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艺术事业开新局育新机谱新篇
谭志红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晚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本届广东省艺术节汇聚了来自全省的122个剧(节)目、60多场演出和一个展览,集中展示了近3年来全省艺术创作和演出的优秀成果,展现了广东文艺的繁荣景象。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开展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创新举办艺术品牌活动,拓展高雅艺术普及和惠民的广度深度,夯实文艺精品创作的高原,努力攀登艺术高峰,谱写了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音乐剧《血色三河》剧照
音乐会《乐从大湾来》
精品力作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以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作品为主,“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板块入围的35部作品,其中29部是现当代题材,占比高达82.3%,充分体现了舞台艺术创作注重现实、聚焦社会热点的特点。在获得大奖和一等奖的10部作品中,有9部为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作品,尤其是4部戏曲作品全都是现实题材或革命题材作品,充分体现了戏曲现代戏创作水平在当下的迅猛发展和大幅提升,以及文化主管部门对现实生活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高度重视。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近年来,广东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抓好主题作品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主题性强、质量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呈现出创作主体更多元、题材更多样、作品数量和质量更高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共创作推出300多台大型主旋律剧(节)目,涌现出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舞剧《沙湾往事》,入选2016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的舞剧《醒·狮》等,留下了一批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标,广东省大力推进艺术生产“三条线”建设(复排、演出经典剧节目,大力推广演出当红流行剧目,创排、演出新创剧节目),潜心创作、精心打磨有温度、有热度、有厚度的优秀作品,推动广东舞台艺术百花齐放。
其中,2018年,广东省新创大型舞台艺术作品65台,包括粤剧《风起南粤》、舞剧《醒·狮》、话剧《花好月圆》等18台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2019年,又重点推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3个专题创作计划,创作了粤剧《谯国夫人》《红头巾》《清水河畔》《东江传奇》、山歌剧《白鹭村》《春闹》、话剧《花好月圆》、潮剧《韩江纸影人》、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舞台艺术精品。2020年,广东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两个关键节点,创排粤剧《红头巾》、话剧《深海》、舞剧《岭南秋雨》、歌剧《红流澎湃》等剧目,修改打磨话剧《信仰》、现代舞剧《潮速》等剧目,不断提升广东艺术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创作了一大批致敬抗疫英雄、讴歌平凡善举的精品佳作,文献剧《致勇气》、话剧《抗疫2020》等大型剧目广受好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2020年2月初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一心一‘艺’战疫情”专栏,陆续推出16期合计87批次疫情防控主题作品,鼓舞了士气。
艺术惠民演出入基层进社区
新时代孕育新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广东省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举办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品牌活动,如湾区花正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岭南风华·我爱你中国——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广东现代舞周、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粤戏越精彩、华语戏剧盛典等,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为例,2018年安排9个院团11台剧目演出20场,2019年安排39台剧目以低票价惠民方式演出56场,提升了本土院团的市场竞争力。2020年,广东省将原定下半年举办的省艺术院团演出季提前至5月底至7月中旬举办,演出21台27场剧节目,成为全国最早恢复剧场演出的演出季之一,提振了演出市场信心。
又如2019年9月至12月举办的“岭南风华·我爱你中国——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上演包括交响(民族)音乐会、话剧、歌舞剧、地方戏曲等多个门类演出211场。其中,“广东省艺术精品惠民巡演”遴选近年来推出的舞台艺术精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创作计划推出的重点作品,到全省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演出120多场,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在打造高端品牌的同时,广东省采取政府购买、演出补贴等方式,整合优秀剧目、文艺院团和各级演出场馆资源,广泛开展了广东省艺术精品惠民巡演及省直文艺院团惠民巡演、中国梦·劳动美——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戏曲进校园进农村等文艺惠民活动。其中,2018年组织省直文艺院团赴基层开展惠民演出885场次,2019年开展惠民演出约6200场,以演出促进创作生产。
与此同时,广东还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2019年,广东省采取直接面向艺术院团购买演出的方式,在广州大学城戏曲演出基地演出20多场大型戏曲剧目或经典折子戏。同时,面向各地戏曲院团购买720场地方戏曲演出送到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校。另一方面,扩大“戏曲进农村”试点范围,2018年、2019年分别组织开展地方戏曲进农村演出1278场、近6000场,主要覆盖此前戏曲院团没有演出过的农村和学校。
艺术事业体系创新路促融合
艺术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全局性的统筹考量,以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努力推动改革创新,优化艺术创作生产机制,为艺术精品创作形成有力支撑。
大胆探索美术事业发展新路径。受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委托,广东省承担了“美术馆评估定级”和“美术馆藏品收藏管理办法”的全国试点,组织全国美术馆领域专家开展实地评估,于2020年10月公布了广东省首批美术馆评估定级结果,已完成《美术馆藏品管理办法》的拟定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9年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组织奖,每年入选展览项目数均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创设2020—2021年度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培育人才,挖掘资源,提升美术馆服务水准。
加快推进省属院团振兴提升。广东省起草制定了《省属文艺院团振兴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激活文艺院团发展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风格、广东特色的文艺院团。同时,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省粤剧院、省歌舞剧院启动振兴提升试点工作。
广东省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推动艺术与旅游融合发展。从2019年2月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每季度编印《广东文化旅游活动指南》,全年印发15万余册,并推出线上版,成为人民群众的“艺术菜单”。为推动旅游演艺发展,广东省积极开展艺术小镇建设,创排旅游剧目,如韶关乳源县创排了大型旅游演艺项目《过山“谣”》,运用演唱、舞蹈、杂技、绣艺、装置、3D影像以及舞美科技等多种表现手段,展示神秘古朴而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艺术。
广东省还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打破线下剧场演出的传统思维,探索“线上演播”新业态。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先后开设了“线上演出云平台”“云上剧场”“云端游艺”等线上展播平台,开辟“艺心战‘疫’”专题,展播优秀文艺作品。广东粤剧院、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广东美术馆等陆续推出 “线上春班”“线上音乐季”“国乐为你鼓与呼——线上系列音乐会”“电波里的广州新春音乐会”“线上云游美术馆”等“云”活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文艺精品。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通过星海直播、移动乐享5G、“南方+”、文旅中国等平台直播73场,观众点击达1200多万次。
潮剧《绣虎》剧照
白字戏《彭湃之母》剧照
芭蕾舞剧《浩然铁军》剧照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