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曲:小空间要有大格局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10-23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俞霞婷(上海昆剧团艺术创研部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
如果说大剧场是戏剧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如同毛细血管,以其细腻与灵动,滋养着城市文化生态,为观众提供了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正是物理空间的近距离,决定了它更具有亲和力,也基于它的“小”,更能轻盈地展开超俗的诗性意韵,更能密集地带来大剧场所难具备的亲密观演关系的化学变量反应,与观众激情互动,产生共鸣。这里从小剧场戏曲展开分析,以期达到对“小”与“大”、“多”与“少”的辩证理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剧场话剧悄然兴起。90年代,小剧场戏曲也迈开了初步探索的步伐。2000年,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打破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成为小剧场戏曲的标志性开端。此后二十余年,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众多城市纷纷搭建起小剧场展演平台,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演出形式灵活多样,这些平台成为展现戏曲艺术新面貌、新思维的重要窗口,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作品数量的日益增多和题材样式的不断拓宽,小剧场戏曲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作品在追求“小”与“新”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小剧场“先锋”“实验”的标签,却忽视了戏曲艺术的精髓与本质,陷入形式主义、内容空洞、情节与人物塑造肤浅、手段与观念脱节等困境。
具体来说,有些作品因陋就简,刻意压缩舞台的时空维度,却未能借此机会深化艺术表达;或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为实验而实验,忽视了戏曲的丰富性与思想深度;或是将戏曲故事解构为毫无逻辑的碎片,为先锋而先锋,让观众不知所云。
更有甚者,无论题材、剧种如何,创作手法都千篇一律,导致作品同质化、套路化、扁平化明显,最终沦为“剧场一日游”。
那么,究竟何为小剧场戏曲?小剧场应有的品格定位和精神创新又是什么呢?追溯历史,“小剧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戏剧运动。1887年,法国戏剧导演安德烈·安托万创建了一所小而简陋的“自由剧场”,其初衷是为了挑战当时欧洲极为繁盛的大剧场商业戏剧,旨在反对固有而僵化的戏剧形式,引导人们对自身所处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达和深度思考,这一举动深远影响了全世界的剧场艺术。
可见,“小剧场”这种戏剧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不仅仅局限于“小”,其创造精神的核心在于“实验剧场”的自由探索。而戏曲艺术的精髓在于其以表演艺术为核心、程式化的美学追求、丰富多样的音乐唱腔、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哲学思考和诗性精神。历经二十多年发展,跨界融合、角色转换、拟人拟物、沉浸体验等手法,在小剧场戏曲中已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当小剧场与戏曲相遇,创作者要在遵循戏曲本体的前提下,强化现代意识与剧种特色,同时将作品的思想深度、诗性精神与传统戏曲的程式性、写意性、虚拟性等特点充分融合,以“小”空间,承载“大”情怀;以“少”道具,激发“多”想象;以“多”层次,展现“大”格局,实现现代价值、美学观念及表现形式的更新与再创造。
当下,对“小剧场”的探讨除了定义之外,还深入到“为什么要探索小剧场,小剧场能为当下城市、观众带来怎样的价值”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如果说大剧场是戏剧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如同毛细血管,以其细腻与灵动,滋养着城市文化生态,为观众提供了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正是物理空间的近距离,决定了它更具有亲和力,也基于它的“小”,更能轻盈地展开超俗的诗性意韵,更能密集地带来大剧场所难具备的亲密观演关系的化学变量反应。相比于庄严恢宏的大剧院,小剧场以其更加开放、自由、灵动的演艺空间,召唤着创作者们发挥才能,让戏曲的传统程式、行当特色、独特声腔,以及深植其中的中国写意美学,在时下最受欢迎的戏剧形式里,与观众激情互动,产生共鸣。
以“百戏之师”的昆曲为例,这一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剧种,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积极尝试小剧场戏曲创作。如《伤逝》《夫的人》《椅子》等作品,均以独特表现形式和深刻思想内涵,展现了实验精神与昆曲艺术的完美结合。
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的昆剧《伤逝》,以古老昆曲演绎现代戏,通过以围巾代替水袖、用戏曲程式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用西洋乐器烘托戏剧情境等创新手法,深刻揭示知识分子在争取婚姻自由后,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毁灭。昆剧《夫的人》充分贯彻了戏曲的写意戏剧观,以“麦克白夫人”为主角,以夫人的“洗手”意象贯穿全剧,以传统戏曲程式和间离美学,对女性的心理和情感进行深刻挖掘与铺排。昆剧《椅子》根据荒诞派戏剧大师尤内斯库同名经典改编,以中国戏曲舞台最经典的“一桌二椅”样式,在极简布景之中,深刻探讨了自由、生死、爱情等人生终极问题。全剧通过两位演员的唱念做打和不同段落的行当转换,表现出满台的“椅子”及“穿梭”的人群,创造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人和物,揭示剧中人物的不同关系及状态,充分契合了传统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点,支撑了小剧场的“大容量”表达,探索着全新的小剧场戏曲舞台呈现方式。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这些作品在小剧场领域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了戏曲程式与作品思想观念的融合,也是戏曲创作遵循“小剧场性”的成功尝试。
在当下,作为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小剧场戏曲更应肩负起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重任,坚守独立的艺术品格,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视角,成为新戏曲的先行者,新审美的引领者,以及推动文化代谢与振兴的建设者,让艺术家与观众一起去创造、感受并领悟到“小空间里大格局”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小剧场戏曲存在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价值。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3日 16版)
[ 责编:孙琦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俞霞婷(上海昆剧团艺术创研部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
如果说大剧场是戏剧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如同毛细血管,以其细腻与灵动,滋养着城市文化生态,为观众提供了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正是物理空间的近距离,决定了它更具有亲和力,也基于它的“小”,更能轻盈地展开超俗的诗性意韵,更能密集地带来大剧场所难具备的亲密观演关系的化学变量反应,与观众激情互动,产生共鸣。这里从小剧场戏曲展开分析,以期达到对“小”与“大”、“多”与“少”的辩证理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剧场话剧悄然兴起。90年代,小剧场戏曲也迈开了初步探索的步伐。2000年,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打破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成为小剧场戏曲的标志性开端。此后二十余年,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众多城市纷纷搭建起小剧场展演平台,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演出形式灵活多样,这些平台成为展现戏曲艺术新面貌、新思维的重要窗口,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作品数量的日益增多和题材样式的不断拓宽,小剧场戏曲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作品在追求“小”与“新”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小剧场“先锋”“实验”的标签,却忽视了戏曲艺术的精髓与本质,陷入形式主义、内容空洞、情节与人物塑造肤浅、手段与观念脱节等困境。
具体来说,有些作品因陋就简,刻意压缩舞台的时空维度,却未能借此机会深化艺术表达;或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为实验而实验,忽视了戏曲的丰富性与思想深度;或是将戏曲故事解构为毫无逻辑的碎片,为先锋而先锋,让观众不知所云。
更有甚者,无论题材、剧种如何,创作手法都千篇一律,导致作品同质化、套路化、扁平化明显,最终沦为“剧场一日游”。
那么,究竟何为小剧场戏曲?小剧场应有的品格定位和精神创新又是什么呢?追溯历史,“小剧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戏剧运动。1887年,法国戏剧导演安德烈·安托万创建了一所小而简陋的“自由剧场”,其初衷是为了挑战当时欧洲极为繁盛的大剧场商业戏剧,旨在反对固有而僵化的戏剧形式,引导人们对自身所处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达和深度思考,这一举动深远影响了全世界的剧场艺术。
可见,“小剧场”这种戏剧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不仅仅局限于“小”,其创造精神的核心在于“实验剧场”的自由探索。而戏曲艺术的精髓在于其以表演艺术为核心、程式化的美学追求、丰富多样的音乐唱腔、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哲学思考和诗性精神。历经二十多年发展,跨界融合、角色转换、拟人拟物、沉浸体验等手法,在小剧场戏曲中已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当小剧场与戏曲相遇,创作者要在遵循戏曲本体的前提下,强化现代意识与剧种特色,同时将作品的思想深度、诗性精神与传统戏曲的程式性、写意性、虚拟性等特点充分融合,以“小”空间,承载“大”情怀;以“少”道具,激发“多”想象;以“多”层次,展现“大”格局,实现现代价值、美学观念及表现形式的更新与再创造。
当下,对“小剧场”的探讨除了定义之外,还深入到“为什么要探索小剧场,小剧场能为当下城市、观众带来怎样的价值”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如果说大剧场是戏剧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如同毛细血管,以其细腻与灵动,滋养着城市文化生态,为观众提供了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正是物理空间的近距离,决定了它更具有亲和力,也基于它的“小”,更能轻盈地展开超俗的诗性意韵,更能密集地带来大剧场所难具备的亲密观演关系的化学变量反应。相比于庄严恢宏的大剧院,小剧场以其更加开放、自由、灵动的演艺空间,召唤着创作者们发挥才能,让戏曲的传统程式、行当特色、独特声腔,以及深植其中的中国写意美学,在时下最受欢迎的戏剧形式里,与观众激情互动,产生共鸣。
以“百戏之师”的昆曲为例,这一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剧种,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积极尝试小剧场戏曲创作。如《伤逝》《夫的人》《椅子》等作品,均以独特表现形式和深刻思想内涵,展现了实验精神与昆曲艺术的完美结合。
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的昆剧《伤逝》,以古老昆曲演绎现代戏,通过以围巾代替水袖、用戏曲程式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用西洋乐器烘托戏剧情境等创新手法,深刻揭示知识分子在争取婚姻自由后,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毁灭。昆剧《夫的人》充分贯彻了戏曲的写意戏剧观,以“麦克白夫人”为主角,以夫人的“洗手”意象贯穿全剧,以传统戏曲程式和间离美学,对女性的心理和情感进行深刻挖掘与铺排。昆剧《椅子》根据荒诞派戏剧大师尤内斯库同名经典改编,以中国戏曲舞台最经典的“一桌二椅”样式,在极简布景之中,深刻探讨了自由、生死、爱情等人生终极问题。全剧通过两位演员的唱念做打和不同段落的行当转换,表现出满台的“椅子”及“穿梭”的人群,创造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人和物,揭示剧中人物的不同关系及状态,充分契合了传统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点,支撑了小剧场的“大容量”表达,探索着全新的小剧场戏曲舞台呈现方式。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这些作品在小剧场领域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了戏曲程式与作品思想观念的融合,也是戏曲创作遵循“小剧场性”的成功尝试。
在当下,作为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小剧场戏曲更应肩负起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重任,坚守独立的艺术品格,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视角,成为新戏曲的先行者,新审美的引领者,以及推动文化代谢与振兴的建设者,让艺术家与观众一起去创造、感受并领悟到“小空间里大格局”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小剧场戏曲存在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价值。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3日 16版)
[ 责编:孙琦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