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如何走近年轻人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3-10-12   
  本报记者  罗  群
  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多个剧种在北京园博园中各地方展园的园林山水间鸣锣开唱,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演出模式,与观众现场互动,让许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近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
  毫无疑问,戏曲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从业者不懈努力,也离不开一代代观众的认可支持。长期以来,戏曲人从剧本创作、演出形式、宣传包装等多层面推动戏曲走向当代、走近年轻观众,其间的心情与得失值得仔细品味总结。
  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堪称迅猛。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观演关系,将戏剧放置于更加广阔的场域中演出,这种变化非常容易被观众感知,带来新鲜感,不失为吸引观众的有效途径。传统戏曲也有许多类似尝试,取得了不俗效果。
  作为国内第一部沉浸式戏曲作品,昆曲《浮生六记》已经演出超过300场,在清代苏州文人沈复与妻子芸娘曾经生活过的沧浪亭畔演出他们的故事,有一种中国特有的浪漫情怀。该剧导演萧雁在采访中表示,舞台特别明亮、灯光多彩变幻、声音宏大响亮多是来自西方歌剧的审美,而恰恰是不太亮的灯光才能凸显夜晚园林的幽静,不用扩声设备的演唱才可令观众体会昆曲之美。观众可以在《浮生六记》中跟着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循着沧浪亭的复廊、花窗而动,在6个不同场景中感受江南风韵。《浮生六记》的沉浸式艺术处理找到了思想内容与演出形式的美妙结合点,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充分展现了戏曲的魅力。
  关于戏曲的沉浸式实践,昆曲《浮生六记》并非孤例。武汉汉剧院与武汉博物馆联动打造的沉浸式演出《贵妃醉酒》,在汉剧传统剧目《百花亭》和新创剧目《霓裳长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来,保留了汉剧经典唱段,演出时长缩短到45分钟左右,更适合年轻观众。如果说在博物馆驻场演出依然与观众存在一定距离,那么,将戏曲沉浸到人来人往的商场,则进一步实现与观众“亲密接触”。今年4月,“拾光·寻春 向美而行”主题戏曲游园会在上海某商场举办,许多观众感慨“看了这么多年戏,从来没和演员这么近”。尽管戏曲游园会更接近晚会式的名段演唱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沉浸式演出,但其探索了戏曲走向更为广阔的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可能性,仍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演出形式的改变容易操作也易于被观众感知,然而,戏曲贴近当代生活、走近年轻观众,思想内容与时俱进更是关键所在。
  戏迷观众往往对传统戏情有独钟,其声腔之美令人反复品味而不厌,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观众对传统戏的内容取向和价值立场全盘接受。在北京读大学的京剧迷小陈表示,《红鬃烈马》《游龙戏凤》等不少传统戏尽管唱腔优美、表演精湛,但《红鬃烈马》剧情内容中考验女子贞洁的片段令身为女生的她感到不适。小陈表示,这类诞生于封建时期男权背景下的剧情,她和她的戏迷朋友普遍感到难以接受。
  在编剧、剧评人斯琴看来,传统戏曲的文本系统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念和音乐表演系统应辩证看待,不能一股脑认为传统的就是完美的。对于传统戏而言,观众更多是欣赏其声腔表演,对剧情的要求相对较低;可是,倘若将那些与现代社会一般认知相龃龉的观念应用于新作品的创作,那么戏曲与当代观众恐将渐行渐远。想要年轻人热爱戏曲、拥抱戏曲,戏曲的思想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凸显当代品格。实际上,作家汪曾祺在数十年前就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所有的戏曲都应该是现代戏。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题材的戏,都应该具有当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们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剧作家罗怀臻强调的戏曲创作注重“当下感”,也与此异曲同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戏曲
  戏曲人观念更新、素质过硬,是戏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一旦打破观念上的桎梏,戏曲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或许就不会很遥远了。
  颠覆关于剧种、人物类型的刻板印象,常能激起观众一窥究竟的热情。人们习惯认为,温柔婉转的南方剧种更适合表现才子佳人、日常生活,然而黄梅戏《不朽的骄杨》、越剧《枫叶如花》等都成功塑造了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的革命者形象,发挥自身优势、独辟蹊径讲述革命历史故事。传统戏曲中的母亲形象常常将爱子女、爱丈夫作为角色主要甚至唯一的特质,而京剧《母亲》则塑造了一位“休”丈夫、进学堂、赴海外,拥有强烈主体意识、与子女共同成长的母亲形象,很能与当代观众共鸣。由李卓群编剧、执导的京剧《鉴证》采用历史悬疑推理的模式打造剧本,叙事结构带有剧本杀的某些特征,这在以往戏曲舞台上极为罕见,颇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欢迎。
  京剧《鉴证》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无论全新打磨、韵味十足的京白,中西合璧的“西皮圆舞曲”,还是重工手绣的精美服装、由国际知名品牌广告视觉团队操刀的宣发,京剧《鉴证》从传统出发,守正创新,带给观众强烈的不同以往的感觉。正如李卓群所说:“尊重传统、面向当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戏曲。”
  戏曲的传统形成于特定的时代、社会条件之下,应该以敬畏的心情、历史化的眼光、扬弃的思路予以观照。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从业者应该为戏曲增添新的元素、新的内涵,对新生事物抱有更多好奇和包容,不能故步自封,更不可草木皆兵。比如,对于当下较多见的利用短视频传播戏曲,有人大力反对,称戏曲是综合艺术,碎片化传播会破坏戏曲艺术的整体性。然而,知名戏曲唱段之于全剧就是碎片化的,但显然无碍于、甚至有利于全剧传播。倘若贸然按照这种思路递推,名家名段演唱会、戏迷票友间的演唱交流是否一次性破坏了多部作品的整体性呢?实际上,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艺术门类都是综合艺术,但并不妨碍其搭乘新兴媒介的快车走向更多知音,将他们转化为剧场观众。在这条链路上,戏曲并不特殊。
  比个别观点更值得留意的,是观点背后的心态。成熟的艺术品种往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会动辄“被破坏”,信任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文艺服务时代、服务人民,首先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敞开心扉与观众对话,尊重他们的媒介偏好、欣赏习惯,至少要尊重、跟得上观众的基本认知能力。否则,过分小心翼翼的“玻璃心”恐将让戏曲与年轻人之间“渐行渐远”。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