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戏曲焕发时代光辉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9-06   
    2019年7月至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38天,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个剧种的35台、118个优秀剧节目在昆山轮番上演,其中大戏14台、小戏组台21台。本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截至8月22日,平均上座率92%,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3.1亿余次,网络直播观看量3314万余次,抖音播放量1.1亿余次。
    百戏盛典计划于2018年至2020年在昆山连续举办3届,集中展示全国现存的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百戏盛典的举办,不仅让广大观众同享中华戏曲百花园的芬芳,也让很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只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稀有剧种、只有民间剧团和班社维持的濒危剧种,首次来到这一全国性的舞台,与“大剧种”、大剧团共同亮相,呈现其独特魅力。同时,传统戏曲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也成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展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邀请了多位戏曲界专家学者前往昆山观摩,并召开专家研讨会。本版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评论与发言,以飨读者。
    昆山:为中国打造百戏“大观园”
    一级编剧、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张晋琼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百戏盛典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由文献数字转化为舞台呈现,在3年时间内对全国348个剧种代表性剧目在昆山集中展演,旨在为中国打造一个“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百戏“大观园”。这一盛典,经过2018年和2019年的“经营”,已在戏曲界乃至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看戏、聊戏、研讨戏、关注戏曲传承与发展的热潮。举办这一盛典注定是一个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盛举。
    2018年和2019年共有232个剧种的274个剧目(折子戏)在昆山轮番展演,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2个院团(单位)参加演出。其中,2018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的43天内,全国120个剧种的156个经典剧(节)目(大戏12台、折子戏143个)在昆山集中演出78场,近5万人次现场观看、超100万人次观看了网络直播、相关微博阅读量超过1.1亿次。2019年7月21日至8月27日,全国112个剧种的118个经典剧(节)目在昆山演出56场。据统计,今年百戏盛典平均上座率92%,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3.1亿余次,网络直播观看量3314万余次,抖音播放量1.1亿余次。这一系列数字,足以证明昆山已成为戏曲界关注的焦点,百戏盛典已成为热点话题,也足以让戏曲从业人员重拾文化自信和剧种自信。
    在昆山百戏“大观园”,我如刘姥姥般,一“入园”便眼花缭乱。于我而言,作为一个地方戏曲研究者,偏安岭南,所见所闻均囿于此。但在昆山集中观摩到如此之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戏曲剧种剧团的演出,既增长了见识,又拓宽了眼界,更因与专家们一起看戏聊戏,厘清了我的思路,扫清了我专业知识上的盲点。于参演剧团而言,百戏盛典让它们在平等的机会与平台上,既展示了自己,收获了自信,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于剧种而言,在共同展演的平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剧种的特色,既收获了剧种自尊,也收获了剧种自信。相信它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守正与创新的抉择中,将不再纠结与彷徨。
    2019年8月18日至27日,我共观摩了来自4省1市25个参演院团带来的24个剧种的25个剧(节)目(大戏4台,折子戏21个)。作为戏曲研究者,我在“万紫千红”中隐约看到些许“杂草”。
    首先,剧种界限不清,定位不明,冠名随意。我所观摩的24个剧种中,有的剧目连冠两个剧种名,如秦腔碗碗腔《李十三》;有的剧种介绍较随意,如四川曲剧,节目单封面是“四川曲剧”,内页“剧种简介”中却是“四川扬琴”。2015年至2017年开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要求以《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为基本参照,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戏曲剧种认定标准》为剧种认定依据,以国家统计局《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为统计依据。虽然标准统一,但由于各省(市)在开展普查工作中对标准把握的尺度不一,剧种的内涵与外延也有模糊不清之处。因此,许多剧种虽名为剧种却名不副实,或虽为地方剧种却与其他剧种区别不大。个人建议,对于一些疑似剧种,可以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调研论证,以求正名。
    其次,展演的剧种剧目不够经典,没有代表性。有些剧种的参演剧目,无论从艺术质量还是从舞台呈现来看,都无法担起展现该剧种特色的重任。而据当地戏曲专家介绍,这些剧种还是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征选参演剧种剧目前,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遴选参演剧种剧目后再上报。
    最后,剧种剧目表演人才基本覆盖老中青三代,但能够展现该剧种特色的领军人才还较少。在我所观看的25个剧(节)目中,有技艺精湛、表演纯熟、行腔自然流畅的梅花奖演员,如秦腔碗碗腔《李十三》一剧中李十三的饰演者、梅花奖得主谭建勋,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中白李花的饰演者、梅花奖得主叶红;优秀中青年演员中也颇多亮眼之星,如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中蔡坤山的饰演者朱贵兵、广东汉剧《花灯案》中王大儒的饰演者邓振鹏等。但是,大多数剧目的参演演员还停留在完成演出任务阶段,谈不上表演技艺。甚至有个别剧种剧团的演员采取放录音、对口型的这种欺骗观众的演出方式。
    如何能让这样一个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百戏盛典活动在明年结出第一期“3年果”后继续含苞待放,我有三点期待:一是明年348个剧种全部展演完后,昆山依旧“姹紫嫣红”。经过3年的打造,百戏盛典必将成为金字招牌,期待它与“百戏之祖”称号一样,成为昆山名扬中外的老字号。二是主、承办单位能够创新展演机制。主、承办单位应统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工作,激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剧种剧团的参演积极性,将其打造成与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比肩的戏曲人专属节日——中国戏曲节,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独放异彩。同时,也可以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精心策划一系列能够展示传统戏曲艺术特色的活动,以特色与个性激活传统戏曲剧种的艺术魅力,让传统戏曲艺术“活”在观众心中。三是希望这一盛典成为各方戏曲人士踊跃参与、互相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的一次聚会。要让参演院团参与展演,更要让他们留下来观摩,加强院团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互相借鉴、学习的作用。许多演出团队也希望在演出后得到专家点评,以便进一步修改提高。
    期待昆山这个百戏“大观园”在传统戏曲领域成为经典,期待“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戏曲韵味深远流长!
    从经典到盛典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原副院长、艺术总监、一级演员    卢    浩
    昆山,中国戏曲的圣地。数百年前,在这里诞生了被后人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伟大艺术昆曲。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成为世界文化和表演艺术的一个经典。
    2019年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体评委都把榜首投给了昆剧演员单雯,她的参评剧目是昆曲《牡丹亭》。无独有偶,36年前的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是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她的参评剧目也是《牡丹亭》。昆曲的经典,成就了这一美丽轮回。
    今天,昆山这个孕育出伟大剧种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历时3年的剧种荟萃盛典——百戏盛典,汇聚、展示现存的348个剧种。
    确实如专家学者所赞誉,是“盛世、盛典、盛况”“空前盛会”“功莫大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盛会融合了多种媒体和平台进行传播。今年盛会的辐射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戏曲演出的历史上史无前例。据统计,今年百戏盛典平均上座率92%,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3.1亿余次,网络直播观看量3314万余次,抖音播放量1.1亿余次。
    在受众方面,相对于剧场演出,网络观看直播3314万余次意味着什么变化?以目前戏曲常态剧场演出,观众为1000多人来计算,每个剧种和剧目,需要连续演出近两年半,才能拥有这样的观众量。
    从经典到盛典,百戏盛典成就了昆山这个“中国戏曲之乡”的历史轮回。即厅堂艺术(小众艺术)—广场艺术(大众艺术)—剧场艺术(小众艺术)—“广场艺术+”(“大众艺术+”)。
    厅堂艺术(小众艺术)是以昆曲为代表、源于文人雅士庭院自娱、厅堂观演的艺术形式,这是几个人、十几个人的事。广场艺术(大众艺术)是在影视、网络没有出现之前,长达百年乃至数百年生存于广袤乡野间的戏台、庙会、广场等地方的艺术形式,这些地方是聚集人数最多的地方,戏曲表演是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
    剧场艺术(小众艺术)是戏曲表演走进剧场、走上舞台的艺术形式,剧场里的观众相对于影视,特别是今天的互联网观众来说,是小众。拿数字来说,剧场里的1000多人相对于105万网络观众,不到0.1%。
    “广场艺术+”(“大众艺术+”)的“+”,加的是造就前面所说的网络直播观看数据量。
    在百戏盛典,想坚守那份“小众”的雅致、想让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想让人们找到文化自信、想深入了解更多戏曲表演和戏曲艺术方方面面……人们可以各观所好、各赏所爱、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特别是5G时代到来,对戏曲表演艺术的观与赏,对受众而言,百戏盛典在昆山举办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戏曲表演艺术回归大众,看到了“历史轮回”的可能。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薛若琳所言:“具有戏曲生态学的划时代意义。”
    百戏博物馆将会与中国现存的348个剧种的影像和捐赠物品一起,跨越2020年的时空,走进更遥远的未来。
    百戏昆山花斗艳 梨园盛会史无前
    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原团长、一级作曲    朱伟捷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文明一朵艳丽夺目的奇葩!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有不同人文环境、风俗民情和语言。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大劳动人民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先后创造、繁衍、形成了富有浓郁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戏曲剧种。它们是人民群众在劳作之余愉悦的重要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此,它们像山间野草一样,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
    纵观戏曲历史,几乎所有的传世作品都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中国地方戏曲从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来源,具有认识世界、认知人生、指导实践的作用。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它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劝善教育和净化社会风气的高台教化作用。但是,随着历史进展,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多元,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比较艰难的局面。
    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戏曲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整个戏曲艺术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场十分宝贵难得的及时雨。为了使中国戏曲艺术突出重围并有效传承、发展和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戏曲振兴工程。首先启动了我国地方剧种普查工作,在艺术司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文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以严谨、认真的工作姿态,摸清、界定了我国目前尚存有348个戏曲剧种。在全国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后,文化和旅游部又作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重大举措,即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在“百戏之师”昆曲的发祥地昆山举办百戏盛典。要让全国348个地方戏剧种在这3年里分批分期在昆山展演亮相!这是中国地方戏剧种一次隆重的盛会与展示,是史无前例的戏曲发展里程碑!可以说,百戏盛典必定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篇章!要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及文化和旅游部对我国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要为昆山市委、市政府和昆山人民有这么远大的文化战略眼光点赞,为他们在此次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百戏盛典举办的第二年,在活动过程中,古老的戏曲艺术正焕发着新时代青春的活力,向人们显示它博大精深和迷人的独特艺术魅力。演出现场门庭若市、观众如潮,剧场效果反响热烈,观众中有很多年轻面孔,十分难能可贵!据统计,展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至今已有数以亿计的点击量和数以千万计的直播观看量。由此可见,百戏盛典的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值得欣慰!
    因此,我想大声说,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未来,我们要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千万不要盲目悲观,特别是搞戏曲艺术的业内同仁,更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舟共济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使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戏曲百花长开不败,永放异彩!
    百戏盛典:观剧收获录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编剧    李雪艳
    “百”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字,不仅象征着长久、圆满,也意味着更多。百戏盛典恰似“百花齐放”“百姓盛宴”,全国348个戏曲剧种3年之内在昆山绽放光芒!
    “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京剧、评剧、昆曲、越剧等知名剧种表演,也能惊喜邂逅章哈戏、香通戏、大词戏、罗卷戏、鹩戏、花儿和道情。
    作为一名职业编剧,我有幸参加了百戏盛典,观看了10台剧目,收获很大、感受很多。
    戏曲以歌舞演故事,剧目创作真的不用很复杂,但一定要用大量的细节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编排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山东梆子《墙头记》、四平调《小包公·抗争》、壮剧《摸秋》等剧目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悠远,且表达简单。《墙头记》讲述了老汉张木匠两儿不孝、两媳不贤,被王银匠使巧计惩治的故事。两兄弟的扮相一丑一生、表演一喜一正、唱腔设计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人物性格生动、形象。两媳的表演也非常生活化,大儿媳牙尖嘴利、忤逆不孝;二儿媳轻声细语、笑里藏刀。演员的表演细腻、真实,各有各的嘴脸,一颦一笑、一怒一嗔,都非常传神。所以用大量的细节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墙头记》才会流传至今、久演不衰。
    同时,《墙头记》的故事情节也非常简单明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银匠大叔善意的谎言之下,两儿子和两儿媳争着孝顺老爹。老爹却时不时心存愧疚、闷闷不乐,将人性之美丑展露无遗。观众心酸之余无不唏嘘感慨,这样的戏怎么可能不流传至今。《墙头记》唱词朴实接地气、含义深刻、朗朗上口,让观众动情动心。舞美设计仅是古典戏曲的一桌两椅,也得到观众的好评。《墙头记》用喜剧形式讲述了一个悲伤故事,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了充满正能量的信息。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简单而独特的魅力!
    《小包公·抗争》中的老年包公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邻居家的大叔一样熟悉,可是,小包公却不是很常见。四平调《小包公·抗争》中,面对父亲的忽略,二嫂的刻薄,小包公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接受自己、努力学习,在善良大嫂的帮助下成为包龙图,塑造了一个简单又励志的少年包公形象。
    壮剧《摸秋》用另类视角展示了人性之美,剧目朴实自然,充满了壮乡情趣。《摸秋》通过傻孩子牛牛认错爸爸,最后和“叔叔爸”的情感链接成就妈妈和“叔叔爸”中秋团圆成为一家人的故事,展示了壮乡的民风、民俗,也同样简单、好看、感人。
    还有恢弘大戏《诸葛亮临危受命》《信仰》《寻儿记》,精致小戏《一家人》《两架山》《鱼奶奶回家来》……百戏盛典告诉我们:戏曲是文化瑰宝、戏曲是文明引领,戏曲就是简单的以歌舞演故事。用独特的人物性格、简单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的细节、美轮美奂或原始质朴的音乐唱腔、功底扎实或者原生态的表演,讲一个简单的故事。总的来说,就是别想太多,给心灵腾挪出更多空间,过自在人生。
    戏曲的未来如昨日般辉煌也好,如今天般喜忧参半也罢,我们都会坚守阵地、坚持热爱、坚定走在传承创新的路上。
    小剧种的生存与传播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艺术指导、研究员     杨云峰
    稀有剧种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也受地域文化的局限和方言的制约,长期以来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交流。小剧种因为流播区域狭小,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其有被都市文化湮没之虞。2018年和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百戏盛典让长期只能在一隅范围内默默无闻的稀有剧种得以全面展示,这个历史上空前的盛举,必将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的盛典之盛,在于它集中了全国112个剧种、118个剧节目参演,共计56场 ;在于众多地方戏剧目演出以活态数字化录像经网易昆山平台直播,并由一通文化直播联合戏缘APP、梨园频道等4家平台直播;还在于所有演出剧目,将永久典藏于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的昆山柏西博物馆,成为中华民族的永久财富。应该承认,上世纪80年代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组织国内专家,举全国之力编撰的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对全国剧种进行统计,共有365个剧种。2017年由文化部进行的戏曲资源现状调查中确认,我国现有348个地方剧种。30年间,已有近20个剧种消失。
    不可否认,上世纪80年代戏曲志所做的戏曲剧种界定可能并不十分严格和科学,如秧歌、道情、民歌,本属于民间祭祀节庆的傩舞,甚至包括名噪华夏的华阴老腔,同样属于坐唱讲唱,而不是戏曲。这就是说,有些还属于讲唱文学或者代言体的艺术样式,本身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唱腔形式,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更遑论戏剧故事必要的冲突和起承转合、人物性格以及唱做念舞。显然,本次参与演出的百戏剧目,应该有曲艺的一席之地,曲艺就是曲艺,戏曲就是戏曲,这不可混为一谈。不能因为有些曲艺曲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就强拉硬扯成戏曲。而近些年,有些地方为了提升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将山歌冠以新名,谓之“山歌剧”。从本次百戏盛典演出情况来看,道情剧、秧歌剧、山歌剧等新的剧种形式大都以戏剧性不足,没有表演、身段、人物形象的表演形式存在。其中,故事性不足、矛盾冲突不激烈是主要问题。
    小剧种作为大剧种表现内容的补充,主要表现为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生产生活情趣,是活跃在市井闾里的民间艺术形式。小剧种同大剧种一样,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制约了其发展眼光和心胸境界。正因为如此,小剧种诞生之后就只能在田间地头成为活跃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正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我们认为,举办百戏盛典,无疑为小剧种开辟了一条引渠归海的通道,而其传播形式必然不会如地方代表性剧种那样,有着广阔市场,也必然会存在观众少、演出少的局面。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途径,就是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在扩展农村旅游经济空间的同时,使小剧种成为区域的文化名片,同时也使曲艺成为小剧种的直观补充。
    百戏作为中国艺术的早期概念,涵盖了各种杂耍和讲唱等艺术形式,而戏曲则具备了诗词歌赋、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等综合艺术样式,有寓教于乐、矫正民俗民风、道德启迪的作用。只有大众化、世俗性、民间性、传奇性特点的戏曲艺术,才能得到民众的喜欢。而曲艺的短小精悍、直白表现和因人因事、为时为事而做的灵活表现形式,同样能起到戏曲不能起到的作用。戏曲的市场在民间,曲艺的市场也在民间。只不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观众群体。就小剧种而言,它同样是传统的一部分,具有宣传正义、教化民众的作用。
    观百戏盛典随想
    云南省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玉溪市滇剧院院长、
    国家一级演员    冯咏梅
    作为一名云南地方戏曲演员,我这次有幸在昆山一次性观看到诸多不同剧种,欣赏到各省各剧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小型剧目,大开眼界。当看到一些大院团的优秀大型剧目时,不禁兴奋激动、击节赞赏;当看到一些小剧团、小剧种的精彩表演时,不禁鼓掌叫好、甚是开心;当看到民间班社表演的小戏,由于演员年龄偏大,表演不够规范、服装造型简陋,不符合时代审美需求时,又深感忧虑、为之叹息。总之,这次观摩的剧目丰富多彩,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与此同时,我联想到了云南地方戏曲的发展现状。云南戏剧根基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片红土地上,活跃着滇剧、花灯、京剧、话剧、白剧、傣剧、彝剧、壮剧,此外,民间还存活着佤族清戏、苗剧、章哈剧、关索戏等。云南虽称不上戏剧大省,却是一个全国性剧种兴盛、地方性剧种普及、少数民族剧种丰富的边疆民族省份。这不仅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的资源,更是我们实现繁荣昌盛,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20年来,全国各地国有院团经历了各种改革浪潮的汰洗,关、停、并、转,犹如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各地保留下来的剧种和院团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云南也不例外。现在云南的省级院团还有云南省京剧院、云南省花灯剧院、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话剧院,地市级院团还有玉溪市滇剧院、玉溪市花灯戏剧院、曲靖市艺术剧院等数十家。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课题,云南各级剧院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积极创作出了一大批剧目,获得了多个全国性奖项,在戏剧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必须看到,云南戏剧创作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思想观念的落后、经济发展的制约、体制机制的痼疾、具体政策的失当等,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没跟上。人才的培养是戏剧事业发展兴旺的关键。如果剧种没有领军人物、剧院没有领衔主演、主创人员没有后备力量,中、长期的创作规划就不能实施,戏剧事业就不能可持续发展。这恰好是当前云南戏剧创作的突出问题。
    我以为,在新的时代,戏曲的生存发展离不开3个条件,一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良好的戏剧生态,三是戏曲人自身的不懈努力。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戏曲的政策,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多种艺术活动,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戏剧艺术事业的重视。百戏盛典是一个例子,也是一个创举。每场演出,都让我们了解了全国各地方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戏剧价值,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希望成熟的大剧种、大院团越来越好,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开拓出更大的市场;二是希望各地政府部门能给予市、县级民间剧团更多关怀与扶持。这些小剧团、小剧种如果生存状态得不到根本改变,艺术表现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存活、无法传承。我们作为专业院团,也应该定期邀请民营剧团和戏迷们进行艺术座谈,指派业务骨干对他们进行艺术指导和培训,让民间剧团和爱好者们成为剧院的良师益友,更好地夯实地方戏曲在人民群众中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这次观摩切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自身戏剧创作的问题会有更深、更细、更准的认识,会更加自觉地担负起繁荣地方戏曲的重任,同时也将对全国戏曲剧种的抢救、挖掘、保护和建设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一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新气象、新格局。
    艺不绝不惊人,百戏百艺各精绝
    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演员    马士杰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19年百戏盛典于7月21日至8月27日在昆山举行。本届百戏盛典共有来自20个省区市的112个剧种、118个经典剧目和折子戏参演。受组委会邀请,我成为观摩组的一员,观看了其中23个剧种的精彩演出。看到每个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都由老中青三代演员展现出来,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我感受到了今天戏曲事业的蓬勃发展。百戏盛典让荆河戏、花朝戏、长沙花鼓戏、关中秧歌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观众了解了这些承载一方文化剧种的独特魅力。这些剧种能够流传百年,可以说各有各的“绝活”“绝技”,唱、念、做、打都别具一格,可以说“艺不绝不惊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做到“艺不惊人死不休”,演员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也正是这一代代演员的薪火传承,不断创新发展,才让中国戏曲能够百花齐放、各有风姿。作为一名吉剧武丑演员,我深知其中的艰辛。一个眼神、一句唱腔要贴合人物、要有剧种特色,还要得到观众认可,需要数十场乃至近百场演出的磨砺,为了赢得观众的叫好声和掌声,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精美的艺术在百戏盛典上展示,为戏曲艺术增添了光彩,为广大观众奉献了精彩。
    戏曲艺术是角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优秀的演员对剧种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花鼓戏传承人朱贵兵、获梅花奖的演员叶红、获文华奖的演员宋谷及花鼓戏表演艺术家田既安、任寿云等联袂主演,这几位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充分体现了花鼓戏小丑的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的特色,一招一式无不体现花鼓戏丑行的表演精髓。人物活了,戏就活了。《蔡坤山耕田》剧中每个人物都被塑造得如此鲜活,依靠的是这些演员的表演细节处理。百戏盛典展现的剧目,参演艺术家表演的精绝、自然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很多现场观众直呼看得过瘾。
    中国戏曲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戏曲事业正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百戏盛典这样一个大检阅、大荟萃的平台,正是今天戏曲工作者的展现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需要年青一代戏曲人沉下心来,勤学苦练,继承发展本剧种的特色技艺,将之运用到新剧目、新角色的创作中,让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地方戏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让自己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播者。
    两度感悟百戏盛典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邓金荣
    2018年起,百戏盛典在昆山连续举办3年,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集中展演。
    我参加了2018年和2019年的盛典活动,2018年作为院团代表,2019年作为观摩团代表,有着不同感受。
    2018年,在接到参演通知后,全院演职人员非常激动,这是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提供的大舞台。我们立即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决心以最精湛的表演把新疆曲子剧的艺术特点和魅力体现出来。我们共演出了4个传统经典折子戏《张琏卖布》《韩琪杀庙》《小放牛》《喜上喜》,收获观众好评。
    今年7月至8月,2019年百戏盛典举办,我作为观摩团代表之一,收获颇多。其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和我们一样的地方小剧种,如山东柳腔《寻儿记·哺药》与茂腔《罗衫记·大堂》、河南四平调《小包公·抗争》与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宁夏的花儿剧《好花儿配上圆月亮》与中卫道情《何县令拉纤》、云南的花灯《打渔》等,表现出轻松愉快、简单明了、特色浓郁的特点。大戏方面,如山东梆子《墙头记》、河南越调《诸葛亮·临危受命》和湖北楚剧《寻儿记》等,充分证明了该剧种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些剧种的展演,充分展示了各剧种的魅力和戏曲文化的内涵。
    两年以不同形式参加百戏盛典,是我个人的荣幸,更是小剧种的荣幸,感慨万千。
    第一,百戏盛典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地方小剧种,很少能够在全国性的大舞台上展现自己,这种举措让小剧种登上了全国性展演舞台,增强了创作者的自信心。
    第二,网络直播为小剧种搭建了大舞台。一般情况下,小剧种的传播范围不大、影响力较小。这次百戏盛典让众多地方小剧种齐聚昆山,并通过网络直播让祖国各地的观众看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作为身处一线的院团长,常年带队在各地演出,我的心得是,在剧种展示时应该按照题材和风格进行不同时长的巧妙搭配,既能体现剧种的不同魅力,也能增强观赏性。
    我衷心地祝愿,百戏盛典圆满举办,中华戏曲大放异彩。
    典范引路 发展在望
    重庆市川剧院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黄荣华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百戏盛典为我们塑造了两个典范。其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文化旅游部门合作共襄,号召力度大、响应范围广、参演剧目精;其二,以探讨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的路径为主题,展演剧目中有不少优秀作品是传承发展的好典范。其一是“抓手”,其二是作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影响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抓手”和戏曲界的“创手”。不是所有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都认识到位,抑或是认识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却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路径去继承、弘扬和发展。在传统戏曲的传播方面,有的地区还不够重视,比如在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里极少看到相关内容。
    除此之外,戏曲工作者的认识和专业技能也是一大问题。正如刘长瑜老师所说,有的戏曲演出违背了戏曲固有的虚拟特性。她的批评是对的。比如《乔子口》中女主角的“数桩”,顺数一时、倒数一时。有的演员把它当成技巧表演,却忽略了这种顺倒错杂是角色惊讶、悲伤、惭愧、慌乱的心理表现,这种重技巧而脱离人物的炫技,是缺乏对角色的理解和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又如,川剧变脸本是运用于具体的戏剧冲突之中,而如今单纯为了变脸而变脸,不假思索、不结合角色心理的炫技表演比比皆是。再如,对传统戏曲中故事情节的任意删改,有的甚至本末倒置、逻辑混乱,这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不尊重、不敬畏。有的剧种,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表演艺术没有被很好地传下来,却大加创新之举。
    但可喜的是,百戏盛典在继承、弘扬和提升方面展现了典范。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从传统的戏曲中提取元素加工、组合创新,从而使传统得到升华。剧中的私访、遇饭、过堂、散财、耕田、施粥、恩赐等情节在传统戏曲中都是存在的,该剧把它们组合起来,赋予了人物新的意义,从而描绘出生动的众生相,为继承传统奠定了基础。就《蔡坤山耕田》展现的教育意义而言,施恩、感恩、诚信、爱民等也是传统戏曲常常突显的主题,该剧通过耐人寻味的喜剧形式,寓教于乐。《蔡坤山耕田》的声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优美动听、特色鲜明、长于刻画人物的特点,说明他们善于继承和巧用传统声腔,没有过多改动。
    对于地方戏曲而言,语言和音乐是它的本质特性,如果在对传统声腔认识不到位的前提下加以改动,何以展示地方特色,何以传承民族文化?
    百戏盛典使我感悟到,传统当敬畏,叶茂须根深。传统可敬之处在于它是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畏在于不可对它妄加改动。只有学透了才能运用自如,从而弘扬之、提升之。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