会”)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在音博会的“艺术+科技”互动体验展区,记者见到了拿着指挥棒的机器人,体验了AI(人工智能)作曲,以及XR(扩展现实)虚拟现实拍摄等互动项目,开启了一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奇妙之旅。
屏里的大千世界
在音博会“艺术+科技”展区,最受欢迎的项目是与天安门广场上的蔬果大花篮合拍:观众在显示蔬果大花篮的屏幕前站立约一分钟,可以做出敬礼、点赞等动作,机械臂会自动拍摄一段观众在大花篮前360度环视天安门广场的视频。除了与蔬果大花篮合影,孙悟空架着筋斗云飞翔的虚拟现实场景也很受欢迎,观众参与后,3分钟不到,一段驾云腾飞的电影片段就能下载到手机。
i艺数科技公司品牌负责人邱睿介绍,目前,这种虚拟拍摄广泛应用于电影、短剧制作、新品发布会、节目访谈等领域,显示屏可做成直角、环形等不同形状,还可以呈现从古风到现代的各类虚拟现实场景。
在国家大剧院的VR舞台体验区,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就能观看演出,也可以“置身”于故宫、天坛等古建内进行360度观光,这些古建筑的每个台阶、每扇门都被高度还原。记者看到,观众会随着看到景观的不同,做出触摸、走路等动作。
现场,还有一块裸眼3D(三维图形)快速拆装折角屏,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享受逼真的立体影像。4米×4米×4米的“立屏+地屏”仅需2小时即可搭建完成。据悉,该装置的地屏承重达2.5吨,“很多轿车的广告就是配合几块立屏拍摄完成的,并不是真的在沙漠或海边。”工作人员介绍。
科技影响艺术教育
这次音博会,中央音乐学院带来两项创新成果,一个是AI自动作曲系统,体验者只需输入几句话,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编曲、歌唱、混音,最终生成一首完整歌曲,整个过程只需23秒。另一个高约两米的机器人“智音”,可以学习人类指挥的速度、动作和情感表达,引导乐队协调演奏。
“前些年,机器狗登上央视春晚拜年,此后还出现了会演奏乐器的机器人,这启发我们:机器人是否可以指挥乐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科研人员王晓庆介绍。“智音”的“大脑”是位于躯干部位的两台主机,它通过电气接口连接并控制全身数十个关节电机,能够实现根据不同交响乐的情感和节奏,调整指挥的手势、力度、速度和幅度,表达出更加精准和富有层次的指挥技巧。未来,研究人员将赋能“智音”听觉和视觉,使它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家。
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科研人员卢迪看来,在艺术创作领域,科技虽然替代了人类一部分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为艺术创作赋能。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探索科技对作曲、音乐表演、音乐管理等的革新,该系教师会聚了音乐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方面专家、音乐家,招收的学生也要既懂计算机又懂音乐。
“目前,我们已经在音乐大模型、交响乐生成模型、脑电音乐生成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音乐与脑科学的研究中,期待AI作曲技术能够在辅助睡眠、治疗抑郁等方面取得突破。”卢迪说。
对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和节目组来说,科技则直接提升了效率。“以前拍一个广告得三四天,还得后期绿幕抠像,使用虚拟现实拍摄后,导演只需从数字资产库里挑选合适的场景和素材,呈现到相应的大屏幕上即可。这些虚拟数字场景不仅能随时一键切换,还能通过虚拟拍摄无限拓展,与在真实场景里的表演效果几无差别。”邱睿说,“虚拟现实拍摄可以实现同时拍摄、同时合成、同时渲染,然后输出,制作团队能当场看到等同于最终效果的影片。这种拍摄省掉了实景搭建,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实现了降本增效。”
数字化手段让人感知戏剧的魅力
此次音博会,有一场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线上放映——XR数字戏剧《麦克白》。导演慕峰用“一部没有舞台的戏剧,一部只有舞台的电影”形容这部作品,它实现了用数字科技替代传统实景舞美、用电影蒙太奇重新解构戏剧的表演空间。
“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一切,只有演员和一面镜子是真的,剩下全是数字化内容。实际拍摄时摄影棚只有18米宽,但通过拓展现实技术,在视觉上营造出三四十米的空间。”慕峰说,数字化节约了舞美经费,省下的钱可以用到内容打磨上。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毛云飞饰演剧中的麦克白。演完这出数字戏剧,毛云飞的学生问他:“老师,这样的情况下,我以后该怎么演戏?”
“以前的戏剧舞台总会对应一个支点,有一把椅子就是一把椅子,有一个台阶就是一个台阶,但在《麦克白》里,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却发现什么都没有。问导演怎么演,导演说,你往后走两步就有个台阶。”毛云飞回忆出演这部戏的感受,“最大的挑战就是,舞台表演怎样跟虚拟技术融合,怎样配合导演的要求。”
“这也是我作为教育者思考的问题,面对新技术,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也要跟上这个数字时代。”他说。
慕峰把现在的《麦克白》定为1.0 版本,他心中的2.0 版本,期望引领观众回归到戏剧本体——有真实的演员在演出,观众观看时戴上一个设备,通过它能看到数字影像出现在他的周围、上空,一切都非常沉浸。演员也能第一时间捕捉到观众的眼神、情绪,根据现场气氛,剧情会随之改变。
对慕峰来说,数字化手段是为了让人感知戏剧的魅力,引领他们走进剧场。“数字化时代更需要这种现场艺术,演员带着气场而来,观众的反馈也营造出一种戏剧的流动。”他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