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戏越来越有戏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12-11
本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从2017年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支持下,山东针对省内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开展集中培训,帮助80余名传承人提升技艺,为非遗小剧种的传承发展注入后续动力。
因人因事施教
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12月4日,2019年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在汇报演出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不仅表演了吕剧《姊妹易嫁》、茂腔《寻儿记》等各自剧种的剧目,还跨剧种演出了京剧《拾玉镯》《问樵》等剧目选段。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朋鑫介绍,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之一,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目标和“因人因事施教”原则,面向全省基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招收学员,通过专业课、理论课、观摩研讨及排练演出相结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升文艺素养、审美能力和表演水平。就在一个月前,来自吕剧、茂腔、哈哈腔、柳琴戏等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26名学员在山东艺术学院集结,从基础训练、身段表演、表导演创作理论等方面集中接受培训。
培训班辅导老师、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段晓羚表示,地方戏曲小剧种演员过去多采取“团代班”形式学艺,在戏曲理论等方面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系统性学习舞台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表演方法等十分重要。“从2017年至今,表演培训班已相继举办3届,每次我都告诉学员,不单要学会一段戏,更应该融会贯通戏曲舞台表演的范式与规律,经过吸收借鉴,最终运用到本剧种中去。”她说。
直面传承瓶颈
培训覆盖人群范围广
所谓小剧种,多数流布范围小、传承人群少,甚至有的剧种至今处于无剧、无团或无传承人的状态。鉴于此,加强对演员的培养培训尤为迫切。
据了解,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的受训学员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舞台演出的中坚力量,属于“放下光环再学艺”;有的来自农村庄户剧团等,仅靠“口口相传”进行演出活动。
枣庄市滕州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演员王艳玲曾参加2017年度的培训活动。作为柳琴戏表演、传承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她传承了传统柳琴戏《拾棉花》等多部作品,还在2018年成为柳琴戏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们通过相关学习,明确了传承责任。另外,以往表演时容易跟着经验、感觉走,现在更能沉下心去揣摩人物、情感。”王艳玲说。
流行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贾镇一带的蛤蟆翁,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其因主奏乐器浑厚悦耳、瓮声瓮气而得名。近年来,民间剧团承担该项目的部分传承责任,创演了《武训舍情》等剧目。吕昭明、高振涛等来自民间剧团的演员相继受邀参加培训,收获良多。
类似情况还有非遗小剧种刘贵哈哈腔。“哈哈腔在冀东南和鲁西北十分流行,传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刘贵村的一支是哈哈腔的东路。随着一批老艺人离世,能演唱这个剧种的人少之又少。”德州市刘贵哈哈腔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洪涛说,作为濒危小剧种传承人,自己通过在2019年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的学习,既认识到了日常表演中不系统、不规范的问题,也深切感受到传承任务的迫切。
多方合力推动
激发人才、剧种活力
2015年,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支持下,山东传统戏曲艺术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山东艺术学院,以此为依托,山东梆子表演高研班、山东地方戏曲作曲后备人才培训班、山东吕剧青年骨干演员集训班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通过长期、滚动扶持,着力解决相关戏曲门类人才紧缺问题。此外,山东临沂、德州、潍坊等地市结合当地非遗剧种发展情况出台举措,不断激发人才、剧种活力。
王洪涛介绍,在德州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刘贵哈哈腔演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整理恢复了《武家坡》《乌龙院》等传统剧目,公司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拥有演职人员近30人。“政府每年给予我们一定场次的送戏下乡任务并发放补贴,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今年,公司已在乡间演出百余场,很受群众欢迎。”王洪涛说。
在潍坊市,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小剧种青州清音戏,当地以青州市艺术剧院演员班底为依托,不仅推荐演职人员参加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等,还创排了清音戏小戏《柿子红了》,借助“以戏带训”方式,充分挖掘该剧种表演特色,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
“地方戏曲小剧种大多贴近生活、质朴灵动,在学习一些成熟表演规范的同时,也要保护传承自身的特点。”王洪涛坦言,期望今后政策、资金、师资等更大力度地向人才培养倾斜,多方合力推动非遗剧种有序传承。
源自:中国文化报
从2017年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支持下,山东针对省内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开展集中培训,帮助80余名传承人提升技艺,为非遗小剧种的传承发展注入后续动力。
因人因事施教
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12月4日,2019年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在汇报演出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不仅表演了吕剧《姊妹易嫁》、茂腔《寻儿记》等各自剧种的剧目,还跨剧种演出了京剧《拾玉镯》《问樵》等剧目选段。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朋鑫介绍,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之一,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目标和“因人因事施教”原则,面向全省基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招收学员,通过专业课、理论课、观摩研讨及排练演出相结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升文艺素养、审美能力和表演水平。就在一个月前,来自吕剧、茂腔、哈哈腔、柳琴戏等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26名学员在山东艺术学院集结,从基础训练、身段表演、表导演创作理论等方面集中接受培训。
培训班辅导老师、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段晓羚表示,地方戏曲小剧种演员过去多采取“团代班”形式学艺,在戏曲理论等方面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系统性学习舞台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表演方法等十分重要。“从2017年至今,表演培训班已相继举办3届,每次我都告诉学员,不单要学会一段戏,更应该融会贯通戏曲舞台表演的范式与规律,经过吸收借鉴,最终运用到本剧种中去。”她说。
直面传承瓶颈
培训覆盖人群范围广
所谓小剧种,多数流布范围小、传承人群少,甚至有的剧种至今处于无剧、无团或无传承人的状态。鉴于此,加强对演员的培养培训尤为迫切。
据了解,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的受训学员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舞台演出的中坚力量,属于“放下光环再学艺”;有的来自农村庄户剧团等,仅靠“口口相传”进行演出活动。
枣庄市滕州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演员王艳玲曾参加2017年度的培训活动。作为柳琴戏表演、传承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她传承了传统柳琴戏《拾棉花》等多部作品,还在2018年成为柳琴戏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们通过相关学习,明确了传承责任。另外,以往表演时容易跟着经验、感觉走,现在更能沉下心去揣摩人物、情感。”王艳玲说。
流行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贾镇一带的蛤蟆翁,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其因主奏乐器浑厚悦耳、瓮声瓮气而得名。近年来,民间剧团承担该项目的部分传承责任,创演了《武训舍情》等剧目。吕昭明、高振涛等来自民间剧团的演员相继受邀参加培训,收获良多。
类似情况还有非遗小剧种刘贵哈哈腔。“哈哈腔在冀东南和鲁西北十分流行,传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刘贵村的一支是哈哈腔的东路。随着一批老艺人离世,能演唱这个剧种的人少之又少。”德州市刘贵哈哈腔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洪涛说,作为濒危小剧种传承人,自己通过在2019年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的学习,既认识到了日常表演中不系统、不规范的问题,也深切感受到传承任务的迫切。
多方合力推动
激发人才、剧种活力
2015年,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支持下,山东传统戏曲艺术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山东艺术学院,以此为依托,山东梆子表演高研班、山东地方戏曲作曲后备人才培训班、山东吕剧青年骨干演员集训班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通过长期、滚动扶持,着力解决相关戏曲门类人才紧缺问题。此外,山东临沂、德州、潍坊等地市结合当地非遗剧种发展情况出台举措,不断激发人才、剧种活力。
王洪涛介绍,在德州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刘贵哈哈腔演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整理恢复了《武家坡》《乌龙院》等传统剧目,公司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拥有演职人员近30人。“政府每年给予我们一定场次的送戏下乡任务并发放补贴,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今年,公司已在乡间演出百余场,很受群众欢迎。”王洪涛说。
在潍坊市,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小剧种青州清音戏,当地以青州市艺术剧院演员班底为依托,不仅推荐演职人员参加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等,还创排了清音戏小戏《柿子红了》,借助“以戏带训”方式,充分挖掘该剧种表演特色,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
“地方戏曲小剧种大多贴近生活、质朴灵动,在学习一些成熟表演规范的同时,也要保护传承自身的特点。”王洪涛坦言,期望今后政策、资金、师资等更大力度地向人才培养倾斜,多方合力推动非遗剧种有序传承。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