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好“接力棒”,做好“引路人”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6-21   
    本报记者  连晓芳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离不开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新时代,如何培养艺术人才,激发艺术人才创新内生动力,解决艺术人才断层困境?是摆在文化艺术从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日前,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演艺集团主办的“以传承 助创新——新时代首都演艺人才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北京演艺集团成立1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论坛上,在京艺术院团及艺术科研机构的管理者、从业者围绕首都演艺人才建设、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为首都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首先要搞清楚缺什么人才
    2015年,北京演艺集团在北京歌舞剧院原有民乐队、曲艺队的基础上,组建和复建了两家专业国有文艺院团。“两家院团的成立,大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推动了民乐和曲艺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先后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推出‘人才后备班’计划,培养后备人才。同时积极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资金支持,举办‘中美戏剧培训交流’‘青年编剧创作人才培养’‘舞台艺术人才国际交流’赴澳大利亚培训等多个项目,发现、孵化和培育人才。”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康伟介绍。
    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曾任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在大剧院工作的11年,我深刻感受到平台的重要性。要善于发现人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有求贤若渴的决心,是否对人才培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大胆使用人才,信任和信赖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陈平认为,“在新时代,要加大演艺人才培养,首先要抓紧制定演艺人才发展规划。结合首都演艺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做好人才摸底调查,掌握各单位各类别演艺人才供需情况,搞清楚目前还缺多少人,急缺哪类人,如何引进和培养这些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首都演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其次,要大力培养、引进3类演艺人才——一是艺术造诣精深、才华出众的演艺人才和演艺创作人才,包括导演、指挥、作曲、编剧、多媒体设计、舞美设计人才等;二是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专业管理人员;三是懂艺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运营管理人才。”
    青年人才是生力军
    作为未来文艺舞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当下文艺创作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为激发青年文艺人才创作活力,鼓励引导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开展创作,国家艺术基金开展了一系列资助项目:2014年度设立“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对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人才予以资助;2015年度将资助对象调整为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人才,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新增了对戏剧编剧、音乐作曲、舞剧编导、工艺美术创作等人才的资助;2019年度增设青年舞台艺术表演人才资助项目,对活跃在文艺院团一线的优秀青年演员给予立项资助……
    “国家艺术基金始终把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育高水平文艺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尊重艺术人才培养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资助机制,传好艺术人才培养的‘接力棒’,做好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引路人’。”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说。
    “青年文艺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北京人艺演员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当下略显浮躁和功利的环境下,如何让青年人沉下心来搞创作,推动他们既有技术、又有情操,既懂专业,又有品格,是文艺事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冯远征认为,“一切为了人民”是优秀文艺工作者的最大属性和第一宗旨,必须一代代传承下去。他介绍,为加强青年演员队伍培养,北京人艺制定了“青年演员培养计划”,邀请老艺术家为青年演员上课。“第一课就请来了老艺术家蓝天野。天野老师演了一辈子戏,却没有为年轻人讲述任何舞台上的表演技巧,而是花了大量时间讲述话剧传统和人艺精神,特别是谈到体验生活对于表演的重要性。我想这就是文艺工作所需要的‘传承’,不仅关乎技术和技艺,更关乎传统和精神。”冯远征说。
    为人才培养总结、积累经验
    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据相关统计,5年多来,北京共获得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71项,资助资金5966万元,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49项,资助资金3725万元。北京市在2016年率先设立了省市级艺术基金,针对北京市艺术单位开展资助,歌剧《长征》、舞剧《长征·九死一生》《天路》等剧目先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资助。
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王珏表示,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市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的重要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汇聚首都演艺人才。“聚焦演艺人才,围绕推进新时代首都演艺人才队伍建设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深入交流探讨,为首都演艺人才队伍建设总结积累经验,为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凝聚新的智慧和力量,为首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她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