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艺术作品铸造美好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11-25   
  袁  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如何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发挥好艺术创作价值引领、凝聚力量的重任,文艺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四个讴歌”,以出作品、强基础为目标,通过抓创作、搭平台、强机制,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根与魂,推动优秀艺术作品践行价值引领,为人民铸造美好精神家园。
  一是以时代精神凝神聚魂,把价值引领体现到创作生产全过程。优秀的文艺作品只有同时代共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引领人民精神的火炬。近年来,安徽省围绕中国梦时代主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科学规划创作选题,组织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书写伟大时代。2017年起,实施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加强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生产,每年重点扶持10个大型剧目、20个小型项目,累计孵化大型剧目58台、小型项目99个,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黄梅戏《鸭儿嫂》《献船》等53个剧(节)目参加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等,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舞剧《立夏》等25部作品入选国家戏曲剧本孵化计划、舞台艺术精品重点创作剧目等。10个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黄梅戏、青阳腔、徽剧剧目连续4年参加全国新年戏曲晚会。舞剧《大禹》《石榴花开》相继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展现了安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出黄梅戏《邓稼先》、话剧《今夜星辰》等展示“两弹元勋”邓稼先、郭永怀等形象的优秀剧目,弘扬科学报国精神。其中,黄梅戏《邓稼先》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评选,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滚动资助。话剧《今夜星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15个剧目之一。
  二是把握艺术生产规律,探索艺术精品要素生产全周期服务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题材规划、创作立项、采风创作、加工提高、创排演出、宣传推广等环节,不断健全完善保障机制,构建拓展文艺创作的生态链。在抓好重点艺术创作题材规划的同时,健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常态化机制,组织主创队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风,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为创作积累生活底蕴。充分发挥省内外专家团队力量,组建创作人才专家库,举办全省现代戏创作、扶贫题材创作系列座谈会、剧本讨论班和剧目研讨会等,加强编剧、导演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省艺术创作专家指导机制,按照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演员以及艺术评论人才6个类别,整合艺术人才力量,针对重点选题,组织专家下沉到院团指导,帮助打磨提升剧目。针对安徽是民营艺术院团大省的状况,出台《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健全民营艺术院团扶持机制。定期开展民营艺术“百佳院团”和“十大名团、名剧、名角”等“四个十”评选,鼓励引导民营艺术院团健康发展、提升创作实力,在近年全省戏剧孵化计划中,民营艺术院团组织创作剧目占三分之一。实施全省地方戏曲名师传戏工程,按照表演、作曲、演奏等类型,每年确定一批戏曲名家通过“一对一、一对二”结对指导、成果展示等,传承地方戏曲艺术,培养创作表演人才。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领功能,健全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组织专家、青年评论人才以剧目为核心开展“一剧一评”,针对艺术作品把脉问诊、建言献策,通过在“中安在线”等网络平台开设剧评专栏、发布专业剧评文章、刊发评论集,用真知灼见和专业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强化价值引导,引领受众审美,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
  三是搭建平台打磨精品,让艺术创作成果接受人民群众检阅。精品的诞生不能一蹴而就,唯有经过千锤百炼。演出是检验作品、锤炼精品的必备手段。我们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举办展演巡演活动以推动创作,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让艺术创作成果接受群众检阅,努力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精品。举办全省优秀新创剧目展演、音乐器乐舞蹈展演、地方戏曲(声腔)汇演、徽风皖韵进高校、戏曲进景区、书法美术作品联展等活动,把更多活动放到基层乡镇,放到重点建设工程一线,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课堂、进景区,做到入脑入心。实施“送戏进万村”惠民演出,通过政府采购,确保每年每村(行政村)都能看到一场有质量的戏,将新创剧目纳入采购清单,不仅较好解决了“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难题,也促进了创作、演出、普及的良性循环,每年全省送戏2万多场,“送戏进万村”成为我省最受欢迎的文化民生工程。坚持以贫困地区村镇为重点,持续开展全省文化惠民巡演乡村行活动,每年演出2600多场。组织开展“乡村村晚”,每年演出约3000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通过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长三角地区优秀戏曲剧目汇演、华东六省一市戏曲小品大赛等,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艺术的盛会”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持续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用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