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 勇攀新高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4-15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有着“全国现代戏红旗团”之誉的河南豫剧院三团一直在身体力行,努力攀登文艺创作高峰。
    在2016年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打造的豫剧现代戏《焦裕禄》荣获文华大奖地方戏曲组第一名,该剧主演贾文龙荣获文华表演奖第一名。今年的5月16日和17日,河南豫剧院三团最新创排的豫剧现代戏《重渡沟》将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同时将代表河南省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豫剧现代戏《重渡沟》是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该剧是根据河南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生前的真实事迹创造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该剧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讲述了马海明知难而进,把旅游与扶贫相结合,改善群众生活,促进乡村振兴的故事。全剧结构严密、风趣幽默、冲突尖锐、朴实动人。该剧由何中兴、姚金成编剧,张平导演,汤其河作曲,李宏权配器、指挥,贾文龙饰演马海明,盛红林饰演吕二涛,杨红霞饰演关长荣。
    4月6日晚,《重渡沟》作为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老家河南”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接受观众检阅。4月3日和7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郑州分别举行了两场《重渡沟》加工提高专家研讨会,邀请河南省内外专家和学者为这部戏“问诊把脉”。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三团集中全部优势创排《重渡沟》,又请了这么多专家来给这个戏把脉,这是在认真学习领悟践行习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重渡沟》是个好戏,但在马海明的先进思想的开掘方面和精神世界复杂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季国平(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重渡沟》起步不凡、出手不凡,是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在这个团队中,以贾文龙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导演张平、编剧姚金成等都很优秀。该剧把传统的身段表演融合到现代戏的创作里面。贾文龙的表演穿插得很自然,跟戏融为一体。马海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让我感动,也引起我很多的思考。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一版《重渡沟》和上一版相比,在几个特别关键的地方有很大提升,使得该戏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比以前丰富了很多。舞台美术特别出效果,很抓人,是个突出亮点。尤其是马海明种烟叶的失误一段加得特别好,马海明不是神仙,他有这样的闪失为他后面做的很多事情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薛若琳(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
    这个戏很新颖,主创在题材的开掘方面独树一帜、另辟蹊径。戏里塑造的马海明勤政、爱民、有责任心、敢担当,他的职务观和金钱观站在了时代的高度,这对当代干部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我非常喜欢这个戏,编导和演员功力深厚。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在扶贫题材的现代戏中,《重渡沟》无疑是上品,将来它会成为三团的优秀保留剧目传承下去。这个戏好在马海明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他在重渡沟扎根下来,撵都撵不走,因为他曾经引导群众种烟叶失败,卖得很惨,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对乡亲们有负罪感,他是要尽自己一切努力补偿,所以他下面所做的一切都能够解释,这就是这个形象独特的地方。这个戏还好在没有喊口号。此外,戏里的《干事歌》《钱字歌》等好几个唱段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能够留得下、传得开的唱段。
    王蕴明(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顾问):
    《重渡沟》在编、导、演、音、舞、美等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层次。它宣传了当前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马海明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正是当前要大力弘扬的。导演张平充分发挥了他把握全局的艺术掌控力,主演贾文龙充分发挥了他文武双全的才能,灯光、舞美、音乐配合得也都很好。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重渡沟》有轻喜剧的色彩,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贾文龙摆脱了焦裕禄的影子,将马海明塑造成一个普通人。这个戏的感染力除来源于姚金成的剧本,还有贾文龙文武双全的表演。我喜欢贾文龙饰演的马海明在风雪中挣扎的那场戏,多媒体运用中,雪的处理和整个唱段的情绪结合得很好。结尾处,马海明一边走,一边打快板,非常新鲜。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
    贾文龙又成功塑造了一个乡官马海明,这个官跟村官李天成,县官焦裕禄不同,另有特点。马海明生龙活虎,具有很鲜明的喜剧性,很亲切。近年来写英模人物和表现现代题材的戏,大都以正剧,或者有悲剧色彩的形象为主,喜剧形象很少。有不少专家呼吁舞台上应有更多带有喜剧色彩的形象,认为这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和接近,《重渡沟》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马海明身上有新时代的特点,他在职务、金钱和人民之间做出的抉择,对当代的干部和共产党员有启示作用。
    姜志涛(《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河南用了洪荒之力来打造《重渡沟》,这种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让我很感动。这台戏全面展示了贾文龙和三团的实力,演员无论是大小角色,都表现得非常好。编剧、导演、作曲都是高手,特别是剧中父女重奏那段,让人印象特别深。剧本对主要人物马海明收着写,这一点特别好,先抑后扬,特别是多次提到马海明曾经犯过的错误,这一点不寻常,由此交待了他留在重渡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令观众信服。
    安志强(《中国戏剧》杂志原副主编):
    《重渡沟》对三团团结、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员的阵容,舞美、音乐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特别是贾文龙的表演和唱功,他不仅有天赋的歌喉,并且演唱的方法和控制力也很强,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这个剧本在唱词和语言的生动性各方面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舞美也很新奇,马海明从悬崖上掉下来,一下子看到很多景,也很新鲜。
    孙豹隐(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这个戏有时代高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这是一台少有的充盈着戏曲元素的现代戏,它的人物、语言、动作、服装等,都很接地气,把演员的表演推到最前沿,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审美价值。
    沈虹光(湖北省文联原主席):
    大家对三团的期待很高,都知道河南有个豫剧院,河南有个演现代戏的三团,它创排了《朝阳沟》《焦裕禄》等经典剧目。为什么?因为它提供的一些形象经久不衰,它的戏里注重细节、有生活,如《焦裕禄》中焦裕禄疼痛的时候脸都是黑的,会永远留在你脑子里。《重渡沟》是部好戏,结尾处快板的运用很好,言简意赅,表现了一个有价值的生命的完结,让人感动。
    郦国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祝贺并感谢三团成功打造了《重渡沟》,感谢不是客套话。一是感谢它马上要到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上海文艺界的同志在戏里可以学习观摩到不少东西。二是感谢《重渡沟》对当前戏曲现代戏创作,塑造当代英雄,尤其是在宣传先进人物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从《村官李天成》《焦裕禄》到《重渡沟》,可以看到三团的现代人物创作非常重视中华民族戏剧的审美习惯,且非常遵从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看这个戏很震撼,导演处理也好。我看到了三团的面貌,整个呈现应该是一种辉煌的状态。宣传品和艺术品之间有无数需要打通,需要过渡,《重渡沟》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
    看《重渡沟》很轻松,不知不觉两个钟头就过去了。特别喜欢它的喜剧色彩,全剧自始至终有昂扬的情绪、乐观的精神和明亮的色彩,特别是剧中浪漫主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很感人。这与它喜剧性的人物设置,喜剧性的冲突设计,喜剧性的语言风格有关。其次剧中的人物塑造很成功,马海明、吕二涛、赵老六、金娃等每一个人都让人过目不忘,这确实需要实力。
    朱伟捷(厦门市哥仔戏剧团原团长、一级作曲):
    这个戏演员阵容很强大,贾文龙唱念做打俱佳,其他演员也都很棒,每个人的唱段都很出彩。全剧的音乐布局用心良苦,特别是重点唱段里面的核心唱段《干事歌》《钱字歌》我认为是能留得下、传得开的。作曲家设置了一个音乐主题,大小提琴的对话,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整个乐队现场伴奏的水平都很高。
    王评章(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重渡沟》整体的演出水平非常高,舞台呈现很干净,演员尤其出彩,贾文龙的唱念做打没有一样落下的,唱得特别好,声音的控制、应用和表达都是一流的。暴风雪中的独角戏表演难度非常大,特别是两次摔下去,还唱得那么稳和精准。戏的唱段安排得很精心,每一个行当,每一个演员都有表现的机会。
    赓续华(《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这是我第三次看《重渡沟》,我觉得它正在一步一步地在走向深刻,走向精致,走向审美。走向深刻,是指马海明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比原来丰富了;走向精致,是舞台的张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走向审美,是指这一版的艺术感特别强,尤其是声腔特别好听,其中《干事歌》《钱字歌》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不远的将来这两个歌可能就会传唱。
    刘玉琴(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
    《重渡沟》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之作。第一,作品在同类题材挖掘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一度、二度另类探索的拓展上很下功夫,同时较注重演员表演技巧的展示发挥和动作程式的设计,有可看性。第二,现实题材真人真事作品中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如何设计是个难题,我们可以看出《重渡沟》戏剧矛盾设置不易,以及努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向内寻找矛盾冲突,并力求放大艺术感染力的尝试。第三,演出水准比较整齐,演员拼命,导演、音乐、舞美等都为艺术不遗余力。
    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原戏文系主任、教授):
    从一定意义上讲,三团创作现代戏的高度代表着中国现代戏发展和前进的步伐和高度。我看了两次《重渡沟》,它的标高、审美的呈现和艺术家整体的审美品格,都令我惊艳。
    范小宁(《剧本》杂志主编):
    最直观的感觉是马海明这个人物接地气,起点姿态很低,但随着戏剧情节、戏剧动作的推动,人物呈现在最后达到了高度。马海明在风雪里头的那段戏,特别丰满,特别好看,他跟吕二涛这一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也非常好,这都是我近期看到的现代戏里面少见的。
    刘祯(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现代戏创作中对英雄和党员干部形象的塑造往往有很多羁绊,但三团对豫剧《村官李天成》《焦裕禄》等剧目的实践破解了概念化、脸谱化难题,它们的实践和创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在《重渡沟》中,马海明有幽默诙谐的性格,同时他又有对原则的坚持和对重渡沟摆脱贫困的担当。这个戏挖掘得好,表现得也好,特别是贾文龙的表演非常好,做到了淋漓尽致。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研究员):
    《重渡沟》是一部力作,它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表现形式上,继承发扬的是河南现代戏一以贯之的三团模式,贯彻了中国戏曲以角为中心的舞台法则,剧本为表演贡献了充分的空间。
    武丹丹(《剧本》杂志副主编):
    《重渡沟》继承了河南现代戏记录时代、记录楷模和为时代的先锋树碑立传的传统,还实现了从宣传品到艺术品的打通、转换和突破。编剧、导演等主创使出浑身解数,从扶贫干部马海明最平淡的人生中去剖析戏剧性,去寻找冲突最激烈的人物关系。同时,舞美中LED屏的引进成为一个亮点,它要求演员在自身虚拟性表演之外,还要配合跟LED进行准确的对接。
    景俊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重渡沟》给我三个震撼。第一,是表演上有精气神,马海明那种朴实的劲,其实就是河南精神、中原精神、中国精神。第二,这个戏相比《村官李天成》《焦裕禄》有调度上的突破。第三,技术上有新的应用。
    齐飞(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看了这一版《重渡沟》以后很兴奋,很激动。可以说从剧本到舞台美术,都别具特色,很有特点,唱腔很流畅。此外,好演员也确确实实提升了剧目质量。
    刘景亮(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重渡沟》表现的是以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扶贫脱贫,这让此剧有了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独特性。在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创作者赋予马海明浓重的喜剧性格,全剧也有了喜剧色彩,与《焦裕禄》《村官李天成》有明显区别。在表现手段上,注意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环境渲染、动作夸张,大大增强了整部戏的感染力。
    王洪应(河南省文联原正厅级巡视员):
    《重渡沟》时代感很强,把马海明放在各种矛盾中间,让他去破解难题,人物有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这个戏有很多可供以后现代戏创作借鉴的经验。这个戏继承了三团红旗团的作风,艺术质量和艺术水准都很高。
    陈涌泉(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记录新时代、抒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作为创作者,我们勇于回答时代的课题,勇于表现我们时代的巨变,描绘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从这点来看,《重渡沟》应该说是一个典型范例。 (本版文字由张莹莹整理,图片均为豫剧《重渡沟》剧照,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