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狠抓一剧之本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2-01-26   

  知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曾语:“剧院作为文艺生产机构,主要是靠作品说话的。”这几年,作为评剧大本营的中国评剧院连续推出一系列新剧目,引起业界关注。从原创现实主义题材的《母亲》《藏地彩虹》,到移植古装戏《新亭泪》《目连之母》《马背上下》,再到复排经典剧目《杨三姐告状》《姐妹皇后》《钟离剑》《向阳商店》《血火征程》《无双传》《李三娘》,重排经典《祝福》以及最近更进一步跨界创排《伪装者》,每一部作品的推出都掀起一波热议。观众直呼,中国评剧越来越出彩;专家评论,中国评剧院正在扎扎实实引领评剧复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戏曲生产的“本”是什么?毋庸置疑,就是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是在戏剧界让人听到耳生茧的一句话,但如今多数欠佳的戏剧作品都是败在了剧本上。中国评剧院的领导班子在这点上认死理、信老理,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粗丝难织细绢、粗瓷难雕细花,没有好的剧本,出好作品就是一句空话。问题在于,好剧本从哪里来?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侯红的心得是:从经典复排中来,从横向移植中来,从积极原创中来。
  抱朴守真 学习经典
  向经典致敬,这已是文艺界的共识。经典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学习的典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其在思想高度、文化内涵、艺术规范方面散发着持久的热力,深入人心。侯红认为,不断深入剖析经典作品,不断从经典中汲取智慧,是保持院团艺术水准的不二法门。
  评剧是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评剧至少曾创造了3次历史性辉煌,留下了《杨三姐告状》《吹鼓手告状》《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金沙江畔》《这样的女人》《高山下的花环》《山里人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评剧名作。“什么是好作品?反复研究经典就明白了。而评剧的经典又何其多。”侯红说。
  中国评剧院在2020年7月复工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300场演出,其中最叫座的是复排经典《花为媒》。但致敬经典不是非要“老演老戏,老戏老演”。“时代变了,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复排评剧《花为媒》在节奏上更明快、矛盾上更集中,篇幅上也做了压缩。”侯红说,当时售票率达到80%,有的观众甚至一连买了4天的演出票,这给中国评剧院排演经典作品带来了强有力的信心。
  不仅如此,在2020“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中,园林版《花为媒》以时尚姿态亮相,惊艳会场,之后的每场演出都需要限流。仅重阳节当天,园林版《花为媒》在快手平台的点播就达22.2万人次,获赞10万次。
  开阔胸襟 大胆移植
  我国有300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新中国成立以来,剧目移植一直被视为戏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评剧发展史上,《打金枝》《对花枪》《谢瑶环》都是非常成功的移植剧目。
  “但是,移植不能盲目,更不能简单模仿。一方面要想清楚为什么要移植一个剧目,一方面必须遵守评剧本身的美学特色和基本规程。”侯红说。
  2019年12月,中国评剧院移植剧目《新亭泪》亮相舞台,引起戏曲界震动。《新亭泪》是历史剧名家郑怀兴先生的成名作,原是莆仙戏,上世纪80年代初的演出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被奉为新时代历史剧之圭臬。而这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严正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大戏,能和擅长表现民间情怀、具有喜乐风味的评剧相融吗?
  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研讨会上专家的一致肯定证明了该作品移植的成功——“评剧在不失本色的情况下,可以高雅起来,可以厚重起来,可以宏大起来,这出戏证明了这一点,也鼓舞了这一点。”
  2020年元旦,中国评剧院移植川剧剧目《马背上下》在北京成功上演。耄耋之年的资深编剧徐棻女士糅合川剧《马前泼水》和晋剧《烂柯山下》所长,为青年评剧演员编织了弹性十足的自由发挥空间。“这出戏具有强烈的写意性和虚拟性,有利于激发演员的舞台创造,展示中国戏曲美学的主体力量。”侯红说。
  2021年的9月28日,由电视剧《伪装者》改编的评剧《伪装者》在北京演出,再次让评剧观众深感惊喜。编剧张勇就是这部小说和电视剧的作者和编剧。这部延续了小说和电视热度、兼具话题性和专业性的评剧,是评剧剧目的一次大胆创新。导演安凤英认为:“整部剧乱中有序、动中有静,这种题材在评剧中太少见了,这是对每一位主创的挑战,也是评剧艺术的自我挑战!”
  担当使命 执着原创
  聚焦时代风气,展现当代生活是评剧的传统优势。从民国时期的《杨三姐告状》,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评剧现代戏以现实主义手法直面人间苦乐,在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独树一帜。中国评剧院历任领导都格外钟情于现代戏的创作。
  2015年中国评剧院委约知名编剧锦云创作了大型原创现代戏《母亲》,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来自北京密云的英雄母亲邓玉芬送5个孩子上前线的感人故事。在2016年竞争激烈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母亲》捧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时任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认为,这部戏是在当代重塑评剧经典。从2015年7月至今,评剧《母亲》已演出247场,仅在前3年就被各地点演200场,巡演全国30多个城市。
  在戏剧界,原创剧目是一个院团艺术生产能力最具综合性的标志,但是原创谈何容易,既需要眼光,更需要胸怀。2014年中国评剧院酝酿推出现代戏《藏地彩虹》。《藏地彩虹》由知名剧作家张明媛女士担任编剧,以安贞医院援藏干部顾虹为原型,首次以评剧方式展现党领导下的汉藏民族关系和历史发展变革。该剧2017年首演后,专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刚刚接替王亚勋、担任负责人的侯红直面这一挑战,在国家艺术基金滚动项目的支持下,在改中演,在演后评,在评后改,进行较大剧本修改不下10次,召开正式的大型专家研讨会不下5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最终《藏地彩虹》以其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厚的藏地风情、多姿的舞台手法成为当代评剧的一个标志性作品。该剧也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剧目创新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作家陈彦认为,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戏曲发展和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真切真心地重视剧本的作用,戏曲创作才有源头活水,剧目创作才能持续兴盛。中国评剧院通过狠抓一剧之本,真正尝到了改革发展的甜头,剧院每年推出新作五六部,近两年剧院上线各平台的作品全年观看量超过2000万次,剧院经营实现了扭亏为盈,这相当于为整个低落的评剧界注入了强心剂。

评剧《藏地彩虹》剧照

  振兴戏曲必须抓住关键不放
  杨晓华
  无论从国家意志还是从百姓文化需求的角度,振兴戏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全国各地不少院团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作为评剧艺术的大本营和领头雁,中国评剧院近年来在振兴评剧方面的努力引人瞩目。其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振兴戏曲必须牢牢抓住关键环节。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作为舞台艺术,剧本是戏曲艺术的起点和基础。道理浅显,但往往落实不易,尤其是这些年戏曲界迫于经营压力,或惑于观念误区,对剧本的忽视仍然随处可见。中国评剧院在转轨(企)改制中也曾吃过赶市场、争订单的教训。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很快意识到,不把重心放到剧目生产上,不把棋子首先压在剧本上,就一定会适得其反。“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犹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中国戏曲是最具综合性的艺术,在戏曲内部构成中综合的是编剧、导演和角色行当,在戏曲外部构成中综合的是舞美、灯光、音乐、服装,这些艺术门类和功能最终都落实到人才。因此出一部好戏,考验的核心在于人才队伍,挑战的难点也在于人才队伍。中国评剧院着眼长远,通过绩效激励、重点扶持、全员提升,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戏路宽、劲头足的创编和演出队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评剧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评剧院团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广泛分布,要振兴评剧,必须抱团取暖,更要勠力奋进。中国评剧院不仅策马扬鞭,一骑领先,还搭建平台、云集同行、深化交流、凝聚共识,推动整个评剧艺术界振奋精神,合力突围,成为中国戏曲振兴的一支文艺劲旅。
  中国戏曲的发展史是不断迎接挑战、不断革新艺术形式和审美特性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初期,戏剧界曾刮起了彻底否定传统、否定艺术规律、否定戏曲的冷风,知名戏剧理论家张庚砥柱中流,一反戏曲衰亡论、戏曲夕阳论,提出戏曲尚处于自己发展史前期的高明论断。戏曲在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证实了这一判断。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推进、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艺术生态更加宏阔和细分的当下,以中国评剧院为代表的艺术院团的探索和努力,正昭示着中国戏曲在挑战和压力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深刻变革和时代飞升。
  责编:贾亭沂
  作者:杨晓华 来源: 文旅中国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