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观众一起找寻戏剧记忆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6-21   
    195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出》,从此首都剧场成为了北京人艺的专属剧场,到今年正好60周年。
    60年来,这座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22号的剧场里不仅上演了一部部作品,更留下了一个个故事。为纪念这一甲子的不凡历程,北京人艺将从7月8日起,开启一系列纪念演出及活动,为观众带来戏剧享受的同时,也带领大家寻找自己的戏剧记忆。
    纪念演出——
    国际国内十部看家作品齐上阵
    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共有10部作品组成的首都剧场60周年纪念演出将从7月8日正式开启,持续至10月29日。
    7月8日,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将为整个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邀请展演分为国际、国内两大板块。国际板块由两部作品组成。7月8日至10日,立陶宛国家话剧院将带来《大教堂》。该作品首演于2012年,由立陶宛著名导演奥克雷斯·柯尔斯诺瓦斯执导。通过跌宕的剧情,当代创作者向世界提问——艺术家对国家究竟应肩负怎样的责任?7月22日至24日,法国利摩日国立戏剧创作中心带来的《等待戈多》将与观众见面。这部蜚声国际的荒诞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而该团主创人员兼具形体戏剧与杂技表演的双重训练背景使得此番的舞台视觉呈现更具亮点。
    国内板块由各具特色的3部作品组成。7月12日至13日由天津人艺演出的《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该版本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7月16日至17日,由大连市话剧团演出的《一诺千金》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赤脚医生”周海燕因一次误诊导致患者死亡,由此走上兑现承诺的人生之路。7月28日至31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来的《长生》聚焦当下知识分子的困境。
    纪念演出自然少不了北京人艺的“自家戏”,《天下第一楼》、《洋麻将》、《牌坊》、《哗变》将陆续上演。值得一提的是,8月25日起,今年北京人艺唯一一部新排原创大戏《玩家》将首度亮相。
    展览、讲座——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为了更好地总结同时回顾首都剧场的历史,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其中将重点推出首都剧场专题展,用图片形式全面回顾首都剧场的建造过程和现在拥有的设施资源。届时,观众可通过首都剧场休息厅菊隐剧场大厅观看相关展览。同时,形式丰富多样的特展也将同期开展,一批珍贵的老物件、老模型和观众捐赠的物品将一并展出,让这些作品带大家回顾背后的故事。
    经过了60年的沉淀,首都剧场不仅是一段戏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戏剧未来的承载者。为了更好地承担文化使命,思考戏剧艺术的未来,此番纪念活动还将举办艺术家对话,通过与立陶宛、法国的艺术家进行对话交流,碰撞出更多关于当下和未来艺术发展的思路与构想。而戏剧博物馆也将开办专题形式的系列艺术讲座,让艺术普及与教育惠及更多观众。
    观众互动——
    在首都剧场寻找自己的故事
    经过了60年的发展,首都剧场迎来了一代代的观众,他们无疑是首都剧场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多年来首都剧场也一直心系观众,在60周年之际,推出一系列观众福利,通过和观众的联系互动,让观众找寻属于自己的剧场故事。活动中,以低票价回馈学生的学生公益场将继续增加场次,扩大售票规模,让艺术降低门槛,为未来培养更多观众。对于参与“我与首都剧场”征文活动投稿的观众,进行赠票回馈。而此前戏剧博物馆举办“我心中的首都剧场”活动中的学生也将受邀来到首都剧场观摩演出。此外还将开展寻找老观众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观众互动,让观众真正参与纪念活动。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