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四年,北京曲剧再临上海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1-07   
    本报记者  洪伟成 实习生  黄思宇
    “了解老舍生平的人,都应该来重温这部《骆驼祥子》。”68岁的李先生走出上海浦东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激动地向记者描述他的感受,“今天的演出和我这一辈人原有的印象似乎有些变化,感觉故事和观感都与时俱进了。北京曲剧我本来不太了解,看完后的感受是,从北京吹来一股劲风。”飘着细雨的夜晚10点,他还将花一个小时乘公交车赶回浦西的家中。
    当晚首演散场,舞台出口的上海观众围着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孙东兴连声说道:“欢迎北京曲剧以后常来上海。”孙东兴介绍,北京曲剧是一种通过单弦音乐承载的、纯北京风味的艺术形式,距上回来上海演出,已过去整整1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入选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的北京曲剧《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在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6场,让上海观众领略“京腔京韵、京弦京鼓”演绎的“京人京事”。
    此番演出的《骆驼祥子》是北京市曲剧团的看家戏,去年进行了修改重演。老舍之子舒乙评说:“改版后的北京曲剧版《骆驼祥子》是迄今为止所有改编老舍作品的各种演艺形式中,最贴合作品本意的剧目。”今年恰逢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发表70周年,曲剧版也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我个人认为,此次演出的版本更接近老舍原著中的批判意识和大爱精神。”导演王翼绍说。
    北京市曲剧团此行亦承载着特殊的意义——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北京对老舍的纪念活动从今年初就开始了。”此次演出的承办人唐斯复说,“北京市曲剧团两个剧目来沪的意义,首先是通过与这个城市的见面完成上海和北京的文化交流。另外,更重要的是缅怀老舍先生,老舍和曲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62年前,北京曲剧由老舍先生命名问世,开山剧目即为老舍作品《柳树井》。
    北京市曲剧团上海之行将舞台演出、专题报告、文物展、学术研讨等融为一体。《老舍和上海的朋友们》专题报告会追溯了老舍与巴金、郑振铎、叶圣陶和赵家璧的交往,剧组还进入上海高校与年轻人对话,引领上海观众认识老舍、欣赏老舍、向老舍致敬。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