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6-08   

  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解读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发布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全文约1.8万字,包括序言及9个章节,对“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作出综合研判,提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从“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培育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7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通过8个专栏列出44个重点举措、工程项目,着力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从经济政策、法治保障、人才培养、市场秩序、组织实施5个方面,着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并强调要抓好组织实施,推动《规划》落到实处。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组织专家对《规划》加以解读在本报刊发,以飨读者。

扫码阅读《规划》全文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描绘“十四五”文化产业蓝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祁述裕
  《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描绘了文化产业发展蓝图,视野开阔、思路新颖、内容丰富,前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规划》的主题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中华文化影响力。在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承担着新的使命。谋划“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同样要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
  《规划》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谋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致力于文化产业在“十四五”时期发挥好两个作用:一是进一步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文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规划》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系统文化产业工作方向,也有效引导了社会预期。
  《规划》的四个特点
  《规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强调”:
  第一,强调以文化产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要发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动力。《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深度融合,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赋能,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注入文化活力。《规划》强调发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点,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相互促进。
  第二,强调统筹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统筹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形成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二是在发展方式上,提出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功能区、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等。
  第三,强调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不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为解决这些问题,《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二是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新需求,从新型基础设施、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到文化产业标准体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再到产业创新链培育,构建创新发展生态体系。
  第四,强调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健全投融资体系、完善文化要素市场、提升文化治理水平等迫切需求。《规划》强调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是从文化市场角度,从发展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完善文化企业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二是从政府的角度,着眼经济政策、法治保障、人才培养、市场秩序等方面,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更好释放文化产业潜能。

  把创新作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清华大学副教授   张  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规划》第二章将“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置于重要地位,理清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助推机制,明确了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前进方向,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指向了2035“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首先,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显著的效应就是“改造旧业态”和“催生新业态”,即传统文化行业搭上数字化的快车,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涌现新的“原生”数字文化产业。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众多传统文化业态被迫或主动投身数字化,反而发现了一片新领地,“云”成为演艺、观展、赏景等原来必须亲身现场参与的文化活动的定语,国有艺术院团和民营演艺机构在线上打开了新的体验空间,融入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数字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业态之一,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在线经济形态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两种属性融合起来,传统文化资源经由数字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注入更多行业。例如,国潮超越了文博机构衍生品这种单一形态,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兼具功能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的产品和服务;城市规划、社区营造、园区转型或乡村振兴,都融入了更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再有,文化业态在数字经济之下已经不止“卖内容”和“卖广告”这两种传媒产业经典盈利手段,已经在流量分成、兴趣内容与电商联动、场景打造、IP授权等新领域有了强大的掘金能力。《规划》紧紧抓住“创新发展”的突出规律,从这两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落脚点进行了部署,体现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方面的大趋势。
  其次,《规划》在“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拓宽了技术视野,除了“信息技术”之外,还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作为变革动力,这一点非常科学地把文化内容消费不可或缺的“互补品”——文化装备和设施,以及文化消费的主体——人放到了政策视野的观照之中。这样就能通过文化产业的视角,去推动诸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发,大型文化游艺设备研发,影剧院数字化改造,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欣赏、传输等环节的技术研发,交互式沉浸式新型产品或设备的研发与欣赏等领域的技术标准自主掌控和科技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对于打破文化科技发达国家对于高端文化科技生产设备与工具软件、消费设备与用户平台的垄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规划》“构建创新发展生态体系”部分跳脱了具体的技术、行业、标准等微观领域,从促进创新的生态角度为在全社会建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搭建鼓励创新、扶持创新的平台提出了办法,这一节的阐述既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的创新机制设计,更可以看作是政策制定者从文化产业视角对“产业数字化”的创新机制的理解和设计。这部分政策和我国此前出台的“新基建”“文化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的政策形成了很好的衔接和呼应,成效可期。

  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贾旭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规划》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设置“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专章,将供给和需求放到一起进行部署,是一个突出亮点。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是“十四五”文化产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
  贯彻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遵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目的就是要畅通文化产业的供给和消费的循环,形成强大的国内文化产品市场。供给端,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从重点文化行业入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全面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同时强化文化产品传播和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促进文化产品顺畅有序流动。需求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为核心,通过改善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一系列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以需求变化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升级。文化产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从重点文化行业入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强化文化产品传播和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是文化产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供给端的路径选择。《规划》以专栏的形式针对九大重点文化行业提出了优化供给结构的要求,并从普遍要求的角度,对九大重点文化行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进行了部署。一是明确什么是优质文化产品。二是提出了原创、普通和数字文化产品的优质文化产品矩阵。三是两类特色优质文化产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把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的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四是满足少年儿童群体、老年人群体这两类群体需要的优质文化产品。最后强调要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规划》还对如何强化文化产品传播和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进行了部署。
  以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为核心,将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作为着力点,综合运用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政策和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政策,是文化产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端的路径选择。在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政策方面,一是国家文化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的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二是完善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三是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四是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互促。在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政策方面,一是双向推进文化消费网点建设,二是鼓励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文化消费的金融支持,四是提高文化消费便捷程度。

  贯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云南大学教授   李   炎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城市群崛起,城乡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区块链等技术对文化生产、贮存、分配、消费方式的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及结构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方式和消费层级的区域特征进一步凸显,形成了与东中部地区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在庞大城市群文化消费市场及完备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下,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内容生产和服务的主体区域。中部地区通过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传承、活化,形成了以主题公园、文化旅游、演艺和都市文化消费为特征的发展态势。西部地区则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构成了以民族演艺业、民族工艺美术、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消费市场细分,驱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部的文化产业空间也可进一步细分。当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部、东北、西北、西南七大区域差异化、多元化、互补性和不均衡发展的格局。
  《规划》从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文化融入新型城镇化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三大层面,贯彻落实了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把握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资源要素条件,规划培育京津冀文化产业群、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群、长三角文化产业群、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4个以城市集群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区,强化文化与城市、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带动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辅助生产、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终端消费生产等业态的高质量发展。依托地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培育长江文化产业带、黄河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7个文化产业带,通过发展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与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通过实施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活跃乡村文化经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四大文化产业集聚区、7个区域文化产业带、1项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充分考虑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资源禀赋,覆盖文化产业的主体业态、新兴业态和特色产业,兼顾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与特点,与国家重大战略无缝对接,为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明晰了具体的路径和抓手。
  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强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十三五”时期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再到“十四五”时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资源条件、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协调发展时期,文化产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把促进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曾博伟
  伴随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融合出一种产业新业态,而且能为融合双方带来更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文化产业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众多产业存在交叉融合关系,这就意味着发展文化产业应该跳出文化看文化,既需要在产业融合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也需要通过文化赋能,充分发展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领域快速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增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早在2009年国发41号文就提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要求“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之后2014年国发10号文和31号文都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又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做了专门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丰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持续活跃,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十四五”期间,要继续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重点业态,特别要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提质升级;要促进数字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作用。其次要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特别要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要推动更多文化资源借助旅游的市场渠道实现产业化发展,要促进旅游产业通过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
  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拓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除了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探索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互促的有效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推动文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与消费类制造业、商业、体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领域的融合。

  一图读懂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多措并举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   曾繁文
  《规划》第六部分“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从壮大各类主体、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对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部署。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是此部分直接或间接提及最多的内容。《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实施新型文化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带动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在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比较优势等。这些内容都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密切相关,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文化企业,在产品层面、企业层面、产业链和创新链层面,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等维度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为“十四五”期间文化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以服务为主要抓手,提升文化市场主体专业服务效能
  和“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相比,《规划》关于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容明显提升了服务的重要性,将“构建完善文化企业服务体系”作为独立一节来写。从服务要求来看,由原来的“为文化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上升为“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专业化、便利化”“提升企业服务效能”;从服务举措来看,提出了建立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扶持社会服务机构、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强调了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资源集成共享,抓住了服务优化的重点,为“十四五”期间各地更好地为文化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以园区为重要载体,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平台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规划》中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规划》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园区”,明确了园区的发展目标;“提升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推动园区由要素集聚空间向创新发展平台转变”,强调了园区作为服务和创新平台的重要性;“引导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园区结对共建”,建立了园区协作发展机制。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出要建设成为“政策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中、引领发展的文化产业先行区”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发挥示范园区的引领作用。
  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推动文化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人才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文化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提出,“深入实施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扶持项目,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业内领先企业为重点对象,不断推进培训体系、师资力量体系、协作机制和资源平台建设”,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扶持项目持续深入实施,将为文化市场主体人才培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发挥高校院所、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对文化市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提出了要求。

  培育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格局、能力和支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李怀亮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和以往相比,今天的世界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在这一大背景下,《规划》把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当前任务确定为“培育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只有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才能够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主动权并在竞争中胜出。而如何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呢?《规划》认为应该从3个方面发力:构筑国际文化产业新版图和新格局、重点培养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提供支撑保障体系。
  强调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共商共建共享、互相尊重、合作共赢是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政府间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对接是国际合作的基本保障,各种跨地区、跨领域的多边对话协调机制是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文化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对接以及各国职业经理人、创意策划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的交流互访是国际合作的直接举措。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作为市场主体,我国文化企业要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升全球产业资源调配能力和贸易规则平衡能力,增强对外文化贸易的总和竞争力,提高跨国经营水平和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研判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提高涉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
  创新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支撑体系,是取得竞争新优势的基本保障。《规划》重点提到“十四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支撑项目: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中国展区”计划、产业国际合作联盟、文化和旅游国际市场信息服务机制以及数字文化产业标准国际化。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循环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增强。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文化贸易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我国文化产品贸易总体回稳向好;文化制造类产品对外贸易依然呈现顺差态势,顺差同比增长28.18%;传统内容文化类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处于逆差状态,但逆差呈现向好态势;从文化制造类产品贸易伙伴关系上看,美国仍为我国文化制造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东盟对中国的重要程度在提升;从文化内容类贸易伙伴关系上看,美欧日发达国家是中国版权的主要引进来源地,而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版权的主要输出地;网络文学、游戏以及视频等新型数字文化产品在海外持续发力。2020年中国文化贸易为世界文化贸易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规划》的指引下,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必将取得新的优势。

  擘画文化金融合作新蓝图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魏鹏举
  在鲜明地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规划》中设立了专章来谋划文化和金融的深度合作,这个部分既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高质量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的关键环节。资本不仅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资本融通是发挥并实现市场配置文化及相关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其趋势的晴雨表。
  《规划》关于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的谋篇布局聚焦于3个关键纬度,即“政策体系”“机制创新”和“有效投资”,抓住了文化金融健康高效发展的要害,致力于为文化金融的深度合作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规划》立足文化和旅游部的职能,对于未来5年文化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了若干量化目标任务,要通过建设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支持实施1000 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要在全国建设10个左右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以及20个左右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规划》对于文化金融的考虑,既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战略格局高度,也有文化与金融跨界合作互促共荣的广度,还有构建多元多层次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深度。《规划》的这部分内容,从文化金融政策的角度,具体支撑并落实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使我国的文化金融在未来5年有了清晰的发展指南和行动路线图。
  未来5年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升级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是我国提升文化国力并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战略期,在国际形势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不确定的情况下,这些任务目标的顺利达成,都离不开文化金融的有力有效支持。在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资本市场发挥了极为关键而且重要的作用。在宏观经济逐步进入稳健增长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企业市场融资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而资本市场的规范和约束也不断强化,在没有政策性红利加持的情况下,很多文化企业表现出了融资的“文化性”不适应,比如在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和同样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相比缺乏优势也不够规范。按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要求,我国文化企业具有显著的文化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特征,需要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公共扶持。推动文化与金融的深度合作的政府作为,比起财税补贴的“授之以鱼”,这是“授之以渔”的良好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既是压力测试,也是浴火重生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发展既很急迫又意义深远。文化企业急需融资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双重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还可以有效激励并支持文化企业适应数字经济的大潮进行提质增效的转型,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教育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水平,强化文化企业的市场化活力和高质量发展韧劲。当然,文化金融合作要兼顾创新与安全,《规划》在鼓励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同时,特别提出要推动建立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撬动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从产业链到生态圈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   熊澄宇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2004年开始,从定义、定位到定向,走过了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目前的重点是打造生态圈。《规划》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文化消费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至此,可以看到,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作用下,我国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产业链已经完整形成。
  为了推动和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专门设置“保障措施”这一章节。所谓保障措施,就是围绕上述定义、定位、定向确定的产业链,构建一个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生态圈,即发展环境。在“保障措施”章节里,由于前面的章节已经充分阐述了发展目标、产业结构、重点项目和市场主体,保障措施更多的是围绕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现状手段展开的:“以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和服务为手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经济政策、法治保障、人才培养、市场秩序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较系统地制定了鼓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2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经济政策,所以在《规划》中,强调“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用好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政策,更好发挥引导激励和兜底保障作用”。这里把经济政策的功能也说得很明白:引导激励和兜底保障作用。
  在法治保障方面,提出的是“强化”。立改废,首先是立。在《规划》中特别提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进程”“全面推动依法行政”“积极参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国际规则。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安全监管机制,守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底线”,明晰了法治保障的原则、任务、路径和目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文化产业领域紧缺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除了靠社会力量参与的实践培养、企业培训外,专门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加强文化产业领域智库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支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智力支持和产业实践人才问题。
  规范市场秩序是营造产业环境和打造生态圈的主要内容,也是政府服务最直接着力的地方。《规划》把“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首要任务,然后提出全面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完善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功能。在操作层面上提出完善审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最后两条关于“加大文化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预防和制止文化产业领域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直面市场最关切的热点话题,感受到政府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心。
  保障措施就是营造环境,就是建构生态圈。其目标就是让文化市场环境更加健康有序,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大量涌现,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