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手笔”打造精品剧目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9-22   
    9月19日,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新创排的现代湘剧《田老大》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长沙近年倾力打造精品剧目硕果累累,不久前,国家艺术基金公布的“2016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长沙市申报的花鼓戏《耀邦回乡》、湘剧《护国》、舞台剧《红于二月花》入围立项,目前入围剧目正在紧张排演阶段。三个市属院团、三台大型剧目全部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不可多见。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 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今年,全国共申报了1106个项目,有146个项目立项,其中湖南有4个项目立项,长沙市占了3个。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调研长沙文化工作时强调:“只有出精品、出人才,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很好的弘扬。”如何出精品?长沙舍得“大手笔”投入。2016年精品剧目创作经费增加至800万元,市属院团送戏下乡补贴提高到每场1万元。建设了设施完备的剧场,实验剧场实现改造升级并对外演出、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投入使用,还有湘江剧场、都正街剧场、浏阳金阳大剧院等等都是长沙文艺创作、演出的好阵地。2018年,集办公、排练、演出于一体的长沙戏剧艺术中心也将落成使用。
    “要做就做精品,要有一流的剧本和一流的舞台艺术水准。”长沙市文广新局局长杨长江表示,艺术创作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艺术人才的发展。近年,长沙市狠抓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打造了一批青年领军人才,今年还在市直院团中选派了青年艺术工作者冯正和、殷婷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
    长沙有关剧团邀请曾创作《汉武帝》、《走向共和》的知名编剧盛和煜担任花鼓戏《耀邦回乡》艺术指导,国家一级导演童晓阳担任导演;湘剧《护国》邀请中国歌舞剧院专职编剧徐瑛担任艺术总监。这些艺术家的加盟,为精品创作奠定了基础。
    按照《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要求,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长沙市直3个专业院团每年完成送戏下乡进社区演出700场,乡村社区“好戏天天送”、城区剧场“好戏天天演”大大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2015年仅湘江剧场、长沙实验剧场的演出就有207场,打造出市民喜爱的“戏曲根据地”。
    长沙市新创花鼓戏《月塘村的菁妹子》、湘剧《田汉与湘剧抗敌宣传队》、话剧《邮差》、花鼓戏《耀邦兄弟》4个舞台剧目,都是讲述“长沙故事”。这些剧目参加2015年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的大型剧目展演,摘得一金两银的佳绩。湘剧《田老大》入选湖南省“湘戏进京”演出剧目,在北京精彩上演。长沙歌舞剧院全新创排的大型民俗舞台剧《浏水人家》,以浏水两岸人家“爱、孝、忠、善”的故事,在长沙实验剧场连演三场,场场爆满,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工作成果、多出优秀人才。”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湘涛认为,多出好作品是硬道理,艺术家的水平造诣、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优秀作品说话。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