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中国,拥抱创意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3-19   

    在大地返青的日子,文化创意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今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重大部署,近日,《关于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

    这一举措将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它强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刚刚闭幕的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论及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不是在文化建设部分,而是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表明文化产业进一步融入国家经济大循环。

    这一举措把握了文化产业加快融合的趋势。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文化产业积蓄起扩张、跨界的能量,特别表现在分别与科技、资本、实体经济的三大融合上。文化产业以自己的成绩和潜力,更以其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形成洼地效应。这其中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更以其融合优势,见山则融于山,见水则融于水。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产业同样经历了高歌猛进,如今又同样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创意作为新的驱动力和催化剂,文化产业也需要通过文化创意深度融入中国经济发展洪流。

    这一举措顺应了人民群众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是善于想象、善于创造的民族。自古以来,我们的前人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生活环境创造成诗意的乐土,总是喜欢在劳动和生活中用各种美来增加情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群众更有着用美来丰富生活、提升生活的期盼,有着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中,传统文化元素获得更多进入百姓工作和生活的途径,这同时也使得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更多的路径。

    《意见》有许多“干货”令文化产业界振奋。比如,在财税支持方面,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点,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内容纳入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落实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有关政策,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对国家重点鼓励的创意和设计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此外,在土地、金融、用水用电等一系列政策上,都有明确的优惠条件和支持态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以原创推融合,以融合促原创,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双向互动。要一手抓提升文化产业原创能力和整体实力,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一手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文化创意元素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体育业、特色农业的对接。文化部还将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实施一系列项目,包括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扶持计划,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推进工程,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升工程。着力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提供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支撑,落实相关经济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市场需求,鼓励开拓境外市场。

    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灵感的产生犹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必须“燃之以艾,续之以膏”。创意的产生与运用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创意,并且有效开展创意运营和创意管理,创意的光辉终将赋予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更生动的色彩。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合则双美,分则两伤。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和肯定的新现象,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性蜕变。在这个春天,我们张开双臂,拥春风入怀,拥文化创意时代入怀。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