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融合 趣味横生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7-26   
    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创排演出的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7月11日、12日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
    该剧讲述了山东鲁西南黄河岸边农民高连喜、王二月、何老四、胖婶4位鳏寡老人的黄昏恋。高连喜老年丧偶,鳏居多年,虽然儿女孝顺、生活小康,却因老来无伴郁郁寡欢。高连喜有一手跑旱船的绝活儿,在跑旱船排练演出过程中,与离异多年的跑旱船爱好者王二月产生感情,二人最终以旱船为媒喜结良缘。丧偶多年的老年跑旱船爱好者何老四和胖婶也在排练节目中相识相爱,组建了新家庭。
    姚欣、裴福林、颜全毅、张秀云、王亚勋、王学锋等戏曲界专家对该剧进行了点评。专家表示,该剧题材好,作品与非遗保护挂钩,与农村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生活挂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成功塑造了4位老人的形象,以两对黄昏恋反映农村变化,展现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重视非遗传承的时代新风。两对人物性格与表现不同:何老四与胖婶前者直率,后者内敛;王二月与高连喜前者主动,后者稳重。整台戏风格质朴、形式新颖,唱词有文采,加上夸张化的喜剧表演,让人喜闻乐见。戏曲、动漫结合较为成功,动漫运用省掉了布景,丰富、延伸了舞台表演。舞台表现手段丰富,生动活泼,戏曲特征突出,演员“四功五法”运用得当。音乐唱腔醇厚,节奏紧凑,过门简洁,调度流畅。全剧成功将传统戏剧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老中有新、新中有根;恰当地使古老剧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老少皆宜、意义突出。不过,剧中主要矛盾是王二月前夫耍赖搞破坏,这一矛盾在农村黄昏恋中并不典型。
    《跑旱船》两场演出上座率达90%,演出获得首都观众好评。有观众表示:“跑旱船很有趣,让人在轻松愉悦中受到情感熏陶。”也有观众表示:“这部戏直面当下农村现实问题,聚焦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尝试动漫与戏曲结合,轻松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微信公众号“新影戏曲台”在演出前发表了导赏文章《戏曲也玩动漫舞台剧?山东梆子〈跑旱船〉邀你一起吃螃蟹》,“国家艺术院团”在演出后发表了《“闹热”黄昏恋——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跑旱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剧种、剧团、剧情等相关情况。
    山东梆子又称高调梆子,是主要流行于山东菏泽、济宁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跑旱船》由中国戏曲学院与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创排。该剧实现了多媒体舞台与传统舞台的“双台融合”,力求戏曲舞台表演动漫化、动漫形象戏剧化。2015年,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重大加工修改提高项目。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