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看待流派 灵活思考京剧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8-09   
    夕  君
    京剧艺术拥有众多流派,这是其发展成熟的表现之一,所谓百花齐放、各美其美。
    流派不仅让观众有了多种审美选择,也在基本程式之外,为演员提供了一套现成的、独具个性的表演方法,乃至看待人物、看待戏剧的方法。大部分演员会宗某一个流派,不越雷池。当然,也有一部分演员喜欢大胆“跨界”。定于一宗者众,对“跨界”者就往往不太友好,甚至以语言暴力相攻击。其实,艺术水平高低尽可探讨,但太过泾渭分明地看待流派,以致不惜以固执而粗暴的姿态厘定流派的界线,笔者以为不妥。
    流派并非从天而降、铁板一块,而是在特定历史中形成,并处于交流、变动之中,应当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流派。梅兰芳曾亲授程砚秋《贵妃醉酒》,程砚秋曾亲授张君秋《牧羊卷》,张派声腔中也不乏梅派影响的痕迹;奚啸伯本学谭派,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个人的特色,进而开创奚派。既然流派之间互相学习、借鉴,流派创始人之间惺惺相惜是历史上常有的,把地方戏剧目移植成京剧的,也大有人在,那么京剧演员跨流派演戏如何就“欺世盗名”了呢?所谓流派“本戏”以往不曾有其他流派演过,就能说明现在也不许其他流派染指吗?倘若梅兰芳因为以前不曾有京剧演员出国而拒绝访美,那么中国京剧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就都要缺失一段佳话了。
    笔者认为,流派创始人都是极具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与开拓精神的艺术大家,京剧之传承不仅在于技术、作品,更在于气度、境界,固执、保守、刻板首先就在精神上背离了前辈。换个角度说,自己的蛋糕决不许他人动,往往是出于利益计较,而非艺术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频繁,不少艺术形式积极向戏曲尤其是京剧学习、借鉴,比如话剧《祖传秘方》,歌剧《画皮》,交响诗《霸王别姬》等,类似例子很常见。然而,京剧主动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的例子,却不那么容易想到。甚至,不少京剧演员只对本流派较为熟悉,其他流派、行当就不太熟悉,其他艺术形式更加不熟悉,更不要说交流、学习、借鉴。过度自我封闭,恐怕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京剧在与其他艺术样式的竞争中,何以不复当年的辉煌。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