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建设学习型文艺院团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3-01   
  程晓刚
  建设学习型院团是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在推动文艺院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打造出舞台艺术精品,增强文艺院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文艺院团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修炼内功、促进变革,可以有效推动内部改革创新,促进文艺院团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中国交响乐团(简称“国交”)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以提高演员艺术水平为抓手,进行建设学习型院团的探索与实践。
  因时因地,推动党建学习向深度广度拓展
  “国交演员走到哪,支部跟到哪,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马俊英说,“与此同时,党组织的学习建设贯穿始终,学习计划不因演出活动而改变,如2020年9月,国交在山东济南参加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在当地排练月余,演出临时党支部的组织活动也从未间断。”此外,在频繁的基层慰问演出活动期间,国交文艺小分队每到一处,不仅将高质量演出带给当地群众,也会深入革命老区和纪念地切身感受历史、凝聚红色力量。
  在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的教育活动,更加深入人心。2020年11月20日,中国交响乐团举行仪式,向国交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22位老同志颁发纪念章,老艺术家代表章雪萍、朱信人向与会人员讲述了当年赴朝参加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活动时发生的点点滴滴。91岁的章雪萍老师说到动情处,语音哽咽,真情流露,参会人员深受感动。
  青年小提琴演奏员姚亮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老艺术家的讲述是一次生动的学习过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激励我们砥砺前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今后的演出中更有热情、初心不改。”
  在通过各种形式营造学习氛围的基础上,理论学习更易开展。国交组织党员干部和演职员工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站位。紧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部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从中寻找破解难题的答案,不断推动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截至2020年底,国交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4个党支部累计集中学习36次。通过学习,国交演职员工思想工作状态得以提升,29位一线演职员工提出书面申请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认识,表达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并新发展党员3名,预备党员转正4名。
  融通中外,着力提升中国交响乐品质
  2020年8月复演前夕,国交年度人才培养项目再次启动,举办复工后第一次集中培训。合唱团演员不仅要进行独唱训练考核,还要进行声部融合训练。乐队在指挥及各声部首席的带领下,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多部室内乐作品,对乐队演奏员进行培训。课程内容充实多样,既有分声部授课,使演奏员在课堂交流中提高演奏技术技巧,也有集中排练,从整体上对作品呈现进行打磨提高,进一步增强乐队演奏员的配合意识与合作能力。8月26日、27日,国交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两场莫扎特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作为本次人才培养项目的结项汇报演出。
  “历时10天的培训和实践,使演奏员对莫扎特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奏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终演出效果非常好。演出团队在无指挥的情况下默契配合,对疫情期间国交乐队‘停演不停练’成果做了一次出色的汇报。”国交副团长尹波表示,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一直是全世界交响乐团演奏水平的“试金石”,以此作为复演前的集中培训,保持并提高了国交的高质量音色。国交的演奏员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每天提早来到排练厅,反复练习每一个片段。各声部首席带领演奏员斟酌乐谱,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为大家耐心分析莫扎特的创作特点和风格,帮助演奏员将音乐中的内容和情感准确表达出来……
  近年来,国交将内部培训与“请进来”学习相结合,多次邀请国内外一流音乐家到乐团开展合作交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19年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交响乐团国际大师班,此次大师班根据艺术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邀请了德意志交响乐团乐队首席伯恩哈德·哈托格、慕尼黑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乌力希·贝克、原维也纳交响乐团长笛首席萨维尔·卢克等10位欧洲知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通过专家讲座、一对一教学、集体排练等活动,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搭建国内外艺术行业互动平台,使国交不断融入国际主流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的优秀艺术人才。
  大师班的成果超出预期,国交的老中青演奏员积极参与。因场地限制,国交的排练大厅和各会议室在大师班期间全部占满。来京的10位欧洲演奏家被国交的热情所感动,授课和排练从上午进行到日落。此次授课让他们对中国交响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这些演奏家与参训人员在互相了解、互相认同的基础上,交流进一步加深。乌力希·贝克表示,国交让他一改对中国交响乐的认知,这里的音乐气氛和演奏员对艺术的追求深深触动了他。
  为了集中邀请这10位欧洲顶尖音乐家,国交筹备了将近一年,付出很多心血。马俊英表示:“之所以付出这样的努力,是希望国交把眼光放到世界和未来。打造一流的艺术品质,首先要培养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项目、大师班等培训将持续办下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演奏员队伍,不断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制度考核并重,个人与国交共同成长
  近年来,国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速人才培养,先后制定了《中国交响乐团艺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国交响乐团2019年—2021年度人才培养计划》《中国交响乐团关于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目前已完成培训1000余人次,为国交的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国交演职员工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初步成型。
  为使创作生产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国交成立了艺委会,分别在交响乐队、合唱团设立二级艺委会,组建了艺术规划办公室作为艺委会执行部门。艺委会由本团专家、团外专家组成,采用聘任制,不设专职,人员构成上涵盖了交响乐和合唱领域的指挥、演奏、作曲、营销等相关专业,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广泛的代表性。国交在艺术创作生产过程中充分尊重艺委会意见,注重树立艺委会权威,充分发挥艺委会在国交中长期发展规划上的作用,对重点原创或排演项目的立项、排演等事项严格把关,注重艺委会在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
  制度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了学习型文艺院团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年轻艺术人才脱颖而出,进而推动了艺术创作生产。国交还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激发演员提升业务水平的动力,推动国交的艺术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考核依据政治态度、业务能力,以及有据可查的排练出勤和演出情况,涉及德、能、勤、绩方方面面,最终由评委会审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职称评定、干部选拔有了公开透明的依据。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交的发展有章可循,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在国交的培养教育中,我们首先让每个人懂得,国家强大,国交才能强大,个人才能强大。个人与国交共同成长,珍惜国交这个平台,才能保持方向一致的前进动力。” 马俊英介绍,加入国交的新成员需要进行至少3天的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更注重团史教育。国交如今的办公场所内,每一面墙壁上都镶嵌着乐团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让每个新人和前来参观的人为之震撼,也让演职人员为之自豪。这些团史照片仿佛连成了一条走不完的路,如同学习型院团的发展一样没有止境。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