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精准长效机制打造完备文艺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8-10   

 “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成果丰硕,入选的文化青年人才身影活跃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朱鹮》等优秀作品之中。 供图:上海歌舞团 制图:冯晓瑜

  在今年举办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上,有一处必“打卡”的“网红墙”,那就是唯一一部入选的书法作品《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1649名援鄂英雄的名字被一一记录,让观者心生敬畏。作为创作者,青年书法家张丰于去年底入选第二届“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他接受这次挑战,不但有幸以创作致敬抗“疫”英雄,更实现了个人技法和格局的突破。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上海以全国首创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为引领,正迎来丰硕成果。首届入选“培养计划”的43名文化青年人才,经由市委宣传部及其所在单位协会制定的“一人一策”方案精准培养,已有8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及国际专业奖项;12人入选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培养类计划;15人获国家及上海市荣誉称号;他们的身影更活跃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攀登者》等重磅“上海出品”之中。
  去年10月第二届“培养计划”启动,又有30位文艺人才入选。这一顶层设计不仅令青年人才受惠成长并在所在院团、机构、领域形成引领示范,还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一团一策”、高校文教结合工程以及上海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节展赛评形成人才培养的叠加效应,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擦亮“上海文化”金字招牌的生力军。
  艺德培养+配套资金+项目推进,形成人才培养精准长效机制
  此前,围绕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研修班虽有开展,但鲜少以连续数年为一个周期、打破文化艺术领域、制定专属方案精准培养。在业界专家看来,这契合了文化艺术领域人才成长特点——深耕细作,以服务扶持为底色。 得益于上海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的成功探索,“培养计划”用更精细化的“一人一策”,以德艺双馨为目标全面提升素养,为青年人才的创作、展示和演出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专项资金支持和资源平台,铺设“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精品力作的绿色通道。“培养计划”还打通文艺领域,举办青年文艺家主题沙龙,提供一方拓展视野的交流空间,促成了音乐、美术、戏剧等领域人才的“跨界合作”。
  德艺双馨,德为艺先。“培养计划”还通过具体项目扶持的配套资金和“一对一导师”,使青年人得以在专业力量的跟踪指导下,踏实聚焦业务与创作的精进。网络作家血红几天前刚与自己的导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见了一次。从网络玄幻写作转场现实题材创作,杨扬对他聚焦上海郊区青年农民生活状态的“冷视角”给予肯定,这让他在转型严肃写作的道路上更有动力和方向。
  成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传承传播生力军
  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清晰勾勒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重点任务。三年来,一批影视、文学、美术、舞台艺术作品集中问世,人们惊喜地发现,入选“培养计划”的青年文艺家,成为传承传播的生力军。
  一部红色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电波”热潮,两位主演朱洁静和王佳俊分别入选第一、第二届“培养计划”;
  一场展现海派文化与京韵文化对话的“双城”展览《观海望京——毛冬华水墨作品展》,实现上海中青年艺术家在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零的突破;
  一部江南昆曲《临川四梦》,在过去三年间,从闯荡国内市场到亮相顶尖海外舞台,其背后离不开黎安、吴双、罗晨雪等两届“培养计划”入选者对国宝级老艺术家口传心授的传承。
  亮眼的成绩单不止于此: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自“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出版书籍60余种,其中新作长篇散文《爱——外婆和我》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领衔芭蕾舞剧《简·爱》《哈姆雷特》获颁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在钢琴家孙颖迪、小提琴家王之炅等青年文艺家合作的海内外名团名家列表上,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指挥大师瓦勒里·捷吉耶夫、英国伦敦交响乐团、英国爱乐乐团赫然在列……可以说,青年人不仅于所在院团、机构的重大项目中表现亮眼,更通过自身艺术锤炼和创想,为上海持续输出更鲜活的优质文艺产品,成为擦亮“上海文化”这张金字招牌的积极参与者。
  当青年文艺家逐步挑起大梁,“培养计划”也进一步吸纳更青春的力量。第二届在囊括成就卓著的青年领军人物的同时,更将视野聚焦初露锋芒的潜力新星——五位90后得以入选,其中最小的戚冰雪1996年出生。别看她进入上海芭蕾舞团不过五年,却已是团里最年轻的主要舞者,一口气扛下《长恨歌》《哈姆雷特》《葛蓓莉亚》《简·爱》《茶花女》等上芭力作女主角,在欧美顶尖剧院巡回商演,惊艳国际主流舞坛。
  机制引领示范,与“一团一策”、节展赛评合力打造完备体系
  衡量一项机制是否成熟,不但看其内部是否形成培养、交流、展示的内循环,更看其是否产生引领示范作用,能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叠加效应,从而打造人才培养的完备体系。
  “培养计划”不仅成为各院团机构培养拔尖人才的一大抓手,也与“一团一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高校文教结合工程以及上海一系列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节展赛评互相作用,合力打造完备的文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上海文艺繁荣。
  在“一人一策”与“一团一策”的结合之中,上海歌舞团在过去“艺衔制”的基础架构上,增设“荣典·首席”这一称号。前后两届“培养计划”入选者朱洁静与王佳俊于2018年获此殊荣。这鞭策二人在十年首席路上“更上一层楼”,完美诠释《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革命伴侣。上海昆剧团的“学馆制”则使“一人一策”有了八部大戏100出折子戏的量化传承目标。去年刚从第一期学馆制“毕业”的罗晨雪,年末就在新开幕的上音歌剧院挑梁完成了青春版《玉簪记》。
  入选首届“培养计划”时,袁筱一已经是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她得益于“培养计划”与高校联动搭建的平台,与国家汉办合作,启动了旨在培养中国当代文学法语译者的“青年领袖之青年翻译家项目”,开此类项目之先河。同时,她在翻译专业上依旧成绩突出,“培养计划”实施期间出版了《温柔之歌》《风格练习》等8部译作。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项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等有影响力的节展赛评扶持机制,则让青年文艺家在“培养计划”期间孵化的文艺创作有幸能被及早挖掘、推向市场和更大平台。入选“培养计划”后仅一个月,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周涛编剧的《双城记》就出现在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海多维度多平台的扶持培养令他十分感恩,由他指导的学生剧团经由艺术节推介,更是走上爱丁堡艺穗节的舞台。
  正是通过“培养计划”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这座人文之城贡献了更多名家力作。
    来源: 文汇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