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一)
10月11日至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简称“百戏盛典”)在昆山举办。
从2018年开始,百戏盛典已连续举办3年。今年,在为期42天的盛会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齐聚昆山,演出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及1场戏曲晚会。加上前两年的展演剧种,全国348个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在昆山实现了“大团圆”,这无疑是我国戏曲艺术界的一件盛事。
展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邀请多位戏曲界专家学者前往昆山观摩,并召开专家研讨会。本报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评论与发言,以飨读者。
百戏盛典 再创辉煌
董 伟(中国文联副主席)
百戏盛典,盛况空前。这是600多年前“昆山雅集”的延续和发展,是新时代的“昆山盛举”。不仅充分体现了主办方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而且体现了新时代全国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这次活动是全国戏曲工作者向新中国成立71周年和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汇报,必将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历时3年的百戏盛典,为全国348个剧种提供了全面展示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戏曲的重大课题。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戏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令全国戏曲工作者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为戏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结合昆山举办百戏盛典的实践,谈几点工作中的体会。
一、要继承传统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经过历史的沉淀, 348个剧种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继承好中国戏曲的优秀传统剧目,重中之重是传承好各剧种的优秀传统剧目。要深入挖掘、整理、排演能充分体现各剧种艺术特色的经典剧目,通过已见成效的“名家传戏”等方式,把前辈艺术家的艺术精华传承下来,通过原汁原味地传戏、传人,实现剧种的活态传承。因为离开经典剧目的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实现剧种的繁荣就是一句空话。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昆山连续3年举办百戏盛典,功不可没,利在千秋。
二、要创新发展
历史证明,戏曲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传承是基础,发展是目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研究发展。戏曲要适应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否则可能会沦为博物馆里的“文物”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说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是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对传统局限的超越,也是优秀艺术家的自觉追求和成功原因。齐白石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脱离艺术本体,为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东施效颦。创新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运用新科技传播弘扬戏曲。未来已来,要创造戏曲的“新程式”,反映新生活,以适应新时代,特别是青年的审美需求。
艺术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创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我们老讲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我觉得他们也是戏曲的未来。
三、要培养人才
戏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剧团建设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一大批: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创作人才。因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戏曲院校和文艺院团要承担起培养艺术人才的责任,要有务实管用的举措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以我的经验,检验一个剧种的发展情况,要看是否做到了“三有”——有名团、名剧、名角。否则,其他活动搞得再花哨也没用。
四、要持之以恒
昆山举办“百戏盛典”,对全国现有的348个剧种进行了全面检阅,难能可贵,贵在坚持。与此同时,昆山还筹建了戏曲博物馆,为百戏盛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得到全国戏曲工作者的一致赞扬。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在广泛听取专家和观众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的中心任务,抓人才、抓创作、抓演出,形成百戏盛典下一步的工作方案。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坚持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
当年,“昆山雅集”历时十几年,雅集50余次,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雅集之一,为昆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百戏盛典的序幕已经拉开,开场很精彩,全国的戏曲工作者和广大观众都期待着接下来的演出好戏连台、更加精彩。我希望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戏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昆山打造成新时代的戏曲圣地,为推动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
在“百戏之祖”昆曲的产生地昆山举办的百戏盛典,聚集现存的中华戏曲348种进行活体剧目展演,这是中国戏曲史乃至人类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奇观。称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诚不为过。
这是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戏曲界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成就的盛事,也是昆山人民高扬地方文化优势、配置地方文化资源,立足本市、面向全国,把文化建设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创建文化强市的壮举。这不仅对传承发展中华戏曲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对创建文化强市提供了有益经验。
348种戏曲在昆山各美其美,对中华戏曲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美学维度上进行了一番全面、彻底的清点,无疑将大大增强我们的戏曲文化自信,培育、提升昆山广大观众的戏曲审美修养,进而营造良好的戏曲鉴赏氛围。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要看全市公民的文明素质和艺术鉴赏修养。百戏盛典助推昆山在创建文化强市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观众由首届观戏的“似曾相识”,到次届的“津津有味”,再到三届的“恋恋不舍”,不正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百戏盛典的魅力和效益吗?
我曾主张文化建设要重视“氛围说”,就是指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懂得创造美、鉴赏美的群体氛围,这是戏曲赖以持续健康繁荣的社会基础;我又曾主张文化建设要重视“宝塔论”,就是说每种艺术的作品必然分为上、中、下各级,既有位居塔尖的,也有不少仅居塔身的,还有更多只处塔底的。各居其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毕竟品质不一,只有塔尖的才能引领艺术健康持续繁荣。因此,对348种剧种应视其在戏曲宝塔中的地位和价值分类对待、择善处之。这也是戏曲盛典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祝百戏盛典越办越好,久久为功,使昆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戏曲名城,成为世界的戏曲名城!
传承中华戏曲美学精神 守护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汪 泽 (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
百戏盛典是中国戏曲文化史上史无前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自2018年以来,用3年时间对新普查的全国348个剧种的代表性经典作品进行巡礼展示,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专家和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人们在观看这一盛典、享受戏曲艺术之美的同时,不禁要问:昆山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搞百戏盛典?难道仅仅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吗?其实,昆山在发展经济上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昆山作为昆曲的故乡,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敢于担当作为,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举办百戏盛典,搭建展示全国戏曲剧种风采、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促使人们对戏曲这一古老艺术重新认识,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赓续中华文脉,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在保护一大批濒危剧种的同时也救活了一大批戏曲院团,使戏曲艺术得以薪火相传。在2017年12月原文化部发布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的通报中提到,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有348个剧种,其中有107个剧种无国办团体,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此外,据戏曲界专家介绍,348个剧种听起来感觉很多,但真正能够常年在舞台上进行正常演出的剧种不超过70个。在百戏盛典举办之前,有很多稀有和濒危剧种只剩下几位传承人,连民间班社都面临关闭。要组织这些濒危剧种参加展演,简直比登天还难。百戏盛典的举办,促使地方对戏曲重视起来,加大对戏曲的投入力度,重新组织院团进行剧目编排,使一些“活化石”级的戏曲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百戏盛典的举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另据了解,在3年的展演中,全国348个剧种传承人将本剧种的道具、剧本、服装等物品捐赠给昆山,同时,每个剧种在来昆山演出时全程录像存档,并通过现场采访为剧种非遗传承人整理口述史。这些珍贵的材料和文物将永久地保存在戏曲百戏博物馆,成为戏曲研究的一个宝库。可以说,保护一个地方剧种就是保护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就是连接历史与今天的时空隧道,让人们记得住乡音,留得住乡情,解得了乡愁。
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戏曲扶持政策的落地生根,戏曲艺术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春天。在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给全国戏曲人以极大的鼓舞,但当时很多政策还是无法落地,有的地方政府还不够重视,很多地方戏曲院团特别是民间班社还是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自从2018年百戏盛典举办以来,各地纷纷加大对戏曲的投入力度,出台多项扶持举措,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戏曲产品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购买优质服务提供给群众,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戏曲事业发展。特别是近年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实施的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支持剧本创作、推动戏曲进校园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百戏盛典展演以后,很多地方戏都“动”了起来,演员待遇得到较大改善,演出场次也逐渐增多,看戏、听戏日益成为城乡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各地纷纷实施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的同时,专业艺术院校也扩大了地方戏曲专业的招生规模。如中国戏曲学院在今年本科招生中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扩大了京剧表演(含京剧舞台监督)、多剧种表演、戏曲形体教育、戏曲导演等方向的招生规模。在地方戏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今年特别新增3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即邕剧、琼剧和陇剧,进一步提升这3个剧种的人才培养层次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使得中国戏曲学院的多剧种教学达到29个。下一步还要将潮剧、闽剧等剧种纳入地方戏招生范围,将极大地增强戏曲教育、人才培养的力度。
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使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守住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不相同,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对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如是评价:“这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千锤百炼的唱腔设计,一举手一投足的舞蹈化的程式动作,雕塑性的亮相,象征性、示意性的环境布置,异常简洁明了的情节交代,高度选择的戏剧冲突(经常是能激起巨大心理反响的伦理冲突),使内容和形式交融无间,而特别突出了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美。这已不是简单的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的外在形式美,而是与内容、意义交织在一起。”中国的戏曲集诗歌舞于一体,也让它具有和西方舞台艺术迥然不同的叙事性,这种高度的综合性叙事也被称作“以歌舞演故事”。由于悠久历史的审美沉淀,一辈一辈文化精英与艺术大师的心血凝练,共同铸就了戏曲艺术非凡的表现力。
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戏迷纷纷走进剧场,在充分领略戏曲艺术之美的同时,还能参加“看百戏、游江苏”文旅融合主题活动,品江南美食,探昆曲源头,赏淮扬美韵,享文艺情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戏曲源远流长,雅俗共赏,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将来,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戏曲审美已深深融进中国人的血液,与书法美术建筑等艺术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必将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祈愿百戏盛典继续举办下去,让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戏曲兴衰 匹夫有责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百戏盛典已在昆山连续举办3年,全国348个戏曲剧种在这里展示演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党和政府重视戏曲工作政策的落实,意义深远重大。它体现了广大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感,也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一般的汇演、展演,人们可能多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着眼,而百戏盛典特别提醒我们要强化剧种意识。中国戏曲由数百个剧种组成,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的显著特色,它表现出戏曲艺术的多样性之美,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各地方剧种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只有各剧种共同发展,戏曲的整体才能健康发展。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艺术高度重视,这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各剧种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尽相同,有的剧种甚至濒临消亡,即使生存状态较好的剧种也必须居安思危。要让各个剧种健康发展,需要各地、各剧种有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各个戏曲剧种有共同的美学思想,但在声腔音乐、表演动作、艺术风格方面又各有个性。唱有不同的腔调,念用不同的方言,做、打则各有不同的风格和套路。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剧种中呈现的人物形象和作品格调都有显著不同。越剧里的梁山伯是文雅的书生,二人转里的梁山伯则如憨憨的农夫(多用丑角扮演)。京剧《断桥》以韵味悠长的唱腔取胜,而婺剧、川剧则唱腔火爆、彪悍。这些艺术特点与各地域、各民族的独特审美爱好紧密相连。正像一首“花儿”所唱:“从小就爱听这个调,苦辣酸甜都是它。”“走过千山和万水,喜怒哀乐都是它。”各剧种的艺术特点和美学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承载着乡风民俗、伦理道德等厚重的文化因素。348个剧种在昆山同台献艺,可以起到促进各剧种之间互相吸收、交流借鉴的作用,中国戏曲一直是在互相交流借鉴中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必须保持和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如果与别人混同,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各地方剧种在如何传承发展方面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古老剧种徽剧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有些新兴剧种是由曲艺、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来,还保留着清新活泼但却稚嫩的特点,要不要向行当齐全的大剧种学习;发展中怎样保留自己的优长……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和解决。
戏曲兴衰的重任要由戏曲人来承担,每一个剧种的兴衰责任则主要由本地人和本剧种的人来承担。特别是一些流布地域较小、方言特色较强的剧种,其艺术特点外地人并不熟悉而且很难掌握,它们的创作和发展主要依靠本地人和本剧种的人。近年来,各地为了更快地见成效,常常邀请全国知名编剧、导演来帮助创作,这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把培养本剧种的创作人才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只有将熟悉本剧种的艺术人才培养起来,才是艺术发展的长久之计。为不熟悉的剧种进行编剧和导演的艺术家应首先存敬畏之心,认真向这些剧种学习,彰显这些剧种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昆山是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这是后人对顾炎武的话的概括,“匹夫”指普通人、单个个人),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百戏盛典在昆山举办体现了昆山人弘扬顾炎武的担当精神,也激励着广大的戏曲工作者。全体戏曲人自觉地承担起戏曲兴衰的责任,我们的戏曲事业就一定能蓬勃发展。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陈 鹏(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据统计,全国共计10278个戏曲剧团。国营院团1524个,占比14.8%;民营院团8754个,占比85.2%。348个剧种中,共241个剧种有国办团体,其中120个剧种仅有1个国办团体;共107个剧种无国办团体,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
从当前的情况看,民营剧团的情况稍好于民间班社。但是,单独承担剧种传承任务的民营剧团都是社会上不热门的剧种,还背负着适应市场和排戏养人的沉重负担。民间班社的生存状况就更艰难、复杂。有的挂靠在县文化馆,有家族班社(戏不外传,但家族中已经没有青年人在学习),有村乡结社,有爱好者联盟,有企业家聚焦等。他们缺乏市场经营的能力,大多是爱好者自己凑钱维持班社的活动。百戏盛典举办期间有不少媒体报道了相关情况,即使像百戏盛典这样的全国活动,因为补助经费的时间差,有的班社也是演职员自己先垫付路费来参加的。
从总体来说,我们应当关注107个非国有院团所承担的剧种,尤其要关注由一个民间班社或一个民营剧团来支撑的剧种,因为他们事关重大,而自身又特别脆弱。如果其中有的班社停摆了,那么这个剧种就消亡了,我们的文化生态就改变了,我们骄傲的“348”就要减员了。
各方面的情况显示,百戏盛典已经让这些濒危剧种焕发了活力。从2015年普查到现在的5年中,这些剧种包括一些已经行动困难的剧种都动了起来,并在百戏盛典的大舞台上进行了成功的展示。这一方面说明了剧种普查的可信性,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剧种普查和百戏盛典对剧种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尤其是2020年展示的有些剧种,就是在最后的一年中、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才完成自身修复,成功登上全国性的舞台。但是,在史无前例的戏曲盛事之后,怎样保持这些濒危剧种的活力,他们今后的日子会不会重新陷入困境,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我认为,“守望濒危剧种”应做到8点。
第一,建立网络、互通信息。现在国家昌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爱心充盈,为什么会出现民族文化瑰宝濒危的局面呢?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急需建立濒危剧种互联互通、发声对话的对话系统。也就是说,要把全国这107个无国有院团的剧种的情况让大家都知道。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跟踪、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实施监督。同时可以把一些剧团、一些地方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交流。这需要有使命感的全国知名网络协同社会有关方面,如剧团、研究者、媒体、主管单位等,建立戏曲全国一张网。
第二,政府部门守土有责。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以剧种申报时的热情,做好申报成功后的保护工作。做到“申报有功,守土有责”。全国由非国有院团承担的剧种一共才107个,而且分布广泛,可能分摊到每地的数量很少。全国戏曲剧种最多的山西省,共有戏曲剧种38个。其中由民营院团承担的剧种有5个,由民间班社承担的剧种1个。全国剧种最多的省份非国有院团承担的剧种才6个,分散到全国各地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各级文化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帮扶,如非遗保护、购买服务、剧种扶持、创作经费等。只要提高重视程度和自觉保护意识,把剧种的申报与扶持结合起来,一定会有根本性改变。
第三,爱心力量伸出援手。2020年百戏盛典演出队的代表在舞台上捐献藏品的时候说了一句让人很伤感的话:“等这些玩艺传不下去了,留下这些物件给后人一个念想。”当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恳请社会慈善力量和有资助能力的主体,以及海内外对戏曲有爱心、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有关方面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规范的救助体系。
第四,舆论监督、共同关注。舆论监督是帮扶濒危剧种的重要力量,最能引发社会的关注。百戏盛典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其巨大作用。企盼媒体朋友积极加入到戏曲濒危剧种的扶持保护工作中,多发呼吁之声、多播社会之爱、多吹警示之哨。
第五,理论研究、持续发力。戏曲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在戏曲修志、普查、研究、挽救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各地的剧种实际情况也最了解。今后的濒危剧种保护仍要依靠当地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把实际情况、观察思考、意见建议贡献出来,推动发展。
第六,亲姊热妹、相互关爱。全国戏曲是一家,不管剧种大小,都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各地的国有院团要把尽力帮助本地区的濒危剧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山东工作时对菏泽市地方戏艺术剧院提出了“依团代传”的概念,依附专业戏曲剧团保护大弦子剧种。这次百戏盛典的演出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是采取“依团代传”——一个弱小剧种依附在一个有能力的、艺术相近的专业剧团,进行剧种的传承。山西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平时演出能演4个剧种:蒲剧、线腔、扬高戏、眉户戏。他们还能演曲艺节目,平时演出就是根据观众的需要自由转换。2020年来演出是一位县长亲自带队,副县长上台捐献物品,相当重视。县里每年给剧团二三百场的政府购买服务,每场5000元,这样,每年都是基本经费外一个不小的收入来源。这是一个“依团代传”的成功范例。国有院团应采取整体帮扶、“以团带班”及“依团代传”、联合发展等方式,把自己体弱的亲人“带”好,把自己的家人守护好。
第七,戏迷票友、相濡以沫。戏迷票友是呵护戏曲生长最基础的营养基,是与戏曲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红颜知己。发展扩大开放戏迷队伍,用足用好票友智慧和力量,让戏曲生存有更多的贴身呵护人。
第八,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我们赶上了一个戏曲繁荣发展的盛世,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戏曲“守望濒危剧种”,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戏曲人自己的努力,否则神仙也救不了。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戏曲剧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不仅是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个单位、一个地域的班社剧团自己的事。民间剧团的资质是私有的,但精神的归属不是私有的。希望所有的戏曲人挺起胸膛,承担起这份民族文化的责任。我们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关心、关爱,而我们自己要拿出百倍的坚定、坚强、坚韧,共同争取濒危剧种的解危、解困、解放。希望危困中的戏曲人砥砺前行,通过自己努力焕发新的活力,与所有剧种共荣于戏曲的百花园,报答社会的爱心人。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生动实践
与深刻启示
方标军 (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会长)
创新举办百戏盛典,具有非凡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文艺界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第二,有利于全面集中展示中华戏曲多剧种的丰富形态,让小微剧种、稀有剧种、濒危剧种在这个全国性舞台上得到亮相,也有利于各剧种在未来发展中更加注重自身特色,做到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第三,有利于激发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善戏曲艺术生存环境和戏曲从业者生存状态,也有利于激发戏曲院团潜力和活力,引导戏曲从业者潜心钻研戏曲艺术、勇攀艺术高峰。
业内人士呼吁百戏盛典继续办下去,但下一轮到底怎么办,承办单位还在策划、研究之中,这里谈几点个人体会和思考。
第一,必须重视扶持小微剧种、稀有剧种、濒危剧种,中华戏曲剧种一个也不能少。2019年10月,昆山成立了昆曲发展基金会,当时我也来参加了,这是江苏省首个县级戏曲类基金会。建议昆山在此基础上成立戏曲百戏基金会,基金会可以在昆山范围内,也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充分吸收社会资金,资助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创新,重点关注全国的小微剧种、稀有剧种、濒危剧种,这将进一步体现昆山在中华戏曲保护传承发展上的新担当、新作为。
第二,戏曲创作不仅要挖掘整理传承优秀保留剧目,更要不断推出“四个讴歌”的精品力作。我做了一个统计,在百戏盛典上演的50部大戏,现实题材的作品只有7部,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比例有些失调,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安排剧目展演,对剧种和题材都要有所兼顾,要让观众看到更多主旋律作品。在这方面,对国有文艺院团和大剧种尤其要有明确的要求。
第三,文旅融合发展在这里得到较好实现,观演与赏景可以完美地结合起来。百戏盛典第二年,整合千年古镇、乡村田园、江南园林和昆曲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周庄、千灯、锦溪、巴城等与百戏盛典组合成古镇休闲之旅、乡村体验之旅、戏曲游学之旅3条市内线路。今年继续推出“看百戏、游江苏”6条省内线路,覆盖苏州、无锡、常州、淮安、扬州等地全域文化体验,并整合同程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进行推广。
第四,要让百戏盛典经久不衰,需要进一步引入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闭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将颁发杰出贡献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奖牌,这主要是对昆山市政府和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的褒奖。我觉得院团和演员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起来。对促进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百戏盛典,完全可以在奖项设置上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比如由相关部门批准设立适当数量的优秀传承奖、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考虑到百戏盛典长期办下去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费压力,也可采取主办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参演单位地方财政适当补贴,以及在周边城市增加营业性演出的办法妥善解决。
第五,在昆山建设中国戏曲博物馆正逢其时,政策倾斜至关重要。社会有识之士呼吁,昆山也有这个愿望,要将戏曲百戏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国戏曲博物馆。作为昆剧剧种诞生地、百戏盛典创办地,昆山为中华戏曲保护传承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将中国戏曲博物馆放在昆山具有特别的意义,希望有关方面创造机会、特事特办,让昆山圆梦。
让传统戏曲在优质传播中
找到更多尊严
李树建(河南豫剧院院长)
2018年以来,昆山连续3年举办百戏盛典,据介绍有全国348个剧种集中到昆山展演,实现了全国戏曲人的大团圆。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剧种传承人将本剧种的道具、剧本、服装等物品捐赠给了昆山,同时,每个剧种在来昆山演出时全程录像存档,并通过现场采访,为剧种非遗传承人整理口述史。这些剧种和传承人通过展演活动和互联网的优质传播,找到了更多的尊严和展现了更多的价值。
我们豫剧目前从业的人数、观众的关注度在全国排第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豫剧的剧团数量多、遍布范围广(全国16个省区市)、戏迷粉丝多,还有就是河南的戏曲团体多,经常组织一些群众性演出活动,并通过互联网的优质传播,老百姓才更加熟悉和喜欢上这个剧种。
我们近些年连续在北京举办了3届全国豫剧展演月,还举行了河南稀有剧种、民营剧团北京展演活动。许多基层演员没有到过北京,在北京演出让他们找到了尊严。民营剧团、县剧团到基层演出,一个是庙会,一个是红白喜事。到北京演出时,观众一次次共鸣感动鼓掌,趴到乐池边上给演员点赞,跟他们照相,让大家一生难忘。他们找到了尊严。更重要的是在展演之后,很多剧团的面貌焕然一新,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了,剧团环境改善了,演出场次多了,演出价格提高了,演员收入增加了……
传统戏曲领域有许多优质内容,但缺少优质传播,尤其是当下基于新媒体的传播。为什么我们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近年来多次组织稀有剧种到郑州、北京展演,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演出?大剧种都是从小剧种过来的,哪一个剧种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我们通过到省城、北京演出,让古老的传统戏曲与当下流行的互联网直播相结合,不断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想办法保住这个剧种,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剧种。豫剧过去也是小剧种,地摊戏,后来经过樊粹庭、常香玉、陈素真等艺术家把豫剧改良规范,并在一代艺术大家全国的巡演、传播中,影响力不断增强,观众一步步增多,就逐渐成了大剧种了。
我们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曾于2017年在郑州和北京举办了“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并于当年年底发起 “唱响新时代——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通过前期开展的稀有剧种“寻找”活动,历时3个月寻找,足迹踏遍新疆、云南、陕西、山西、安徽、河南、内蒙古等12省区市,寻找到了道情、四平调、皮影戏、丝弦戏、章哈小戏、汉调二黄、桄桄腔、二夹弦、大弦戏、落腔、枣梆、坠剧、嗨子戏等108个稀有剧种和稀有剧种传承人并在河南郑州集中亮相。京豫多家单位联合,共同助力稀有剧种的发展传承。同时组织30家直播平台组成了一个超50家媒体的宣传矩阵、15个小时的全网直播。运用年轻化的网络直播平台,邀请众多的网络达人现场直播,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能够做好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喜地看到了昆山市在全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大格局和大魄力,展现了昆曲故乡领导人的担当与作为。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全力支持传统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传统戏曲+互联网”的优质传播让我们广大戏曲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戏曲人,我衷心希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积极借助全媒体传播平台,以培育青年观众、弘扬民间戏曲艺术为宗旨,多举办像百戏盛典这样的全国性戏曲盛宴,切实让更多年轻人真正走向戏曲,走进传统戏曲文化。同时,让优秀的戏曲传承人和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得到关注和弘扬。
“团圆”之后
郑 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昆山联合主办的百戏盛典活动已近尾声,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所得的348个戏曲剧种悉数在此亮相,因而有研究者称之为中国戏曲剧种的“大团圆”。但无论是对昆山还是对当代戏曲传承发展的全盘工作而言,“团圆”并不是结束,而是更进一步工作的开始。昆山以此次展演为起点,正在积极建设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筹备下一轮戏曲展示活动。全国戏曲的传承发展更是千头万绪,失误与成效并存,生机与疑惑同在。发展当以传承为根,时代为魂。未来始于总结过往,理清思路。“团圆”之后的道路也应从“团圆”中寻找答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合展演,弄清现存剧种实际状况,理清剧种体系,包括对少数民族剧种体系进行准确的再认定,为剧种研究和戏曲博物馆展陈奠定基础。从参演剧种看,美学层次、舞台样貌、艺术特征参差不齐,高下立判。既展现了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形态,又显示了各戏曲剧种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剧种的活态呈现问题,如有些剧种1949年后即无班社、无剧本、无戏剧演出,只以表演唱形式勉强存活,此次也参加了昆山的演出,是展演激活了原有的剧种艺术,还是剧种另有创新,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再如有的参演剧团从其他剧种借演员表演本剧种的传统剧目,这是剧种濒危、无人可派的自然表现,还是同一文化区域剧种交流沟通频繁的结果,同样值得关注。从现存剧种的舞台表现、剧团状况等方面入手,全面盘点戏曲剧种的艺术遗存,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戏曲研究水准,从更高层面记录总结中国戏曲艺术经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有中国特色的戏曲艺术理论体系,进而反过来指导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实践。
二、根据具体的剧种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措施,部分小剧种尤其是濒危剧种以保护传承为主,成熟的小剧种和大剧种则宜提倡积极实践,多方尝试,在继承传统表演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发展之路。有一些生长活跃在乡村的小剧种仅在特定的民俗节日由农民业余演出,并无固定班社,他们的演出往往更具民间风味。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民俗日渐淡化,甚至趋于消亡,依附于其上的小剧种因此而走向衰落。另有部分剧种虽不属于农村,但生存已出现危机,有的甚至剧团也已解散。应就此类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改变完全以新戏的创作判定剧种发展成败的习惯性思维。剧种无论是以保护传承为主,还是传承发展为主,都应尽力保护剧种特色,成熟大剧种应避免风格特点趋同、降低剧种辨识度的同质化现象;小剧种则应避免盲目跟风,向其他剧种特别是大剧种的演出模式看齐。展演中有些仪式性戏剧或许是缺乏舞台演出经验,或许是为吸引观众,加入了过多干扰剧情的内容,如LED背景的动态展示、写实性的背景,以及音乐形式、发声方法明显与全剧格调和样式不合的演唱等,一定程度上偏离甚至改变了原剧种朴质古拙的艺术特征。此类现象并非孤例,当引起戏曲从业者的警觉。
三、在发展视野下重新思考院团管理体制的建设,在一些地方大院团和国有院团中适当植入现代商业理念和智慧,创建关心培养与激励竞争并存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院团成员的人格与艺术水准,促进现代戏曲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院团传承发展机制,激发人的活力,打破限制,不拘一格发掘人才,才能保证剧种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四、通过展演,增进交流,发挥剧种代表性院团的艺术标杆作用,引导民间班社不断提升艺术质量,激活地方戏曲文化氛围。在某些地区特定剧种的民间戏曲剧团众多,看似一片繁荣,但细究其实,一些民间戏曲剧团并不在提高演出质量上着眼,剧本生编硬造、胡乱拼凑,表演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总体上拉低了剧种的艺术水准。在此形势下,凸显剧种代表性院团的艺术标杆作用就显得异常迫切。这样的努力有现实例证的支持,比如,浙江省中国婺剧院发挥自身的剧种带头作用,联络婺剧民间剧团建立联盟,推进婺剧普及发展,在金华地区建立了健康的戏曲文化生态。再比如,河南省以豫剧为龙头,统筹带动小剧种发展,组织全省稀有剧种传统剧目进京展演,取得了极大成效。
五、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重新认识并重视戏曲的商业性和文学性。戏曲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当代戏曲在特定社会条件下逐渐失去市场,变得小众化,除某些完全依附于宗教和地方民俗的小剧种外,多数剧种尤其是成熟剧种的演出剧目中仍蕴含有明显的商业性。这种商业性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娱乐性、观赏性,进一步细分则包括故事性、趣味性、谐谑性、技艺性等,传奇故事,特色鲜明、诚挚动人的演唱,精彩刺激的表演效果等都是戏曲商业性的具体表现。在昆山参加展演的祁剧《目连救母》中白无常的高跷功,过奈何桥的单腿独立、劈叉、翻跟头等身段,盂兰大会一场展示的罗汉功架和堆罗汉、倒大树等群体武技令人拍案称奇,充分展现了传统戏曲剧目中的商业性遗存。戏曲的艺术性以舞台表现为主要内容,但其中也包含戏曲的文学性,这一点近年来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与舞台性密切结合的戏曲文学性,其核心在于表现人,即对戏曲人物的深入刻画和传神展示。参演剧目湘剧《拜月记》以充满民间气息与各种生活细节、心理细节的想象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戏剧表现空间,引发现代观众的心理共鸣;《目连救母》通过对世俗母子之情的强化,将传统中宣扬佛法的剧目转换为充满人性温情之作;豫剧《程婴救孤》虽也呈现救孤的政治意味和道义成分,却将表现的重点放在程婴的忍辱负重及他与赵氏孤儿的父子之情上。这些作品感人至深,让观众真切地体味到了戏曲文学性之美。
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者多,立说容易,难在实践,更难在实践中分寸的把握。适度推动的同时,应避免因过度干预而影响剧种的自然演进。昆山的做法把握住了这个分寸,留下一个美好的开端。希望在有识、有为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延续“团圆”的完满,使良性互动与合理发展成为常态。
本版文字由刘淼统筹整理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