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生、共长、共享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6-21
张海君
自古以来,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就有着密切关联。城市通过吸收、储存、流传、释放文化,构成一个活态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系统。城市文化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信仰体系、思想观念等的总和,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品格。而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体之一,剧院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剧院不仅是城市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也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在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彰显城市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剧院与城市的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笔者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归纳,拟以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力求揭示政府、剧院管理者、市民等在剧院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剧院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生态体系提出初步设想,以期探索两者之间更具宏观性、系统性和普适性的互动关系,推动更科学合理的剧院建设,构建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
第一,政府作为剧院建设者和城市规划者,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建。
当前,全国投入运营的剧场已达2000多个。总体看来,剧院硬件建设热情高涨,软件建设相对滞后,追求豪华剧院的舍本逐末行为不在少数,不少剧院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可持续经营陷入困境。如何从剧院硬件建设向演出内容建设升级,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品牌,实现由表及里的突破,是各地政府在剧院兴建热潮之后亟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政府需基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从顶层规划引领剧院和城市文化的共建。
一方面,政府要实现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助力新时代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工序。政府应从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系统性思考对公共文化的顶层设计。首先,城市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和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一是要从资源端出发,对城市本土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和整理,充分发挥本土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体现本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使命担当;二是要从市场端出发,鼓励创作百姓喜爱的艺术作品,促进面向普通群众的戏剧、音乐、歌舞等文化消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城市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剧院,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剧院“建筑文化”的确扮靓了城市形象,但不应一拥而上盲目地建设剧院,而应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科学合理地推进剧院建设,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存量方面,应在保护传承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剧院空间。增量方面,应优先考虑剧院的品质性、特色性要求和经济性、实用性价值,在满足剧院的艺术定位、技术功能和运营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建筑空间和视觉效果等艺术审美诉求。
另一方面,政府要构建科学性的管理体系。通过政府的科学管理为剧院健康持续发展明确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确保城市文化建设工作落地和目标实现。如摸底城市文化需求,科学制定剧院建设预算,避免资金浪费;制定剧院建设、运营相关行业规范、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和配套办法,促进政策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有效衔接;增强财政扶持力度,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金、资源等保障,出台利于文化演出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建立政府补贴和市场经营相结合的投入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奖惩等制度。
第二,管理者作为剧院运营方,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生。
良好的经营状况激发了剧院的内生动力和主体活力,为剧院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当前,仍有很多剧院由于剧院管理体制落后、运营团队经验不足、优质演出内容匮乏、市场培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剧院长期闲置,经营难以为继。因此,剧院管理者急需通过搭建专业化的运营体系和提供高质量的演出内容,塑造剧院的艺术品位和品牌形象,使其从“华丽空壳”变为艺术殿堂,用文化浸润城市灵魂,实现剧院与城市的共生。
一方面,剧院管理者要通过高效运营扩大影响力和构建数字化智慧空间。如通过标准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手段,扩大剧院演出辐射空间范围,提升文化内容的规模化效应和区域影响力。同时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为艺术插上翅膀,启动智慧剧院建设,强化剧院的时尚性、互动感,逐步实现数字化制作、全息化环境、沉浸式体验,形成听觉、视觉、触觉等交织融合的动态复合场域,打破剧院舞台的边界,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剧院新空间。
另一方面,剧院管理者要传承本地文化,引进、吸收、创新外来文化,实现多元化文化融合。剧院运营者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 以鲜活丰厚的人民生活为创作题材,以本土化、现代化的内容表达为呈现形式,给人以价值引导、审美启迪,温润心灵、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实现城市文化的活态传承。此外,剧院管理者还要积极引进西方经典剧目,解读西方文化精神、剖析当代西方社会的艺术思想,融中西、古今文化于一体,让剧场演出折射出更加多元的中国城市文化生态。
第三,市民作为剧院消费者和城市参与者,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长。
一流的市民素质成就一流的城市气质。而市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剧院对市民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市民作为城市文化品格构建不可或缺的一条纽带,从最初的欣赏者到交融互动的主动建设者,到成为城市品牌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他们的文化审美、参与程度、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精神面貌,加快了剧院与城市文化的共同成长。
剧院不仅要服务走进剧场看戏、热爱舞台艺术的观众,还要吸引那些尚未走进剧场的更广阔人群产生兴趣,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引领者与倡导者。但培养市民对剧院艺术的爱好,是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让市民积极走进剧院,惠民举措要更加接地气。政府和剧院通过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让舞台艺术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二是让市民交融互动、主动参与,剧院设计和发展要更加开放包容。政府和剧院应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剧场的设计规划和发展规划中,赋予公众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选择、民主监督等权利,让剧院在精神和实践上同时满足社会与用户复杂多样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三是让市民产生共鸣、自觉传播,演出内容要更加平民化。剧院演出不能单纯成为一种彰显城市文化的符号或名片,其内容应更精准地触及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让市民感到亲切、心生温暖,进而从喜欢到热爱到主动传播,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分子。
第四,政府、管理者、市民将逐渐模糊角色界限,构建共建共生共长的全民共享发展模式。
时代在更迭,历史在变迁,文明在交替。剧院和城市的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方能永葆生机活力。当前,剧院是一方精彩的舞台、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缩影。透过它,可以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洞察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感知一座城市的澎湃活力。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城市也必将在新的发展格局中构建新的定位。剧院将能够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谋划更加美好的未来。届时,剧院不仅仅只是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更将通过赋能城市强劲的生命力,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冲锋号、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政府、管理者、市民将模糊角色界限,共同成为城市文化建设者、运营者、享受者、传播者,构建共建共生共长的全民共享发展模式。
(作者系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自古以来,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就有着密切关联。城市通过吸收、储存、流传、释放文化,构成一个活态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系统。城市文化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信仰体系、思想观念等的总和,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品格。而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体之一,剧院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剧院不仅是城市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也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在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彰显城市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剧院与城市的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笔者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归纳,拟以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力求揭示政府、剧院管理者、市民等在剧院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剧院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生态体系提出初步设想,以期探索两者之间更具宏观性、系统性和普适性的互动关系,推动更科学合理的剧院建设,构建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
第一,政府作为剧院建设者和城市规划者,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建。
当前,全国投入运营的剧场已达2000多个。总体看来,剧院硬件建设热情高涨,软件建设相对滞后,追求豪华剧院的舍本逐末行为不在少数,不少剧院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可持续经营陷入困境。如何从剧院硬件建设向演出内容建设升级,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品牌,实现由表及里的突破,是各地政府在剧院兴建热潮之后亟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政府需基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从顶层规划引领剧院和城市文化的共建。
一方面,政府要实现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助力新时代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工序。政府应从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系统性思考对公共文化的顶层设计。首先,城市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和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一是要从资源端出发,对城市本土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和整理,充分发挥本土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体现本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使命担当;二是要从市场端出发,鼓励创作百姓喜爱的艺术作品,促进面向普通群众的戏剧、音乐、歌舞等文化消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城市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剧院,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剧院“建筑文化”的确扮靓了城市形象,但不应一拥而上盲目地建设剧院,而应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科学合理地推进剧院建设,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存量方面,应在保护传承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剧院空间。增量方面,应优先考虑剧院的品质性、特色性要求和经济性、实用性价值,在满足剧院的艺术定位、技术功能和运营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建筑空间和视觉效果等艺术审美诉求。
另一方面,政府要构建科学性的管理体系。通过政府的科学管理为剧院健康持续发展明确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确保城市文化建设工作落地和目标实现。如摸底城市文化需求,科学制定剧院建设预算,避免资金浪费;制定剧院建设、运营相关行业规范、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和配套办法,促进政策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有效衔接;增强财政扶持力度,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金、资源等保障,出台利于文化演出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建立政府补贴和市场经营相结合的投入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奖惩等制度。
第二,管理者作为剧院运营方,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生。
良好的经营状况激发了剧院的内生动力和主体活力,为剧院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当前,仍有很多剧院由于剧院管理体制落后、运营团队经验不足、优质演出内容匮乏、市场培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剧院长期闲置,经营难以为继。因此,剧院管理者急需通过搭建专业化的运营体系和提供高质量的演出内容,塑造剧院的艺术品位和品牌形象,使其从“华丽空壳”变为艺术殿堂,用文化浸润城市灵魂,实现剧院与城市的共生。
一方面,剧院管理者要通过高效运营扩大影响力和构建数字化智慧空间。如通过标准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手段,扩大剧院演出辐射空间范围,提升文化内容的规模化效应和区域影响力。同时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为艺术插上翅膀,启动智慧剧院建设,强化剧院的时尚性、互动感,逐步实现数字化制作、全息化环境、沉浸式体验,形成听觉、视觉、触觉等交织融合的动态复合场域,打破剧院舞台的边界,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剧院新空间。
另一方面,剧院管理者要传承本地文化,引进、吸收、创新外来文化,实现多元化文化融合。剧院运营者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 以鲜活丰厚的人民生活为创作题材,以本土化、现代化的内容表达为呈现形式,给人以价值引导、审美启迪,温润心灵、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实现城市文化的活态传承。此外,剧院管理者还要积极引进西方经典剧目,解读西方文化精神、剖析当代西方社会的艺术思想,融中西、古今文化于一体,让剧场演出折射出更加多元的中国城市文化生态。
第三,市民作为剧院消费者和城市参与者,推动剧院和城市文化共长。
一流的市民素质成就一流的城市气质。而市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剧院对市民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市民作为城市文化品格构建不可或缺的一条纽带,从最初的欣赏者到交融互动的主动建设者,到成为城市品牌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他们的文化审美、参与程度、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精神面貌,加快了剧院与城市文化的共同成长。
剧院不仅要服务走进剧场看戏、热爱舞台艺术的观众,还要吸引那些尚未走进剧场的更广阔人群产生兴趣,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引领者与倡导者。但培养市民对剧院艺术的爱好,是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让市民积极走进剧院,惠民举措要更加接地气。政府和剧院通过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让舞台艺术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二是让市民交融互动、主动参与,剧院设计和发展要更加开放包容。政府和剧院应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剧场的设计规划和发展规划中,赋予公众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选择、民主监督等权利,让剧院在精神和实践上同时满足社会与用户复杂多样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三是让市民产生共鸣、自觉传播,演出内容要更加平民化。剧院演出不能单纯成为一种彰显城市文化的符号或名片,其内容应更精准地触及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让市民感到亲切、心生温暖,进而从喜欢到热爱到主动传播,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分子。
第四,政府、管理者、市民将逐渐模糊角色界限,构建共建共生共长的全民共享发展模式。
时代在更迭,历史在变迁,文明在交替。剧院和城市的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方能永葆生机活力。当前,剧院是一方精彩的舞台、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缩影。透过它,可以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洞察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感知一座城市的澎湃活力。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城市也必将在新的发展格局中构建新的定位。剧院将能够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谋划更加美好的未来。届时,剧院不仅仅只是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更将通过赋能城市强劲的生命力,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冲锋号、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政府、管理者、市民将模糊角色界限,共同成为城市文化建设者、运营者、享受者、传播者,构建共建共生共长的全民共享发展模式。
(作者系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