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公共性的思考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6-24
林 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对学术公众化的兴趣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文研究领域学术机构及个人开始致力于公共学术的发展,并出现了关于应用层面的理论化探索。通过把学术兴趣、文化优势与经济活动相结合,学者可以实现邀请公众参与,让社群受益的目的,以此实现学术界的社会责任。
在欧美,由政府资助的文化机构,或者通过国家基金资助的机构,成为最早被认定的公共学术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努力既针对特定群体,也针对广大公众。而在中国,公共学术开始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变。中国民族音乐学家张伯瑜认为,尽管中国学术界目前鲜有以应用为目的的民族音乐学人,然而,许多社会文化活动已经具有应用性质,这些活动包括,各种传统音乐节、传统音乐音像及文本资料的出版、学术会议及传统音乐研讨会的组织、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围绕音乐传统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等等。
公共学术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我们以何种方式,在何地,出于何种目的,对我们感到富有社会责任的社群行使干预。许多应用民族音乐学者推崇音乐学者在三个领域进行实践:一是参与促进传统音乐、舞蹈和其他文化表现形式,以使艺术家、传统和社区受益;二是代表特定的音乐家或音乐社,倡导其文化价值;三是涉及教育,使公众有机会观察、参与相关音乐文化活动。有人类学家倡导,学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扩大公共学术影响力,避免在只吸引专业人士的问题上自说自话,而应使其超越学科边界,以达到涓滴进公共话语的最终目的。
尽管目前在中国尚需要更丰富的公共学术知识论基础,但是“人文学者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研究机构或个体研究者已经在探索各种使学术研究“公共化”的可能性。譬如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通过学术研讨、展览、公益教育和创造性用途为戏曲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化作出了自己的尝试。该纪念馆组织的各种活动与上述社会实践领域和具体操作方法不谋而合。这些活动的核心不仅为了达成交流观点的目的,更包含有把知识和理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的意图。从学术角度出发,梅兰芳纪念馆通过去年主办的“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中立、客观的研究者的角色。会议研讨范围包括戏曲美学、东西方戏剧体系比较、梅兰芳的海外影响力、梅兰芳的艺术生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接受,以及有关梅兰芳出国巡演的文献研究等主题。不仅如此,纪念馆把这些体现研究者纯粹的求知好奇心的学术成果通过参与式社会活动投入实际使用。例如在上述会议上宣讲的“梅兰芳在世界”课题的数项研究工作直接扩充了现有的关于梅兰芳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访日、美、苏的档案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中的一部分成为了“走向世界的梅兰芳”展览中的重要内容。这批原本在学院范围内散布交流的资料,通过纪念馆的策展理念,融入精心挑选的馆藏音乐文物、录音、图像资料,形成主题展览,得以与学术圈外的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发生连接。
在学术研讨之外,梅兰芳纪念馆面向公众承担着文化中间人的角色,对梅兰芳京剧文化遗产的传播施以解决方案,撰写宣传文本。通过宣传活动,纪念馆发挥着价值倡导者的作用,这使得纪念馆区别于单纯中立的学术机构,因为作为倡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努力在社群中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对某种价值的认同。公益讲座成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法。“兰芳讲坛”自2017年6月5日正式启动,持续至今。纪念馆邀请音乐家及研究机构专家合作参与授课。主讲嘉宾把理论知识与舞台实践带进纪念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展示。讲坛对听众实行免费报名制,每次通过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抽取50名听众。纪念馆通过赠送纪念品的方式来鼓励听众参与交流。在纪念馆的展示空间里,对知识的抽象印象与实际审美体验形成联系。这不仅能使听众接触传统戏曲文化,而且有利于生成一种基于档案材料和学术分析的对文化历史的想象。戏曲在这个空间里成为了一种增加文化理解的方式。
该纪念馆也致力于将知识和理解用于创造性用途,以激发公众对学术研究视角下的艺术家及其表演的关注。而这种创造性用途在“琴芳梅兰”的表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场京剧与古琴的跨界演出,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总策划,古琴名家杨青领衔,京剧名家、梅派传人胡文阁演唱。古琴和箫构成的丝竹取代了京剧常用的二胡、京胡等旋律性乐器,全场不用打击乐,形成了一种优雅的中国式的室内乐风格,演绎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唱段。演出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艺对观众进行多种感官享受的调动。在换场期间,舞台一侧进行茶道、香道和花道的展示。除观赏仪式外,观众还有机会品茗、识香、赏桂。传统文化不再是概念,而是体验。被置于体验场域的艺术也不再令人望而却步,而是披上创意经济的色彩,在人们生活中获得某种使用价值。此时,该纪念馆在实现传统戏曲价值转换的过程里扮演着顾问、制作人、评论家和倡导者的多重角色。
以发展公共学术为目的的文化项目,其评估需要着重考虑项目设计者对项目参与者的价值体系的导向。梅兰芳纪念馆作为项目设计者,其社会角色不仅包括梅兰芳生前贡献及艺术遗产的代表,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机构,负责推进相关文化政策。其在公共领域为了推广知识和倡导价值所做的各种尝试,起步于纯粹的学术兴趣,以追求和增加中国京剧的资料及知识为目的,但并不止步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讨论,而是通过公共文化机构的组织渠道介入公众文化生活,在尊重文化权利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价值体系的干预。某些有试验性质的创造性活动更是为戏曲研究的公共学术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事例。在传统文化艺术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学术界有责任在学术研究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专业的学术协会的环境以外展示、研讨和传播相关知识。梅兰芳纪念馆的探索对我们思考如何将学术共同体认同的知识应用于公共领域,以及如何形成公众可参与的文化社区以此实现公共利益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源自:中国文化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对学术公众化的兴趣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文研究领域学术机构及个人开始致力于公共学术的发展,并出现了关于应用层面的理论化探索。通过把学术兴趣、文化优势与经济活动相结合,学者可以实现邀请公众参与,让社群受益的目的,以此实现学术界的社会责任。
在欧美,由政府资助的文化机构,或者通过国家基金资助的机构,成为最早被认定的公共学术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努力既针对特定群体,也针对广大公众。而在中国,公共学术开始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变。中国民族音乐学家张伯瑜认为,尽管中国学术界目前鲜有以应用为目的的民族音乐学人,然而,许多社会文化活动已经具有应用性质,这些活动包括,各种传统音乐节、传统音乐音像及文本资料的出版、学术会议及传统音乐研讨会的组织、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围绕音乐传统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等等。
公共学术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我们以何种方式,在何地,出于何种目的,对我们感到富有社会责任的社群行使干预。许多应用民族音乐学者推崇音乐学者在三个领域进行实践:一是参与促进传统音乐、舞蹈和其他文化表现形式,以使艺术家、传统和社区受益;二是代表特定的音乐家或音乐社,倡导其文化价值;三是涉及教育,使公众有机会观察、参与相关音乐文化活动。有人类学家倡导,学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扩大公共学术影响力,避免在只吸引专业人士的问题上自说自话,而应使其超越学科边界,以达到涓滴进公共话语的最终目的。
尽管目前在中国尚需要更丰富的公共学术知识论基础,但是“人文学者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研究机构或个体研究者已经在探索各种使学术研究“公共化”的可能性。譬如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通过学术研讨、展览、公益教育和创造性用途为戏曲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化作出了自己的尝试。该纪念馆组织的各种活动与上述社会实践领域和具体操作方法不谋而合。这些活动的核心不仅为了达成交流观点的目的,更包含有把知识和理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的意图。从学术角度出发,梅兰芳纪念馆通过去年主办的“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中立、客观的研究者的角色。会议研讨范围包括戏曲美学、东西方戏剧体系比较、梅兰芳的海外影响力、梅兰芳的艺术生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接受,以及有关梅兰芳出国巡演的文献研究等主题。不仅如此,纪念馆把这些体现研究者纯粹的求知好奇心的学术成果通过参与式社会活动投入实际使用。例如在上述会议上宣讲的“梅兰芳在世界”课题的数项研究工作直接扩充了现有的关于梅兰芳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访日、美、苏的档案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中的一部分成为了“走向世界的梅兰芳”展览中的重要内容。这批原本在学院范围内散布交流的资料,通过纪念馆的策展理念,融入精心挑选的馆藏音乐文物、录音、图像资料,形成主题展览,得以与学术圈外的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发生连接。
在学术研讨之外,梅兰芳纪念馆面向公众承担着文化中间人的角色,对梅兰芳京剧文化遗产的传播施以解决方案,撰写宣传文本。通过宣传活动,纪念馆发挥着价值倡导者的作用,这使得纪念馆区别于单纯中立的学术机构,因为作为倡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努力在社群中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对某种价值的认同。公益讲座成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法。“兰芳讲坛”自2017年6月5日正式启动,持续至今。纪念馆邀请音乐家及研究机构专家合作参与授课。主讲嘉宾把理论知识与舞台实践带进纪念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展示。讲坛对听众实行免费报名制,每次通过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抽取50名听众。纪念馆通过赠送纪念品的方式来鼓励听众参与交流。在纪念馆的展示空间里,对知识的抽象印象与实际审美体验形成联系。这不仅能使听众接触传统戏曲文化,而且有利于生成一种基于档案材料和学术分析的对文化历史的想象。戏曲在这个空间里成为了一种增加文化理解的方式。
该纪念馆也致力于将知识和理解用于创造性用途,以激发公众对学术研究视角下的艺术家及其表演的关注。而这种创造性用途在“琴芳梅兰”的表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场京剧与古琴的跨界演出,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总策划,古琴名家杨青领衔,京剧名家、梅派传人胡文阁演唱。古琴和箫构成的丝竹取代了京剧常用的二胡、京胡等旋律性乐器,全场不用打击乐,形成了一种优雅的中国式的室内乐风格,演绎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唱段。演出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艺对观众进行多种感官享受的调动。在换场期间,舞台一侧进行茶道、香道和花道的展示。除观赏仪式外,观众还有机会品茗、识香、赏桂。传统文化不再是概念,而是体验。被置于体验场域的艺术也不再令人望而却步,而是披上创意经济的色彩,在人们生活中获得某种使用价值。此时,该纪念馆在实现传统戏曲价值转换的过程里扮演着顾问、制作人、评论家和倡导者的多重角色。
以发展公共学术为目的的文化项目,其评估需要着重考虑项目设计者对项目参与者的价值体系的导向。梅兰芳纪念馆作为项目设计者,其社会角色不仅包括梅兰芳生前贡献及艺术遗产的代表,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机构,负责推进相关文化政策。其在公共领域为了推广知识和倡导价值所做的各种尝试,起步于纯粹的学术兴趣,以追求和增加中国京剧的资料及知识为目的,但并不止步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讨论,而是通过公共文化机构的组织渠道介入公众文化生活,在尊重文化权利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价值体系的干预。某些有试验性质的创造性活动更是为戏曲研究的公共学术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事例。在传统文化艺术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学术界有责任在学术研究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专业的学术协会的环境以外展示、研讨和传播相关知识。梅兰芳纪念馆的探索对我们思考如何将学术共同体认同的知识应用于公共领域,以及如何形成公众可参与的文化社区以此实现公共利益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