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戏剧:思想高度、人文温度、艺术精度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3-11-23
梧 桐
红色题材作品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文艺舞台的生力军,其中饱含着融贯于血脉里的革命精神和铸就于筋骨中的英雄气概。纵观自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所产生的大量具有思想高度、人文温度、艺术精度的优秀作品,以及这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无数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令人精神振奋。
从选题和内容以及历史年代等角度,人们对红色题材外延的解读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品质属性,一直都是文艺创作高峰的标志,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导向性。
追溯红色题材戏剧的源起,不得不提1931年陈鲤庭执笔写成的短剧《放下你的鞭子》,曾有多支演出队赴各地演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左翼戏剧工作者于1934年在上海首演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是红色题材的先锋之作,这部剧由田汉编剧,聂耳作曲并导演,聂耳、郑君里等演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1943年首演的秦腔《血泪仇》、1945年首演的歌剧《白毛女》、1949年公演的话剧《红旗歌》等作品,成为新中国成立前红色题材创作的典范之作,奠定了此类作品的品格基调和艺术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话剧《万水千山》、话剧《暴风骤雨》、话剧《东进序曲》、话剧《八一风暴》、京剧《红灯记》、京剧《智取威虎山》、评剧《金沙江畔》、歌剧《江姐》、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作品已成为红色题材在中国戏剧史上永恒的经典,也是根植于百姓心中的经典文化符号。
以评剧《金沙江畔》为例。这部根据陈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目,是国庆10周年的献礼作品,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红军还是藏胞或是敌人,都没有脸谱化的图解,“小酸枣”“戈登太子”“高原风景极目望”等唱段都堪称经典。
再以歌剧《洪湖赤卫队》为例。这部中国歌剧的典范之作,近年来多次进京演出,每每引发观赏热潮,“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小曲好唱口难开”等耳熟能详的选曲在观众中的共鸣度极高,以至走出剧场还在哼唱旋律的观众比比皆是。
上述红色题材戏剧作品的高峰之作,为后续几代戏剧人树立了样板,其巍峨的高度至今仍令人仰视。
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文艺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搬上舞台的红色题材戏剧作品批量涌现,佳作不胜枚举,如话剧《曙光》、话剧《报童》、话剧《雷锋》、话剧《吉鸿昌》、话剧《西安事变》、京剧《蝶恋花》、吕剧《苦菜花》、楚剧《虎将军》、歌剧《党的女儿》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生动饱满,情节动人心弦,在人文温度层面彰显出当代审美的情感个性。
21世纪以来的20余年间,京剧《华子良》、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评剧《母亲》、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歌剧《红船》、舞剧《铁道游击队》、舞剧《红梅赞》、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芭蕾舞剧《旗帜》、杂技剧《战上海》等一大批用心用情创作的戏剧作品在业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杂技剧、舞蹈诗画等舞台艺术创作全面丰收。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反映时代特征的红色题材作品,其中不乏在主题开掘、视听创意、形式出新等方面颇有追求的力作,尤其在传统意蕴的当代表达方面,具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比如话剧《三湾,那一夜》,表现“三湾改编”这一党史、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剧情生动,人物传神,尤其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舞台形象,其与余洒度的论辩颇有智慧启迪作用,几场会议的调度荡气回肠、发人深省。比如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立意兼具历史视野、思想格局和艺术个性,以极具文学精神的戏剧语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进行形象化、具象化的解读,展示当代戏剧人不忘初心、致敬人民、致敬英雄的创作情怀。比如芭蕾舞蹈组诗《榜样》,用别具一格的仪式感、语意饱满的当代感、浑然天成的少年感、诗意盎然的远方感将这部以雷锋精神为题旨的作品呈现得相当圆满。比如舞台剧《觉醒年代》,其全方位的当代审美体验可谓红色题材戏剧的扛鼎之作。“如初春,如朝日。背黑暗,向光明!”全剧台词充溢诗意,也饱含荡气回肠的戏剧力量。
这些作品在以艺术初心坚守文艺创作的思想高度和人文温度的同时,更以孜孜以求的艺术精度诚意表达在当代审美语境中的共情共鸣,获得赞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然,理性梳理当代红色题材戏剧的创作,就会发现仍有些作品在选题、破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着不可回避、不能漠视的习惯思维和套路误区,存在简单的、功能性的甚至功利性的铺张共性,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捕捉、提炼、升华典型性,进而忽略艺术个性,存在主题概念化、人物脸谱化现象,在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层面有所失衡。
如何在写戏、排戏、入戏上下功夫,如何激发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已知背景和结局的故事的欲望,如何给予观众有个性的视听输出和有思悟的审美共鸣,仍然是摆在当代戏剧人面前的必解命题。
源自:中国文化报
红色题材作品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文艺舞台的生力军,其中饱含着融贯于血脉里的革命精神和铸就于筋骨中的英雄气概。纵观自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所产生的大量具有思想高度、人文温度、艺术精度的优秀作品,以及这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无数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令人精神振奋。
从选题和内容以及历史年代等角度,人们对红色题材外延的解读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品质属性,一直都是文艺创作高峰的标志,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导向性。
追溯红色题材戏剧的源起,不得不提1931年陈鲤庭执笔写成的短剧《放下你的鞭子》,曾有多支演出队赴各地演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左翼戏剧工作者于1934年在上海首演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是红色题材的先锋之作,这部剧由田汉编剧,聂耳作曲并导演,聂耳、郑君里等演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1943年首演的秦腔《血泪仇》、1945年首演的歌剧《白毛女》、1949年公演的话剧《红旗歌》等作品,成为新中国成立前红色题材创作的典范之作,奠定了此类作品的品格基调和艺术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话剧《万水千山》、话剧《暴风骤雨》、话剧《东进序曲》、话剧《八一风暴》、京剧《红灯记》、京剧《智取威虎山》、评剧《金沙江畔》、歌剧《江姐》、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作品已成为红色题材在中国戏剧史上永恒的经典,也是根植于百姓心中的经典文化符号。
以评剧《金沙江畔》为例。这部根据陈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目,是国庆10周年的献礼作品,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红军还是藏胞或是敌人,都没有脸谱化的图解,“小酸枣”“戈登太子”“高原风景极目望”等唱段都堪称经典。
再以歌剧《洪湖赤卫队》为例。这部中国歌剧的典范之作,近年来多次进京演出,每每引发观赏热潮,“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小曲好唱口难开”等耳熟能详的选曲在观众中的共鸣度极高,以至走出剧场还在哼唱旋律的观众比比皆是。
上述红色题材戏剧作品的高峰之作,为后续几代戏剧人树立了样板,其巍峨的高度至今仍令人仰视。
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文艺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搬上舞台的红色题材戏剧作品批量涌现,佳作不胜枚举,如话剧《曙光》、话剧《报童》、话剧《雷锋》、话剧《吉鸿昌》、话剧《西安事变》、京剧《蝶恋花》、吕剧《苦菜花》、楚剧《虎将军》、歌剧《党的女儿》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生动饱满,情节动人心弦,在人文温度层面彰显出当代审美的情感个性。
21世纪以来的20余年间,京剧《华子良》、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评剧《母亲》、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歌剧《红船》、舞剧《铁道游击队》、舞剧《红梅赞》、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芭蕾舞剧《旗帜》、杂技剧《战上海》等一大批用心用情创作的戏剧作品在业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杂技剧、舞蹈诗画等舞台艺术创作全面丰收。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反映时代特征的红色题材作品,其中不乏在主题开掘、视听创意、形式出新等方面颇有追求的力作,尤其在传统意蕴的当代表达方面,具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比如话剧《三湾,那一夜》,表现“三湾改编”这一党史、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剧情生动,人物传神,尤其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舞台形象,其与余洒度的论辩颇有智慧启迪作用,几场会议的调度荡气回肠、发人深省。比如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立意兼具历史视野、思想格局和艺术个性,以极具文学精神的戏剧语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进行形象化、具象化的解读,展示当代戏剧人不忘初心、致敬人民、致敬英雄的创作情怀。比如芭蕾舞蹈组诗《榜样》,用别具一格的仪式感、语意饱满的当代感、浑然天成的少年感、诗意盎然的远方感将这部以雷锋精神为题旨的作品呈现得相当圆满。比如舞台剧《觉醒年代》,其全方位的当代审美体验可谓红色题材戏剧的扛鼎之作。“如初春,如朝日。背黑暗,向光明!”全剧台词充溢诗意,也饱含荡气回肠的戏剧力量。
这些作品在以艺术初心坚守文艺创作的思想高度和人文温度的同时,更以孜孜以求的艺术精度诚意表达在当代审美语境中的共情共鸣,获得赞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然,理性梳理当代红色题材戏剧的创作,就会发现仍有些作品在选题、破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着不可回避、不能漠视的习惯思维和套路误区,存在简单的、功能性的甚至功利性的铺张共性,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捕捉、提炼、升华典型性,进而忽略艺术个性,存在主题概念化、人物脸谱化现象,在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层面有所失衡。
如何在写戏、排戏、入戏上下功夫,如何激发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已知背景和结局的故事的欲望,如何给予观众有个性的视听输出和有思悟的审美共鸣,仍然是摆在当代戏剧人面前的必解命题。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