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只愿对浑身泥点子的人说故事”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1-25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双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宋佳烜

大厂2020年传统精品剧目惠民演出中,大厂评剧团创作的现代评剧《秋月》上演。

  1995年12月,入冬的北京寒风凛冽,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的20个剧团在这里聚首,汇演的预备会正在紧张地进行。会场上,全国唯一的县级剧团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简称“大厂评剧团”)团长赵德平刚刚得知此次演出要在大剧场进行,这让他有些慌乱,因为剧目本来准备在农村演出,到剧场演出的话布景、道具都要重做,花销至少五六万元,而这些装备在汇演结束后也基本用不上。
  “我们弃权行不行?”会上,赵德平忽发此问。大家都愣住了,继而劝他:“这机会多难得呀!”“你们剧团代表的是河北省,要弃权也应该和领导商量商量。”
  “要不这么着吧,到时候我们来京郊给农民演出,请专家和领导实地观看。”赵德平一番思量后提议。
  于是,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在当年12月25日出现了这样一幕:原文化部领导、评委、专家在北京通县胡各庄村外搭起的一顶硕大的帐篷下与村民比肩而坐,一同观看了大厂评剧团带来的剧目《水墙》。该剧团开创了汇演“进京不进城”的先河,其根植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基层的故事也自此不胫而走。
  “离开了脚下这片土地,
  剧团就会失去生命力”
  这次汇演是大厂评剧团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之一,然而这个传奇般的剧团也经历过低谷。
  大厂评剧团始建于1974年,是一个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剧团。上世纪80年代,国内戏曲艺术市场出现整体滑坡,大厂评剧团和全国大多数文艺演出团体一样,遭遇生存危机。1981年春节前夕,团里发不出工资,为了赶在年底赚些钱,剧团紧急排演了评剧《花为媒》,没想到两块钱一张的票总共卖出去7张,大厂评剧团走到了近乎解散的边缘。
  1982年,赵德平临危受命,上任时团里只剩下38个人,他把剧团的困境概括为三“老”:老演老戏,老戏老演,老是老观众。“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德平上任伊始就要来了剧团的三权——人权、财权、剧目上演权,并提出要不断创新,变“我演什么你看什么”为“你看什么我演什么”,还明确了“三为主”的建团方针——演出剧目以现代戏为主、队伍以小型为主、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
  上任当年,赵德平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当年他根据身边一个婚恋悲剧创作的《嫁不出去的姑娘》,获得河北省特批名额赴省会参加汇演,该戏一举夺得全部大奖,并受邀进京连演33天,而且被拍成戏曲电影,同时被很多剧种移植,有上百家院团演出。此后,大厂评剧团连续推出了《罪人》《啼笑皆非》《男妇女主任》3个来源于生活、发生在农村的剧目。
  1995年进京演出的剧目《水墙》,也是赵德平根据亲身经历的一次抗洪救灾事件创作的,直接表现干群矛盾,没有粉饰也没有回避,从不理解到矛盾解开,一场大水冲开了干群中间的这堵墙。《水墙》问世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原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戏曲现代戏演出优秀导演奖等大奖,创下了河北省一个剧目同时获得3个国家级最高奖的纪录。
  近年来,在赵德平的带领下,大厂评剧团培养了一批创作人才。团队以现代作品为主,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陆续推出了《秋月》《焦裕禄》等原创大戏,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被称为“一桌菜两家吃,城市、农村都喜欢”。
  人们常说“树高千尺在根深”,赵德平不忘自己和剧团的根是深扎在农村的。“离开了脚下这片土地,剧团就会失去生命力,自己也会没有发展的根基。”他说。
  “老百姓只愿对高挽裤腿、
  浑身溅满泥点子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厂评剧团的成功离不开“赵德平”这个名字。
  生长于农村的赵德平从小就喜欢写戏,17岁时就写了第一个关于农村的剧本《云雾内外》。数十年来,他的初衷变成了延续一生的信念。
  赵德平是一位把生活留在农民中间的创作者。为了搞创作,在县城分到房的赵德平仍常年生活在大厂袁庄村老家。担任廊坊市文联主席不驻会,担任副县长不离团,还专门在农村包了20亩地,只要有空闲,他就去地里干活,听乡亲们说长道短。村里开群众大会,他旁听;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必到。有时遇上不好的天儿,还常把人们请到家里,一壶茶外加几盒烟,就能跟大家聊半宿。在毫无隔膜中,人们什么心里话都能掏出来,一些好素材便会出现。
  新剧上演之前,赵德平总是先把剧本念给农民朋友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适应不是迎合,乡土味儿决不能等同于低俗和庸俗,下里巴人照样能唱出阳春白雪。”赵德平说。
  采风也是赵德平和其团队在农村演出时绝不落下的工作。一次剧团到山东某村演出,赵德平听说这里有两个养殖专业户,一个养鸡、一个养黄鼠狼,从开始“对着干”走向“一起干”。在拜访两人后,他随即写成了戏曲小品,反映农村人观念的深刻变化,演出后大受欢迎。当地百姓说:“你们把咱农村的新鲜事都演出来了,一看就懂,一想就乐,越咂摸越觉得有道理。”
  2012年,为了创作《赶考路上》,赵德平先后跟河北省7个不同类型的驻村干部一起生活了两个月。在一次采访中,他误入一条山路,路的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峭壁。在爬升200多米长的坡道后,车突然熄火,上下两难,差点儿丢了性命。正是在那次采访中,赵德平结识了55岁的驻村干部马金平。马金平年近退休,仍是一名普通科员。在3年驻村期间,为帮村子脱贫致富,他先后花掉了家里的6万多元积蓄。赵德平被这位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深深感动,连夜赶写剧本,边写边哭,眼睛布满了血丝。家人劝他第二天再写,赵德平说:“作者动了感情,观众才能动感情,必须一气呵成。”扎实的采访和投入真情实感的写作,让赵德平创作出催人泪下的《赶考路上》。
  “一个农民剧作家一旦远离人民,便将一事无成。你离他们多远,他们就会离你多远,他们离开你照样是农民,而你离开他们便永远做不成艺术家。老百姓只愿对一个高挽裤腿、浑身溅满泥点子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赵德平说。
  “每走一步,都要先看路在何方;
  每踏一脚,都要想踩没踩在土地上”
  “一个剧团,红一个人容易,红一出戏容易,红一阵子容易,但像大厂评剧团这样红了30多年,年年上台阶,年年出新作,实在不容易。”一位了解大厂评剧团的专家多年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赵德平颇有心得地讲:“那是因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先看路在何方;每踏一脚,都要仔细想想踩没踩在土地上。”数十年来,大厂评剧团真正做到了跟着时代走,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纵观大厂评剧团作品,从早期真实再现改革开放初期广大农村社会生活实态的《嫁不出去的姑娘》《啼笑皆非》《苦果》等作品,到揭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弘扬主旋律的《男妇女主任》《水墙》等作品,再到近年来推出的《秋月》《焦裕禄》等作品,大厂评剧团创作上演的经典节目都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脉络清晰,从批判封建陋习到弘扬时代旋律,从关注个体命运到反映时代风采,写农村生活百态,演群众喜怒哀乐,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我要把演出作为一个艺术品拿到老百姓当中去演,并通过我的作品感化观众。”赵德平曾说过。他提出“让观众感动地哭、健康地笑”的创作理念,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将政治导向、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审美情趣、群众口碑等作为创作文艺作品的主要标准。除了大戏,大厂评剧团还创作演出了《夸七爷》《特殊宴请》《不平静的夜》《半夜猫叫》《新铡美案》等近百个小戏、小品,深受观众欢迎。
  多年来,大厂评剧团不仅走遍京、津、冀农村,还把舞台搭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城市、乡村,把节目送到亿万个家庭的门口。如今,大厂评剧团一年仍有七八个月活跃在农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赵德平清楚地认识到:“9亿农民是多大的市场?不用说每个地方都去演,只要有1%的农民看我们的戏,我们就演不完。”赵德平一直认为,农村火热的生活永远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他曾说:“有人说‘农’字太土,作品难有观众,而我认为‘农’字是金,只要平下心、扎下根,黄土就能变成金。”
  2013年5月27日,河北省第一个“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基地”和第一个“农村题材影视剧生产基地”在大厂授牌。同时,由赵德平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进错门的女人》在这里开机,让“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基地”和“农村题材影视剧生产基地”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目前,大厂评剧团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农村文化题材影视基地。基地既是影视拍摄场所,也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的缩影和观光景点。此外,为研发、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舞台艺术、影视等作品,大厂评剧团还以“农”字为核,建立全国首家农村题材艺术创作研发中心。
  疫情期间,大厂评剧团正在排演一部新戏,这部戏是剧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门创排的。
  大厂评剧团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农村观众特别是青年农民观众重新吸引到舞台前,使他们不出家门便可欣赏到在大城市才能看到的舞台演出,充分享受、品味先进文化精品和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演出设备的魅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