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时代风潮之标杆 北京京剧院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6-28   
    6月27日,传统京剧《白蛇传》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演出现场,一段段精彩唱段让观众兴奋不已。当晚演出也标志着庆祝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圆满收官。
    在过去的近一个月,本届“魅力春天”元老队和新星队,以打擂的方式共同演绎了《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10出经典传统剧目,奉上了20场精彩演出。
    为进一步弘扬京剧艺术,发挥北京京剧院在国粹艺术传承、创新、推广和普及方面的职能,剧院在“魅力春天”展演期间,举办了数场“百名新秀下基层 京剧普及看我行”系列活动,深入首都高校、企业、社区等,力求将京剧最本源、最真实的面貌呈献给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及社区百姓等受众群体。
    何谓知微见著?此次“魅力春天”展演及系列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剧院青年人才培养成就和发展后劲,也全方位呈现出剧院深厚的艺术底蕴。在建院40周年之际,纵观这个国家重点院团的蓬勃发展之路,北京京剧院未来仍大有可为。
    独具匠心
    精品化剧目建设永远在路上
    北京京剧院汇集了梅、尚、程、荀、马、谭、张、裘、赵等诸多前辈艺术大师的丰厚艺术资源,他们留下的近千部剧目,是剧院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京剧在不断被淘洗、不断被创造发展的双重锤炼下成就了经典,在如今与时代交融的大背景下,不忘传统的守正意识和辩证扬弃的理性自觉至关重要。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说:“剧目建设是院团的生存之本,我们的家底很厚,但常演剧目却有限。因此抓好剧目建设,及时整理、挖掘传统剧目,不断创作新剧目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充实和提高剧院水平、更是对京剧艺术负责、对演员培养负责。”
    立足传统,就是要向传统要剧目。刘侗坦言:“我们有很多前辈艺术大师创作的、体现各流派艺术特色的传统老戏至今还未被整理出来。他们还在书籍中,还在历史的资料中‘沉睡’着,我们要及时‘抢救’和‘挖掘’它们,让它们重见天日并搬上舞台。”这是对京剧传承所应负的责任。同时,剧院也不会忘记呵护和传播久演于舞台的经典剧目。据了解,九月中旬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的“十三杰”争奇斗艳——青年隽杰经典剧目荟萃展演以及国庆期间的“北京京剧院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演出”将会是这些剧目的再次亮相。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剧院明白除了继承传统,市场化运作还必须要推陈出新,在创新中出剧目。新剧目创作是刘侗心里一直惦记的事,他认为,在“守正”的前提下,要坚持文化基因不变,结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精品剧目。据悉,北京京剧院在接下来要举办一系列创作会。
    例如,剧院7月初将召开创作主题规划会,邀请不同行业代表、艺术家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参会,听取、寻找和挖掘建国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改革开放40年对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例等,这些素材的搜集是为了剧院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汇报演出、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而创作的剧目做准备。40年来,剧院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经典的同时,密切结合时代潮流和观众特点所积极创新的剧目如《下鲁城》《狼牙山》《宋家姐妹》《大宅门》等,通过反复加工提高,已日臻完美,成为了剧院新时期新剧目的创作典范。
    一直不懈地在艺术上探索出新的北京京剧院,近年来还推出了多部小剧场京剧,从第一部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到近几年的《惜·姣》《浮生六记》《碾玉观音》等剧,他们在小剧场里为京剧拓展一片新天地,吸引一批新观众,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更多院团加入小剧场戏曲的创新中,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寻找京剧“合伙人”
    普及之路永不止步
    在当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振兴更具时代之意。京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传承的载体,也是弘扬的手段,北京京剧院作为集京剧之大成、汲历史之精华的“宝藏之地”,在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上始终不曾懈怠,“无论是出于响应国家号召、还是服务社会,亦或是京剧人的情怀,在普及和推广京剧上,剧院从未止步”,刘侗表示。
    优秀传统文化要服务大众,当下生活节奏快,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之路相应地也变得艰难起来。想要寻找京剧“合伙人”,扎根社会、深入群众是“必选项”。“京剧作为一种精致而精彩的文化,自身的‘学问’非常大,从人物、服饰、道具、台词、唱腔等等,再细致一点的龙是什么,蟒是什么,海水江崖又是什么?如果观众忽略这些符号和表现手段,他们就不能充分地理解人物角色的扮相、演绎的方法,仅是听唱腔、看身段、叫个好的话只能简单过把京剧瘾,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做京剧普及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刘侗说。
    为了弥补遗憾,让观众更深入认识、理解、懂得京剧,北京京剧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和思考。例如在活动方面,作为自6月8日起举行的“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的最大亮点和特色,“百名新秀下基层 京剧普及看我行”系列活动以主要演员集体亮相,现场说戏、扮戏、唱戏、讲戏等方式向大众普及京剧知识。截至目前,此次活动已陆续与北京搜宝创展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西罗园社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翠微大厦等先后建立了联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京剧盛宴”。
    在刘侗看来,这种下基层、面对面的形式还比较初级,接下来要逐步探寻更多乃至更深入的京剧普及形式。例如,编写国粹知识小册子分发到基层,以便民众有需求时及时翻阅;进一步开发北京京剧院京剧艺术体验中心,进行每周一次到两次的国粹艺术大讲堂,进而打造直接与观众对话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宣传和推广功能,试水直播,通过线上造势催生线下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全互动,让戏曲艺术的魅力在网络上充分涌流。
    “作为弘扬传统艺术、服务大众的京剧院团,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更加侧重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坚持做京剧艺术普及工作,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不忘初心,有追求,无论到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始终带着京剧人的骨气、带着希望戏曲艺术能繁荣发展的情怀砥砺前进,说到这里我也要向所有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们表示感谢,为他们对京剧、对戏曲艺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点赞”,刘侗激动地表示。
    打造驰名剧院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进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一个基本指标,而戏曲文化的繁荣无疑对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过多次“百名新秀下基层 京剧普及看我行”系列活动的北京京剧院市场开发部主任富博洋认为,京剧“请进来”和“走出去”都很重要,“场地的变化自然会带来心理上的转变,以往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排练厅门前‘观众止步’的大门隔开了,通过请观众走进剧院,走进排练厅,能够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京剧演员真实的生活环境、工作状态和排练情况,这种直观的现场体验直接拉近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
    想要更好地传播国粹艺术,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得更远。例如,京剧名家王蓉蓉主演的《党的女儿》将计划于七月送戏到边疆,为当地广大群众演绎精彩。而放眼国际,立足于世界之林,更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底气。刘侗表示,100年前梅兰芳先生带队远赴日本,让京剧艺术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并走向世界。想要京剧艺术在未来走得更远,我们必须要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如今正是弘扬国粹艺术的最好时机。
    北京京剧院多次将代表中国文化的京剧艺术带出国门,使之走向世界,所到之处几乎都掀起了当地的京剧热潮和中国文化热潮,把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洒向世界。例如,北京京剧院近年来陆续推出“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双甲之约”等品牌活动,行程千万里,在美国、俄罗斯、巴西、奥地利等国家及地区唱响;林肯艺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歌剧院等世界知名艺术殿堂都有北京京剧院的身影。据悉,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不仅在林肯中心上演了征服全场观众的佳话,也创造了让马林斯基剧院剧场内通道水泄不通、近500万网友关注的“传奇”。
    想要京剧这门古老民族艺术所潜藏的光彩再次绽放迷人魅力、焕发动人生机,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实属不易,但是北京京剧院用他们的实践证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以品质建设为先,维护国粹艺术的尊严;以普及推广为要,赢得社会的认可;以传播发展为刚,引得世界喝彩。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和守正创新探索改革的不断深入,京剧乃至戏曲艺术蓬勃发展时代就要到来了。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源自:北京日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