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5-2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融合高质量为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受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文化和旅游界代表、委员,一起来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

    全国政协委员杨安娣:
    重设起跑线,推动深融合
    本报驻吉林记者  费  菲

    杨安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和旅游从不曾分离。‘诗与远方’携手,重设起跑线,推动深融合,实现新发展,既是巨大的历史机遇,更是伟大的时代使命。”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说。
    自2018年10月18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以来,吉林省的文旅融合就按下了“加速键”。杨安娣表示,从融合的第一天开始,就思考如何将简单的“物理合并”演变为“化学融合”。现在看来,吉林文旅融合正变得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深度。
    “我们对吉林省优质特色资源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和再发现,重构文旅资源新体系,共建文旅资源新平台。突出规划引领整合,推动文旅‘多规合一’,实现文旅资源的空间整合。突出产品集聚整合,将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多元产品。”杨安娣说。
    据介绍,吉林旅游资源丰富,冰雪、避暑、生态、康养、乡村、红色等业态的重大文旅项目成为谋划重点;同时加强研发升级更具有竞争力、吉林品牌形象的产品,深度打造“吉”字号品牌、“礼遇吉林”系列旅游文创产品;发挥地域优势,打造边境游精品线路等。此外,吉林省还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不断摸索前进。立足本地资源、挖掘人文内涵,打造一系列文化项目包括:“吉林二人转”演艺品牌、“精彩吉林”演出季、第二届吉林非遗节等。
    杨安娣表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文旅融合快速推进,吉林省群众文化旅游活动越来越丰富,不断引进国内外经典剧目;“雪博会”升级,“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中国冰雪旅游盛典”成为全民关注、全民乐享的群众性节事品牌。
    此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吉林文旅系统和文旅企业积极作为。为帮助文旅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今年2月中下旬,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出台《吉林文旅“春风计划”》,为吉林省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带来信心。
    “我们要鼓足干劲,夯实内功,做好万全准备。待疫情过后,文旅市场的‘按键’重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杨安娣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吉林省迎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首个旅游消费黄金周。其中,尤以乡村旅游为亮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杨安娣带来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推经济全面发展的。近年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规划引领、厕所革命、文旅融合、开展评级、建设乡村博物馆等举措,不断提升吉林省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开放性是文化的天然特征,也是旅游的天然属性。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肇始于文化复兴。我们已经打好了融合这个基础,有信心在吉林省文旅发展中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杨安娣说。

    全国政协委员刘旗:
    山城文化旅游“好风正来”
    本报记者  郑  洁

    刘旗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完善网络视听行业准入、退出、监管机制的,一个是关于文物保护的。他说,这都关乎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根基”。
    这种文旅融合的思路,近年来贯穿于重庆市的文化和旅游活动中。近日举办的重庆“双晒”第二季——重庆市区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就是一个注脚。
    刘旗介绍,2019年,重庆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推介活动,带动旅游总收入增长32.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7%。今年的“双晒”活动将从6月初持续至11月。
    “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融合活动。长年来看,通过导游大赛、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景区导游词文化提升等活动,文旅融合的意识已经全面渗透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刘旗介绍,旅游演艺《印象武隆》已经开演,文化旅游驻场演艺《魔幻之都杂技秀》也即将掀开面纱。
    谈到山城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刘旗表示,目前,在严格执行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前提下,重庆景区100%复工。除了以出境游、跨省组团游业务为主的旅行社以外,其他旅行社都全面复工。为了支持复工复产、刺激文化消费,重庆多措并举:出台了15条针对文化旅游企业的纾困政策;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体验券、折扣券等优惠措施和打造“惠游码”公共服务平台,刺激本地人游本地;联合四川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大型推广活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5月16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举行。即日起,两地市民可免费互游,川渝两地120万张门票免费对两地市民通过预约平台错峰发送,共涉及100多个景区。
    川渝两地自然风光壮丽、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富集,完全可以下一手文旅融合的好棋。刘旗表示,下一步,两地还将按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川渝文旅市场共享,游客互访,让川渝文化旅游交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刘旗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的文旅复工复产,还有很多路径可供探索。“团体游受限,可以设计自由行,还可以组织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景区限流,那就开发乡村、郊野非景区路线产品;可以重点扶持和培育亲子、康养、休闲、户外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产品。”刘旗说,美丽乡村游既不会人群扎堆,也有助于脱贫攻坚。“旅游+运动”“旅游+研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剧场文化演艺受限,也完全可以到大自然里去进行,可以走进景区,走进度假区,走进乡村。”

    全国政协委员范稳:
    讲好新时代云南故事
    本报记者  曲晓燕

    范稳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碧色寨是个美丽而陌生的名字。但对于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而言,这个名字或许可以是一篇新时代大书写的开头: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旅游大省正在书写的举全省之力推动文化IP全面开发、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篇章。
    在这个篇章谋篇布局之时,将自己定义为“书写者”的全国政协委员范稳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精彩。“碧色寨是当时滇越铁路很大的一个中转车站,由于《芳华》这部电影,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当时大家都没有文化IP的概念,导致无法满足游客深层次的文化旅游需求。”范稳对记者表示。
    碧色寨牵系的滇越铁路曾经风云满眼,而与此一样驰名的文化IP,云南还有很多,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应当在发掘、保护、整理基础上,进行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系统、联动的文化IP开发。
    这也是范稳委员今年提交的提案的主要内容。他表示,要对云南文化IP的打造进行顶层设计,要有全盘考虑。这就意味着首先要熟悉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运作的新理念和新概念,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并将其进行转化和融合,最终实现在现代数字文化产业链条中进行文化IP的系统、集约、联动开发。
    范稳提出,要讲好云南故事,就要懂得利用新文创这样的概念,要有观念上的更新和进行顶层设计;要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旅配套设施;要积极拥抱新技术,这样云南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仅让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也给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探索带来了新挑战。今年“五一”期间,云南共接待游客996.6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6.8%,虽然量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旅游市场恢复也超出预期,但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范稳表示,云南在文旅融合方面一向走在前列,但我们现在绝不能躺着吃老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个答案应该就是文化IP与数字文化产业相结合进行的多元化、深层次开发,当然,这还处于探索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云南省提出了“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与此契合,2019年,云南省与腾讯在“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基础上,发布了“新文旅IP战略合作计划”,其核心思路立足于“新文创”,将腾讯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电竞等各项数字文化业务,与云南旅游产业实现有机融合,探索创新模式,并创造省级文旅IP形象“云南云”,打造以“自在云南”为价值观的新文旅IP。对此,范稳认为,这正是云南举全省之力推动文化IP开发的恰当时机。应当主动拥抱这个大时代,为云南文旅融合发展书写全新故事和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鄢福初:
    搞好试点,寻求突破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鄢福初
    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的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该如何发力?这些都是文化旅游系统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点。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对此十分关注。
    鄢福初介绍,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南文旅行业的影响,推动文旅产业复工复产,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湖南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业战疫情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从省级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2亿元,帮助文化和旅游业渡难关、保稳定、促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对停工期、恢复期组织线上职业培训的文旅企业给予培训补助,对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的文旅企业给予财政奖补,对减免中小文旅企业租金的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业主给予财政奖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财政补助资金优先用于防疫设备和物资购置,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国有文艺院团惠民演出进旅游景区,对重点文旅企业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等。”鄢福初说。
    “疫情期间,湖南的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并没有停工,他们始终奋战在文艺抗疫第一线。”鄢福初说,“为满足疫情期间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还安排了几十台优秀剧目,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观众展播。”鄢福初介绍,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湖南文化和旅游市场已实现平稳恢复,“五一”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60%以上。
    谈到文旅融合发展,鄢福初认为,文旅融合应该在充分遵循文化和旅游行业各自规律的基础上,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尝试和探索。比如,尝试多搞试点,有了经验,再逐步推开。在他看来,产业的融合最容易找到突破口,而且有广阔空间和良好发展势头。
    “旅游与演艺的融合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鄢福初介绍,目前,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创排了一台反映马王堆故事和西汉文化的京剧《辛追》,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在湖南省博物馆常年驻场演出。“这将是一部旅游演艺剧,让各地游客在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后,能通过这部剧对湖南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这一尝试能够取得成功,将会在其他地方推广。”鄢福初说。
    “当前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景点已有序恢复开放。此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管理,做到防控措施不松懈。”鄢福初表示,“与此同时,对于受疫情影响暂不能开展的文旅行业相关工作,要先行做好政策研究、调查研究等前期准备。”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