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之王《剧院魅影》将首次亮相北京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5-22   
  “一切都因为没有能够演出这部戏的剧场舞台,以至于《剧院魅影》(又译做《歌剧魅影》)一直未能在北京上演。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天桥艺术中心——这座专门为音乐剧演出量身定制的剧院,所以第一个选择就是《剧院魅影》作为开张大戏。”昨天上午,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田元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发布会上,宣布了这部韦伯“第一音乐剧”英文巡演版,将从今年11月20日至明年1月10日,在天桥艺术中心连演64场。剧中男主角“魅影”的扮演者布拉德·里特尔、女主角克里斯汀的扮演者艾米丽·林恩、真正好亚太区副总监克里·科默福德都专程赶到北京发布会现场,为演出做预热。
  29年等待梦想成真
  《剧院魅影》自1986年伦敦西区首演以来,至今已在全世界上演超过74000场,其中于2004年和2013年两次到上海演出160场,但从未涉足过北京。引进并运营此次《剧院魅影》巡演的“四海一家”总经理田元表示,究其原因,是剧场对该剧的承载能力。
  《剧院魅影》是一部大制作、高科技的音乐剧。该剧需要在有限的舞台空间营造出故事中歌剧院从地下密室到剧中舞台、从水中划船到宫殿舞会等22个不同场景。经典的一幕是歌剧院顶上悬挂的大吊灯划过观众席从高空坠落。剧中使用的大吊灯宽3米、重1吨,由6000颗珠子穿成,演出中的下降速度达2.5米/秒。这就为剧场的吊杆位置、承重等提出很高要求,需要极高的安全条件。在上海演出时,为满足复杂的技术要求,上海大剧院对舞台进行了大量改装,装台时间达一个月。当年制作团队跑遍北京的剧院,发现没有一家符合《剧院魅影》的基本技术条件。为此,四海一家与金融街集团联手,共同打造了“天桥艺术中心”这一音乐剧专业剧场。为了能将这部“音乐剧之王”引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主剧场结构进行了专门设计,完全符合这部戏的技术条件,未来也可适应其他音乐剧上演。
  千场之王担纲主演
  本次出演《剧院魅影》中“魅影”一角的演员是被中国粉丝亲切称为“小面包”的布拉德·里特尔,他扮演“魅影”已超过2500次,这在《剧院魅影》的舞台上是里程碑式的荣耀,也使他成为全球仅有的4位出演“魅影”超过2000场的明星演员之一。他的歌声兼具温柔和爆发力,被形容为“天鹅绒包裹铁块”。艾米丽·林恩的加入为本次巡演带来新鲜元素。看过艾米丽演出的观众评价:“既可专注于歌词原汁原味的演唱,又能加入个人的独特色彩,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处于真正的演出状态。”新闻发布会现场,里特尔演唱了魅影的代表曲目《the music of the night》,艾米丽演唱了克里斯汀的代表曲目《Think of me》,短短10分钟让在场观众对这次来中国巡演的《剧院魅影》有了更多期待。
  田元表示,该剧全部道具需要从国外运输,包括230多套服装、236件道具、26个集装箱,总重达200吨。为完美还原巴黎歌剧院的真实场景,装台时间长达三周,预计在广州、北京两地共104场演出的运营投入规模将超过6000万元,这也创下中国的行业纪录。据悉,本次演出最低票价99元。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文 记者 柴春霞/摄
  古典李论
  “魅影”是个硬指标
  如果说到音乐剧,一代宗师韦伯是不可能绕开的;而说到韦伯,《剧院魅影》也是不可能绕开的,尽管北京早已上演过英文原版的韦伯另一部“绕不开的”音乐剧《猫》,但有着“第一音乐剧”之称的《剧院魅影》英文巡演版,虽然在近11年来曾两度在上海热演160场,却从未在北京上演过。这的确是北京人的一大遗憾。这一次,天桥演艺中心的开张运营,终于让北京有了一座“专业”的音乐剧剧场,也让《剧院魅影》得以“圆梦”北京。对于北京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而言,《剧院魅影》意味着其在音乐剧方面才第一次“达标”了。
  非常有意思,作为城市,西方经典音乐剧第一次在中国“落地”,进而“融入”城市文化,不是在北京而是上海。在连续两年《悲惨世界》和《猫》热演不衰、场次不断攀高之后的2004年,《剧院魅影》终于以连续演出超过百场的新纪录,让这部戏成为了上海那个时段人人都必须谈论的话题,“看没看《剧院魅影》”是你时尚不时尚的“指标”,同时,还是家庭经济实力的体现,求人送票子是最没面子的事,海派文化与京味儿文化真的是大相径庭。
  今天我们说起剧场硬件,当年北京不具备,但上海也没有一家剧院的条件适合,只不过上海大剧院有这个魄力,专门为《剧院魅影》花大钱做舞台改造,最终成就了上海作为中国第一音乐剧城市的美名。购票的忠实观众群体之大,是包括北京在内任何一座城市艳羡不已又难以企及的。就像如今国家大剧院每年能有20部左右的歌剧上演,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经典剧目的最新制作或原创新剧目推出,让上海乐迷艳羡不已一样。北京与上海分属不同类型的城市文化观众群。而这,可能才是《剧院魅影》进入中国11年来未能进入北京的更大原因。还记得2003年,北京引进《猫》,打算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十余场,以打破上海《猫》53场的纪录,终因“非典”而取消,让北京的演出商松了一口气。而之后改为人民大会堂的一周,几乎是当年北京演出商心目中“硬撑”的最长演期。“音乐剧不属于北京”,这是一个多年来北京演出商和观众的“隐痛”。
  近五六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音乐剧中文版和相对“幼稚”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北京上演,演出场次也在逐年增加。北京喜爱音乐剧的人群在迅速扩大,但如果没有《剧院魅影》的到来,恐怕还是不能把音乐剧的人气真正聚拢起来。在我看来,《剧院魅影》是一个“硬指标”。有了“魅影”,你才会真正知道这座城市喜欢不喜欢音乐剧;有“魅影”作为一个标准,这座城市的人们才会有更多对经典音乐剧的渴望。 李澄
    来源:北京晨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