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不开盼哥回》:青丝成霜 惟待花开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2-23   

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剧照

    “三处桃、两树李,守在园内,望断了青山,望穿了水,怎就望不来哥哥回。哥哥喂……榴花不开只候哥哥归!只候哥哥归!”伴随曲词的缓缓流出,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排演的新编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部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真实故事的戏剧,讲述了汉族战士黎生栓因负伤养病与回族姑娘沙玉凤相知相爱分离坚守的动人爱情故事。该剧凭借其巧妙的关目设置、细腻的人物情感,穿透纷繁的历史世相诉说了一段忠贞不渝的艰难爱情。这其中浓缩了战争的硝烟、坚贞的爱情与民族融合的赞扬,让观众的思绪从微观层面延伸到宏观层面,在感动于儿女之情的同时更感受到一份坚守的不易,因此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诺千金的人性坚守
    该剧围绕着沙玉凤的“一诺千金”铺陈开来,在她身上集中着穆斯林的传统美德:正直、善良、宽容、守信的人格力量。“诚实守信”既是一种基础道德,又是一种时代文化,还是一种做人标准。
    我们仔细品味戏剧时,就不难在沙玉凤面对三重考验中看出她坚定执着的美好品质。毕竟40年的坚守背后是周围人的劝阻质疑与沙玉凤自己对未来的茫然不安。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来说,自己的寡妇身份是这段爱情的第一重考验。随着和平年代到来,面对爱人的音信全无她选择成为了黎生栓的坚实后盾,选择在这种遥遥无期中继续等待无疑是对沙玉凤的第二重考验。面对周遭人的质疑与说媒,沙玉凤又该何去何从,这是对爱情的第三重考验。在她内心其实是多么渴望有个依靠幸福生活在一起,但面对四姐妹的说媒她不为所动,断然回绝的同时也用自己等候的决心和对爱人的信任反驳了媒人的质疑。
    经过了这三重考验,沙玉凤身上所显现出的坚毅执着、为爱付出的美好品质带给了观众深深的感动。
    沧桑厚重的历史性坚守
    该剧的故事是建立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并独具匠心地加入了少数民族题材,处处洋溢着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回汉两族和睦相处、相敬相爱的民族团结理想。该剧吟唱的不仅仅是个人爱情的升华,更是一曲民族友好的颂歌。
    黎生栓与郭九炳这样的老兵人物设定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曾经为国家和平而坚守前线浴血奋战的抗日老兵却无处安放自己的晚年,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抚摸伤痕累累的身体,在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中了却余生,这不仅仅是剧中人的悲哀,更是现实社会中很多老兵的悲哀。剧中郭九炳无法证明自己的英雄事迹,黎生栓在西南边陲的默默无闻都强烈地叩击着观众的内心。
    剧本取材于真实生活,舞台之外又有多少这样默默无闻的抗日老兵亟待关怀?这部戏让我们思索应该如何关注那些曾经的无名英雄,给予他们温暖。
    功力深厚的艺术坚守
    这部新编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无论从特定的事件选择还是演员的表演以及线索的勾勒与连接,都能从中看到编者的深厚功底。
    这是一个信守承诺40年的爱情故事,穿插了战争背景及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思想的巨大转变。从线索的勾勒方面,编剧在安排故事情节时采用歌词循环往复的方式,这使得故事的主线得以明确,又使感情的等待更显弥足珍贵,让观众随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融入对坚贞爱情的思索之中。
    当然,演员的表演更是不容忽视。因为时间跨度较大,所以要求演员能够表现出时代变迁后内心的改变,借助语言与肢体动作使得观众了解到其真实的内心世界。
    整体说来,这是一部别具艺术特色的戏剧作品,无论是“一诺千金”的人性美,还是沧桑厚重的历史性、功底深厚的艺术性,都向我们展现出这其中坚守的意义。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