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艺术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7-12   
  谭国婧
  舞蹈表演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不仅需要舞蹈表演者拥有良好的舞蹈技巧,还需要舞蹈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包括对舞蹈配乐的理解力、对角色的塑造力和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等。当众孤独、放松与肌肉松弛、注意力集中、想象与模仿力、动作的合理化、信念与真实感、“五觉”训练、无实物练习、情绪记忆、假使、规定情境、内心视象、判断与思考、内心独白、交流与适应、小品练习等斯氏体系的表演元素与舞蹈表演的融合创新,则有助于锻炼或提升舞蹈表演者的表演能力以及展示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对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当代舞蹈表演与斯氏体系表演元素融合的意义,以及当代舞蹈表演与斯氏体系表演元素融合创新的路径,以期为当代舞蹈表演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融合的意义
  当代舞蹈表演在展现技巧和韵律、 情感与意形、磨炼和夸张等要素的同时,有机融入斯氏体系的一些表演元素,可以让其更加生动好看、更具吸引力,给观众带来更佳的观演体验。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加入表演元素是提高当代舞蹈表演质量的需求。当代舞蹈表演在有限的舞台背景下展示身体的表现力、心理的表现力、审美的表现力、作品的表现能力、综合素质的表现力,不仅依赖舞蹈表演者过硬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还依赖舞蹈表演者对舞台环境、作品内容、具体人物等的整体把控。“规定情境”“假定性”等表演元素,是指对创作活动中存在的人物、事物、场景的一种假定,应用到当代舞蹈表演中,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者有效把控舞台环境、作品内容、具体人物等,实现当代舞蹈表演质的提高。比如,昆曲《长生殿》的舞台美术设计以“符合规定情境”和“接近时代造型风格”的标准,为宫廷、乡村、市井、天界、人间、地狱等不同场景选择不同的古典名画作为背景。骊山行宫这一场景借用了北宋画家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宫图》中依山而建的宫殿楼阁;马嵬坡这一场景借用了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中秦岭一带的山势地貌,再现蜀道途中陡峭、逶迤、曲折之情境,为舞蹈表演者创建良好的表演时空,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感,使观众与演员、剧本、导演等达到高度的精神契合。
  加入表演元素是满足观众的现实需求。当代舞蹈表演把如何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如何让剧情与动作更加流畅、如何与受众交流等放在首要位置,这也就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斯氏体系的表演元素有机融入当代舞蹈表演,不仅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者更好地把控舞台环境、人物形象,还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者提升综合表现力,贴近广大观众。比如,当众孤独、放松与肌肉松弛、注意力集中、动作的合理化、信念与真实感等表演元素融入当代舞蹈表演,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者找到自信自如的状态,面向观众更好地展示体态语的表现力、内心的情感变化等,继而满足广大观众的现实需求。
  加入表演元素可丰富当代舞蹈表演的创作手段。舞蹈表演要想吸引观众,不能仅依靠内容,还要重视形式上的包装与策划,从相对成熟的表演学科中汲取营养,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创作手段,为观众提供形式更加多样的表演。比如,当代舞蹈作品《春会来》通过对规定情境的编排,表现了医护人员勇毅前行,终于迎来烂漫春天的美好情景;当代舞蹈作品《活着1937》通过融入想象与模仿力、信念与真实感、情绪记忆、交流与适应等表演元素,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毅然扛起民族救亡的大旗与侵华日军战斗到底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女性坚贞不屈的刚烈意志;舞蹈作品《老雁》,表演者在想象与模仿力、规定情境、内心视象、判断与思考、内心独白,以及舞台行动、舞台任务等多种表演元素的辅助下,以草原上的一人、一凳以及对舞蹈角色充满好奇的无限假想,让观众感受到了“老雁”背后的翅膀,或是青春时的梦想,或是对另一个“雁”的思念,又或是真实存在不能起飞的“老雁”。
  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融合创新的路径
  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的融合,既是舞蹈表演者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要求的需要,也是当代舞蹈表演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这样的融合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过于凸显表演元素,而忽视了舞蹈表演的立意和主旨表达;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忽视了表演元素在当代舞蹈表演中的转化与融合需求。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舞蹈作品创作者和表演者要进一步探究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融合创新的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表演元素在当代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舞蹈艺术佳作以及更加丰富的观演体验。
  深化舞蹈表演者对表演元素的认识与理解。舞蹈表演者对表演元素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的融合创新。就舞蹈教育现状而言,部分舞蹈表演者对舞蹈表演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表演基本功的系统训练还没有到位,比如,一些舞蹈表演者认为研究与训练舞姿、动作、技巧才是“正经活”,研究表演或表演技巧是“不务正业”,这就使得他们虽然在肢体技巧训练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但艺术表现力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深化舞蹈表演者对表演元素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在舞蹈理论教学中强调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培养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意识,为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的融合与创新提供观念或理论层面的支持。比如,在舞蹈形态学、舞蹈解剖学、舞蹈作品分析、编舞技法、表演基础、美学等方面的课程中结合具体案例剖析舞蹈表演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更加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舞蹈表演、什么是表演元素,了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树立正确的舞蹈表演观念和舞蹈表演意识。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引导舞蹈表演者正确认识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比如,可以组织舞蹈表演者观看一些经典案例、舞蹈表演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观察中了解表演在舞蹈演绎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定期开展舞蹈作品鉴赏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交流互动中进一步认识表演在舞蹈作品演绎中的作用。
  引导舞蹈表演者合理应用表演元素。舞蹈表演者对表演元素的认识与理解影响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的融合创新,其对表演元素的合理应用也影响当代舞蹈表演与表演元素的融合创新。不过,目前部分舞蹈表演者存在表演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艺术表演能力等问题。对此,不管是相关艺术院校还是舞蹈艺术团体单位,都需要积极帮助舞蹈表演者积累表演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艺术表演力,让舞蹈表演者能够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合理应用表演元素。
  其一,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引导舞蹈表演者深入学习舞蹈表演理论,有效掌握舞蹈表演技能。比如,在身韵、基本功、现代舞、音乐等内容的课程中设计与表演相关的任务,让舞蹈表演者能够树立良好的表演观念,学会灵活运用表演基础元素实现对舞蹈表演者自身天性的开发和潜能挖掘,了解舞蹈表演应具备的能力与感知,增强表演的信念感,全方位培养和提升舞蹈表演素质。
  其二,在具体训练中引导舞蹈表演者掌握与应用表演元素。比如,训练舞蹈表演者的注意力,让舞蹈表演者能够在众目睽睽下进行表演而不容易精神紧张和肌体紧张;训练舞蹈表演者的表情控制,让其能够在悲与喜、惊与喜、怒与喜等不同表情间实现灵活切换,继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跟随舞蹈表演者的情绪变化融入剧情;训练舞蹈表演者的想象力,让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舞蹈表演者内心体验和情绪记忆的多元素材能够诉诸表演之中;训练舞蹈表演者的交流能力,包括与同台演员的直接交流、与观众的间接交流、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与幻想中的对象的交流等,让舞蹈表演者学会通过自己的表演拉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