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撬动上海文化活力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7-23
胡劲军
文化活力是指一个城市在非物质层面表现出的对内向心力、融合力、凝聚力以及对外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海文化活力基因要更好培育、活力源头要持续拓展、活力资源要快速集聚、活力环境要改善优化、活力效能要加快释放,进而推动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元素涌流、全面迸发的崭新格局,必须不断深化改革。用改革推动上海文化活力充分释放,前提是转换文化活力思维,关键是丰富文化活力内涵,重点是创新文化活力方式,根本是构建文化活力机制。文化活力给力城市发展,在活力效应下,上海一定能以活力城市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活力作为城市文化发达的标识元素、文化形象的生动演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关注。所谓文化活力,概括地讲,是指一个城市在非物质层面表现出的对内向心力、融合力、凝聚力以及对外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海是一座令世人瞩目的活力勃发的城市,开放包容的环境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千姿百态的文化在这里集聚和释放,形成了上海独有的历史文脉与活力。面对中央提出的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新要求,以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提出的影响力、竞争力、说服力、感召力的新目标,上海文化活力基因要更好培育,活力源头要持续拓展,活力资源要快速集聚,活力环境要改善优化,活力效能要加快释放,进而推动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元素涌流、全面迸发的崭新格局,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是上海文化活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用改革推动上海文化活力充分释放,前提是转换文化活力思维,关键是丰富文化活力内涵,重点是创新文化活力方式,根本是构建文化活力机制。
用文化改革思维激发文化多元主体活力
改革是活力的助推器,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活力。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史,只要是世界文化强国或强市,都是具有文化活力的国度或城市。伦敦、纽约,会让你因文化活力再三流连,人们会为一场音乐会、一部音乐剧从世界各地赶来。这在客观上要求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增强城市文化活力。文化活力的根本性激发在于改革。
深化改革的前提是树立改革思维,改变为改革而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改革促进活力生成的全局谋划改革;改变就改革抓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改革释放活力的视角推动改革;改变局部改改局部的思维方式,用系统理念引领大活力观改革;改变被动改坐等改的思维方式,用制约活力瓶颈问题倒逼改革。
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以活力为导向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和优化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科学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编制政府转移职能目录、权力目录清单,梳理和重构政府和社会、市场、行业和企业的关系,从政策制度层面明确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范围、领域、项目及活动,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具备承接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出台购买服务政策。
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以放活为基本取向,用好自贸区先行先试机遇,推进文物拍卖和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等试点政策落地自贸区。开放文化项目和设施,发布购买服务的试点清单,健全购买服务制度。支持民营机构承办节庆、赛事、展会、演出等文化活动,引入社会力量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支持公共文化设施为社会提供演出场地。推动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理事会组建试点,推动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创新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上海交响乐团巩固扩大理事会建立成果。
深化改革的根本是集聚活力元素,优化开放型政府文化规划职能。城市文化活力的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纽约的多元文化、伦敦的创意文化、巴黎的经典文化闻名天下,无不得益于当地政府的规划。要集聚全市文化规划优质资源,形成全市统筹协调的新一轮文化规划修订机制,更好地发挥规划在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创造中的统领与调控作用。
用文化改革理念催生核心价值引领活力
增强文化活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赋予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弘扬核心价值观从指标化、项目化、制度化上作出安排,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核心价值观应着力体现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中,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使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要求在电影创作、广电节目、舞台艺术、美术作品以及各类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凸显。主旋律作品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作品,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对主旋律作品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的刚性内容要求。文化名品、新品、精品的界定与评估,要将核心价值观内涵禀赋作为重点权衡砝码。网络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上具有速度快、信息广、影响大的特点,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生产的引导,对有违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内容要加强整治,铲除土壤。文化原创体现文化活力,要正视上海文化原创不足的现状,确立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原创中心的目标,集聚全市、全国乃至全球更广泛的创作力量,推出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创文艺作品。在电影院线系统、农村电影放映点、城市户外公共放映点、微电影、微视频中,推荐放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材的影视作品。
核心价值观应充分体现在多元文化样式中,善于运用媒体、影视、戏剧、戏曲、舞蹈、音乐、街头艺术、博客、微博、微信、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样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充分依托各种文化设施、场所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百老汇有39家剧院,伦敦西区有49家剧院,上海中心区域剧场数量与他们相当。在上海,以黄浦、静安为中心,涉及虹口和徐汇边缘区域,有近百个影剧场,已经构成事实上的文化集聚态势。上海的夜总会、迪斯科舞厅以及餐饮场所位居世界第二。要赋予这些文化设施、场所更多的核心价值宣传引导的重任,以建立全球一流图书馆、一流美术馆、一流博物馆、一流剧场集群、一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导向,让每一座文化设施、场所都自觉坚守核心价值观宗旨,努力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窗口。
用文化改革方式开拓城市文脉传承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命脉,城市文化活力取决于城市文化记忆力。文化的魅力既在于历经千百年积淀所散发出的醇香厚韵,也在于立足传统的开拓创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吸纳、传承和创新,直接决定了文化创造的活力。上海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尤其是海派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包容特性名扬海外,关键在于怎样更好地去挖掘、传承和弘扬。
首先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开发中要想得到更好的保护,就必须进行针对性挖掘,动员全市上下形成传统文化保护网络,组织保护队伍,开展传统文化抢救工程,梳理和建立富有上海特质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浦江文化、景观文化、市民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库,让收藏文物、陈列遗产和古籍典藏真正走出来、活起来。
其次是传承,上海传统文化宝库中需要传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但当前究竟需要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要建立上海传统文化传承目录清单,明晰传承主体,建立传承责任机制,使海派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再次是弘扬,挖掘是前提,传承是手段,弘扬是目的,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扬造势,让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要创新传统文化弘扬机制,推动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和各个角落。要坚持用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市民、引领社会思潮、美化人们心灵、促进社会和谐。过去的文化是当今的传统文化,而现代的文化又将是未来的传统文化,要推动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衔接、联动发展。
保护、利用和弘扬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是加强立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城市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一些为市民所熟悉和喜爱的传统文化痕迹在高大的城市钢筋水泥建筑中湮灭了,文化立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这两年,我们加快了文化立法步伐,目前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的相关法规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随着新规的出台,上海的历史文化必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用文化改革取向释放文化民生保障活力
良好的文化民生保障是城市文化活力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著名国际大都市相继提出各自的城市发展战略计划,并且不约而同地将文化民生置于城市发展的灵魂地位,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作为现代城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海以文化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致力于设施一流、供给一流、保障一流、队伍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在人均文化设施享有面积等指标上接近国际文化大都市标准。据《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标人均达92.06分,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但机构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半径1.5公里内或两万人左右就需要设置一家图书馆,而目前上海的水平远未达到。
建设民生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现市级功能性、区域影响性、区县节点性、街镇(社区)均等性四级文化设施布局,推动大型居住区、临港新城、陆家嘴产业集聚区的文化设施配套,加强苏州河以北地区、远郊地区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拾遗补缺。上海中华艺术宫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将上海文化设施的能级带入了世界视野,关键是如何加强中低档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建设民生文化还要重视优化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整合东方系列配送体系,建设全市公共资源数字化管理、集中式配送平台,完善市、区县、街镇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网络,优化配送结构,丰富配送内容,推广公共文化云试点经验,启动文化上海云门户网站,充分依靠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内容供给。探索全市“1+17”公共文化资源联动机制,以政府保障标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标准化为重点,研究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人员的配置标准,探索提出不同区域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差异和与之相适应的建设内容。
民生文化建设尤其要坚持以城乡文化一体化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顶层设计。针对城区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在设施布局、功能拓展、内容供给、财政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加强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均衡规划、均衡布局、均衡服务、均衡保障思维与工作方式的重构,整体研究制定全市文化发展方略。创新文化均衡扶持政策,推动制定针对郊区特别是远郊的文化重点投入政策、区别对待税收优惠政策,赋予郊区县政府一定的地方税收减免权限。坚持郊区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坚持优质文化资源优先向郊区配给,坚持城区对郊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引导,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建立文化均衡支持平台,采取更加多元的激励措施,吸引和鼓励各类资本支持郊区文化发展,动员组织社会力量积极为郊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用文化改革手段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通过对世界大都市的文化产业实力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他们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等软实力上,文化发展成为城市实力的突破口。除世界公认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全球性大都市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大都市如洛杉矶、法兰克福、多伦多及新崛起的大都市如香港、台北、首尔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增强城市实力而相互竞争,文化实力的竞争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上海的演艺业、影视业、动漫业、娱乐业等八大文化产业在深入调研、分类规划、积极推动中,呈现出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局面,文化产业增长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持续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7714.5亿元,增加值2362.4亿元。但总体来说,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
发展上海文化产业,战略定位至关重要,要围绕建立全球文化产业资源集聚中心、电影拍片制片中心和华人时尚休闲文化中心、亚洲演艺中心、文化装备业制造中心、新媒体发展中心、动漫制作营销中心、娱乐业内容生产与推介中心等目标,进一步梳理细化八大文化产业发展目录,优化发展路线图和推动主体,明确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外向发展、链式发展、品牌发展战略,确定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发展能级。
发展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提高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既要促进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转型,又要鼓励、支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新型文化产业主体;既要聚集传媒业、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等优势领域和重点文化企业,依托迪士尼、西岸传媒港、临港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区等外向型产业主体,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能走出去的文化企业集团,又要扶持培育各种小微文化企业,特别是大力扶持创新创意类的文化中小型企业,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大企业和骨干企业协同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务必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政府加强市场管理,但绝不能主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和流动,应将市场的资源配置权、微观经营权、产品生产权真正交给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市场业态转型升级,发展连锁经营、混合经营、超市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文化产品物流方式,提高上海文化市场产品的首发率、落地率、覆盖率。重视市场主体发育环境尤其是消费环境的营造,加强对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文化消费模式设计、加强政府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引导和消费秩序的维护、建立市民文化消费导览和引导消费目录等。
文化产业能否发展,文化市场能否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要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适应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准入,依托自贸区平台,创新和完善文化贸易政策、文化融合政策、文化金融政策、文化装备业政策、电影完片担保政策、电影促进政策等各类产业和市场配套支持政策。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还要处理好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关系,科学区分事业与产业的边界,研究制定事业与产业目录,创新确定事业与产业不同支持政策,确保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用文化改革路径集聚文化融合发展活力
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是世界潮流,文化跨界融合为城市文化活力的产生和释放创设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空间。未来5年内中国会有4亿人到海外,中国的文化利益遍布全球,上海在与世界文化融合中大有可为。融合不仅可拓展市民文化空间,而且可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文化融合成果。
许多世界城市的文化发展经验表明,文化融合是城市宽容精神的表现,也是城市活力的来源。上海在文科、文教、文旅、文商、文创、文金、文信等方面已具有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其中文科、文教、文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关键是要在已有融合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融合发展空间、丰富融合发展内涵、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完善融合发展政策、务求融合发展实效。
城市文化氛围营造为文化跨界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空间,要联手区县、动员社会、依靠群众,继续实施剧场、影院、影像、广场、地铁、商圈、集市、街头、机场、市民文化十进工程,梳理完善营造目录,建立文化氛围营造长效机制,定型和创新市民文化节以及各类国家级、市级重大文化活动的举办、项目竞争、购买服务机制,推动上海办节经验在全国形成更广泛影响。
要着力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建上海电影完片担保体系、中外电影合作办学、公共文化万人培训、文博进校园课堂、构建校外文化教育网络等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快的融合项目上聚焦突破。
要适应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完善和优化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融合发展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和细化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商业、文化与贸易等10方面的融合发展目录。
在未来发展中,上海文化究竟融合什么?怎样融合?要聚焦重点,力求在文科、文金、文教、文商等重点领域继续取得突破。要立足融合取向,探索建立项目化、平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融合发展长效机制,融合成果认定和评估激励机制,融合成果互惠互利及市民共享机制,融合发展人才特殊政策引领和重点培育机制。
用文化改革视角打造文化开放包容活力
上海是一座地处改革前沿、面向全球、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激发上海文化活力的必然要求。考量世界文化城市,大多是文化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自开埠以来,上海文化中就融入了开放与包容的基因,发展本土文化但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引进外来优秀文化但不弱化本土文化,两种文化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相依共存,造就了上海海派文化的独有品格。上海应顺应建设全球城市的大势,不断加大文化开放力度,在开放中促进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包容发展,在开放中塑造上海文化的崭新形象。
包容是境界,应特别强调坚持马列主义对文化的指导地位,用主流文化反映、体现、包容多元文化,形成文化追求多层多元、文化取向多面多向、文化样式百花齐放、文化供给各取所需、文化格调高尚雅致的城市文化繁荣格局。值得思考的是,在自贸区更为开放的制度效应下,上海对影视作品、舞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审查和管控,究竟怎样既强调一元主导又体现包容、宽容。在对产品、人才的包容乃至宽容上,怎样像纽约等世界城市一样发挥城市“人才价值命题”力量,用宽松的环境驱动城市成为人才磁场。
上海应致力于包容举措创新,实施上海引进文化人才优才计划,在文艺作品生产、传播与展览、展演、展示中,大力倡导讲包容、写包容、唱包容、画包容、演包容、弘扬包容、演绎和发展包容的价值取向,让包容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时尚名片。
文化包容至关重要的是政策导向。一些文化名人、明星、名师朝北漂而不向海漂,有的上海本土人才甚至往外漂,为什么?这应更多地从政策活力上去解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文化热点面对面》一书中指出,行政权力对艺术的发展不要过多干预,才能促使文艺大师的涌现。上海应借鉴香港的优才经验,突破传统的让人才愿意来、愿作为、愿留下的瓶颈,从政策制度层面真正为文化的包容提供空间。
用文化改革杠杆撬动文化治理内在活力
高效的文化行政治理方式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文化治理的基础上,文化活力的释放才能更好地体现正能量的取向。上海应着力探索新时期政府治理文化治理什么和怎么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有效推动上海文化治理理念从传统政府主导型向现代社会参与型的转变、治理空间从脚下向天下的延伸、治理方式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拓展、治理手段从粗放型向精细和人文型的转型。
构建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现代文化发展治理体系,关键是要用改革的杠杆撬动文化治理顶层设计,将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3个体系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核心是要明确文化治理内涵,确定文化治理边界,建立文化治理目录和清单,创新文化治理成效社会化评估机制。
文化治理最为重要的是10个方面的治理,即文化规划调控治理、文化法治保障治理、文化内容净化治理、文化需求导向治理、文化产业撬动治理、文化市场秩序治理、文化融合取向治理、社会主体丰富治理、文化氛围营造治理、文化资源优化治理。
文化治理其重心必须落到基层,基层的文化治理能力强了,整个文化治理就具备了坚实基础。要加强文化治理的市、区县、社区的网格化建设,建立有效的三级文化治理互动、驱动、联动平台,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要综合运用行政的、法治的、社会的、市场的、科技的、人文的手段开展文化治理。要善于用文化的方式、艺术的手段开展文化治理。一是参与式治理,让社会主体更多地参与文化发展规划的修订、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场馆的运营管理、文化活动的承办、文化内容生产与供给、文化市场巡查监管。二是结合式治理,坚持治理力量的条块结合、治理要素的软硬结合、治理空间的内外结合、治理路径的长短结合、治理手段的虚实结合、治理主客体的互通结合,有效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渗透式治理,通过慢文化、流文化、细文化、柔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让文化在悄无声息中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各种载体,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悦人、以文施治的目的。
总之,文化活力是城市的新发力点。让文化活起来,是实现上海由世界文化大市向世界文化强市目标转换的战略选择,是让市民更充分获取文化体验、感知文化美好、成就文化梦想的需要。文化活力从何而来,前提在于盘活文化资源,核心在于用活文化人才,根本在于激活文化基因。一座城市是否具有文化活力,最终要体现在高效的体制机制中、丰富的文化产品中、优质的文化品牌中、一流的公共服务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包容的文化环境中、开放的人才高地中和美好的文化体验中。文化活力至关重要的在人,人是文化活力中的第一要素。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对高素质文化活力创造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营造更加宽松、生态、宜人的有利于各类国际、国内文化人才集聚、成长和作为的环境。
文化活力有赖于财力。目前,文化投入短板突出,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领域投资渠道不畅,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要像经济、教育、体育等硬投入那样加强文化投入。文化活力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要建立文化活力指标统计、结果评估百姓参与机制。上海要成为真正富有文化活力的城市,还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文化活力给力城市发展,在活力效应下,上海一定能以活力城市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文化活力是指一个城市在非物质层面表现出的对内向心力、融合力、凝聚力以及对外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海文化活力基因要更好培育、活力源头要持续拓展、活力资源要快速集聚、活力环境要改善优化、活力效能要加快释放,进而推动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元素涌流、全面迸发的崭新格局,必须不断深化改革。用改革推动上海文化活力充分释放,前提是转换文化活力思维,关键是丰富文化活力内涵,重点是创新文化活力方式,根本是构建文化活力机制。文化活力给力城市发展,在活力效应下,上海一定能以活力城市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活力作为城市文化发达的标识元素、文化形象的生动演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关注。所谓文化活力,概括地讲,是指一个城市在非物质层面表现出的对内向心力、融合力、凝聚力以及对外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海是一座令世人瞩目的活力勃发的城市,开放包容的环境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千姿百态的文化在这里集聚和释放,形成了上海独有的历史文脉与活力。面对中央提出的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新要求,以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提出的影响力、竞争力、说服力、感召力的新目标,上海文化活力基因要更好培育,活力源头要持续拓展,活力资源要快速集聚,活力环境要改善优化,活力效能要加快释放,进而推动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元素涌流、全面迸发的崭新格局,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是上海文化活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用改革推动上海文化活力充分释放,前提是转换文化活力思维,关键是丰富文化活力内涵,重点是创新文化活力方式,根本是构建文化活力机制。
用文化改革思维激发文化多元主体活力
改革是活力的助推器,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活力。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史,只要是世界文化强国或强市,都是具有文化活力的国度或城市。伦敦、纽约,会让你因文化活力再三流连,人们会为一场音乐会、一部音乐剧从世界各地赶来。这在客观上要求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增强城市文化活力。文化活力的根本性激发在于改革。
深化改革的前提是树立改革思维,改变为改革而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改革促进活力生成的全局谋划改革;改变就改革抓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改革释放活力的视角推动改革;改变局部改改局部的思维方式,用系统理念引领大活力观改革;改变被动改坐等改的思维方式,用制约活力瓶颈问题倒逼改革。
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以活力为导向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和优化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科学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编制政府转移职能目录、权力目录清单,梳理和重构政府和社会、市场、行业和企业的关系,从政策制度层面明确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范围、领域、项目及活动,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具备承接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出台购买服务政策。
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以放活为基本取向,用好自贸区先行先试机遇,推进文物拍卖和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等试点政策落地自贸区。开放文化项目和设施,发布购买服务的试点清单,健全购买服务制度。支持民营机构承办节庆、赛事、展会、演出等文化活动,引入社会力量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支持公共文化设施为社会提供演出场地。推动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理事会组建试点,推动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创新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上海交响乐团巩固扩大理事会建立成果。
深化改革的根本是集聚活力元素,优化开放型政府文化规划职能。城市文化活力的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纽约的多元文化、伦敦的创意文化、巴黎的经典文化闻名天下,无不得益于当地政府的规划。要集聚全市文化规划优质资源,形成全市统筹协调的新一轮文化规划修订机制,更好地发挥规划在上海城市文化活力创造中的统领与调控作用。
用文化改革理念催生核心价值引领活力
增强文化活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赋予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弘扬核心价值观从指标化、项目化、制度化上作出安排,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核心价值观应着力体现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中,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使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要求在电影创作、广电节目、舞台艺术、美术作品以及各类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凸显。主旋律作品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作品,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对主旋律作品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的刚性内容要求。文化名品、新品、精品的界定与评估,要将核心价值观内涵禀赋作为重点权衡砝码。网络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上具有速度快、信息广、影响大的特点,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生产的引导,对有违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内容要加强整治,铲除土壤。文化原创体现文化活力,要正视上海文化原创不足的现状,确立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原创中心的目标,集聚全市、全国乃至全球更广泛的创作力量,推出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创文艺作品。在电影院线系统、农村电影放映点、城市户外公共放映点、微电影、微视频中,推荐放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材的影视作品。
核心价值观应充分体现在多元文化样式中,善于运用媒体、影视、戏剧、戏曲、舞蹈、音乐、街头艺术、博客、微博、微信、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样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充分依托各种文化设施、场所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百老汇有39家剧院,伦敦西区有49家剧院,上海中心区域剧场数量与他们相当。在上海,以黄浦、静安为中心,涉及虹口和徐汇边缘区域,有近百个影剧场,已经构成事实上的文化集聚态势。上海的夜总会、迪斯科舞厅以及餐饮场所位居世界第二。要赋予这些文化设施、场所更多的核心价值宣传引导的重任,以建立全球一流图书馆、一流美术馆、一流博物馆、一流剧场集群、一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导向,让每一座文化设施、场所都自觉坚守核心价值观宗旨,努力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窗口。
用文化改革方式开拓城市文脉传承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命脉,城市文化活力取决于城市文化记忆力。文化的魅力既在于历经千百年积淀所散发出的醇香厚韵,也在于立足传统的开拓创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吸纳、传承和创新,直接决定了文化创造的活力。上海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尤其是海派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包容特性名扬海外,关键在于怎样更好地去挖掘、传承和弘扬。
首先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开发中要想得到更好的保护,就必须进行针对性挖掘,动员全市上下形成传统文化保护网络,组织保护队伍,开展传统文化抢救工程,梳理和建立富有上海特质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浦江文化、景观文化、市民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库,让收藏文物、陈列遗产和古籍典藏真正走出来、活起来。
其次是传承,上海传统文化宝库中需要传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但当前究竟需要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要建立上海传统文化传承目录清单,明晰传承主体,建立传承责任机制,使海派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再次是弘扬,挖掘是前提,传承是手段,弘扬是目的,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扬造势,让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要创新传统文化弘扬机制,推动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和各个角落。要坚持用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市民、引领社会思潮、美化人们心灵、促进社会和谐。过去的文化是当今的传统文化,而现代的文化又将是未来的传统文化,要推动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衔接、联动发展。
保护、利用和弘扬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是加强立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城市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一些为市民所熟悉和喜爱的传统文化痕迹在高大的城市钢筋水泥建筑中湮灭了,文化立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这两年,我们加快了文化立法步伐,目前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的相关法规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随着新规的出台,上海的历史文化必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用文化改革取向释放文化民生保障活力
良好的文化民生保障是城市文化活力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著名国际大都市相继提出各自的城市发展战略计划,并且不约而同地将文化民生置于城市发展的灵魂地位,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作为现代城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海以文化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致力于设施一流、供给一流、保障一流、队伍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在人均文化设施享有面积等指标上接近国际文化大都市标准。据《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标人均达92.06分,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但机构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半径1.5公里内或两万人左右就需要设置一家图书馆,而目前上海的水平远未达到。
建设民生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现市级功能性、区域影响性、区县节点性、街镇(社区)均等性四级文化设施布局,推动大型居住区、临港新城、陆家嘴产业集聚区的文化设施配套,加强苏州河以北地区、远郊地区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拾遗补缺。上海中华艺术宫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将上海文化设施的能级带入了世界视野,关键是如何加强中低档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建设民生文化还要重视优化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整合东方系列配送体系,建设全市公共资源数字化管理、集中式配送平台,完善市、区县、街镇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网络,优化配送结构,丰富配送内容,推广公共文化云试点经验,启动文化上海云门户网站,充分依靠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内容供给。探索全市“1+17”公共文化资源联动机制,以政府保障标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标准化为重点,研究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人员的配置标准,探索提出不同区域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差异和与之相适应的建设内容。
民生文化建设尤其要坚持以城乡文化一体化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顶层设计。针对城区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在设施布局、功能拓展、内容供给、财政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加强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均衡规划、均衡布局、均衡服务、均衡保障思维与工作方式的重构,整体研究制定全市文化发展方略。创新文化均衡扶持政策,推动制定针对郊区特别是远郊的文化重点投入政策、区别对待税收优惠政策,赋予郊区县政府一定的地方税收减免权限。坚持郊区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坚持优质文化资源优先向郊区配给,坚持城区对郊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引导,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建立文化均衡支持平台,采取更加多元的激励措施,吸引和鼓励各类资本支持郊区文化发展,动员组织社会力量积极为郊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用文化改革手段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通过对世界大都市的文化产业实力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他们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等软实力上,文化发展成为城市实力的突破口。除世界公认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全球性大都市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大都市如洛杉矶、法兰克福、多伦多及新崛起的大都市如香港、台北、首尔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增强城市实力而相互竞争,文化实力的竞争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上海的演艺业、影视业、动漫业、娱乐业等八大文化产业在深入调研、分类规划、积极推动中,呈现出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局面,文化产业增长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持续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7714.5亿元,增加值2362.4亿元。但总体来说,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
发展上海文化产业,战略定位至关重要,要围绕建立全球文化产业资源集聚中心、电影拍片制片中心和华人时尚休闲文化中心、亚洲演艺中心、文化装备业制造中心、新媒体发展中心、动漫制作营销中心、娱乐业内容生产与推介中心等目标,进一步梳理细化八大文化产业发展目录,优化发展路线图和推动主体,明确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外向发展、链式发展、品牌发展战略,确定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发展能级。
发展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提高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既要促进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转型,又要鼓励、支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新型文化产业主体;既要聚集传媒业、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等优势领域和重点文化企业,依托迪士尼、西岸传媒港、临港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区等外向型产业主体,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能走出去的文化企业集团,又要扶持培育各种小微文化企业,特别是大力扶持创新创意类的文化中小型企业,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大企业和骨干企业协同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务必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政府加强市场管理,但绝不能主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和流动,应将市场的资源配置权、微观经营权、产品生产权真正交给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市场业态转型升级,发展连锁经营、混合经营、超市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文化产品物流方式,提高上海文化市场产品的首发率、落地率、覆盖率。重视市场主体发育环境尤其是消费环境的营造,加强对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文化消费模式设计、加强政府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引导和消费秩序的维护、建立市民文化消费导览和引导消费目录等。
文化产业能否发展,文化市场能否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要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适应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准入,依托自贸区平台,创新和完善文化贸易政策、文化融合政策、文化金融政策、文化装备业政策、电影完片担保政策、电影促进政策等各类产业和市场配套支持政策。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还要处理好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关系,科学区分事业与产业的边界,研究制定事业与产业目录,创新确定事业与产业不同支持政策,确保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用文化改革路径集聚文化融合发展活力
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是世界潮流,文化跨界融合为城市文化活力的产生和释放创设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空间。未来5年内中国会有4亿人到海外,中国的文化利益遍布全球,上海在与世界文化融合中大有可为。融合不仅可拓展市民文化空间,而且可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文化融合成果。
许多世界城市的文化发展经验表明,文化融合是城市宽容精神的表现,也是城市活力的来源。上海在文科、文教、文旅、文商、文创、文金、文信等方面已具有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其中文科、文教、文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关键是要在已有融合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融合发展空间、丰富融合发展内涵、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完善融合发展政策、务求融合发展实效。
城市文化氛围营造为文化跨界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空间,要联手区县、动员社会、依靠群众,继续实施剧场、影院、影像、广场、地铁、商圈、集市、街头、机场、市民文化十进工程,梳理完善营造目录,建立文化氛围营造长效机制,定型和创新市民文化节以及各类国家级、市级重大文化活动的举办、项目竞争、购买服务机制,推动上海办节经验在全国形成更广泛影响。
要着力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建上海电影完片担保体系、中外电影合作办学、公共文化万人培训、文博进校园课堂、构建校外文化教育网络等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快的融合项目上聚焦突破。
要适应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完善和优化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融合发展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和细化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商业、文化与贸易等10方面的融合发展目录。
在未来发展中,上海文化究竟融合什么?怎样融合?要聚焦重点,力求在文科、文金、文教、文商等重点领域继续取得突破。要立足融合取向,探索建立项目化、平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融合发展长效机制,融合成果认定和评估激励机制,融合成果互惠互利及市民共享机制,融合发展人才特殊政策引领和重点培育机制。
用文化改革视角打造文化开放包容活力
上海是一座地处改革前沿、面向全球、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激发上海文化活力的必然要求。考量世界文化城市,大多是文化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自开埠以来,上海文化中就融入了开放与包容的基因,发展本土文化但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引进外来优秀文化但不弱化本土文化,两种文化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相依共存,造就了上海海派文化的独有品格。上海应顺应建设全球城市的大势,不断加大文化开放力度,在开放中促进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包容发展,在开放中塑造上海文化的崭新形象。
包容是境界,应特别强调坚持马列主义对文化的指导地位,用主流文化反映、体现、包容多元文化,形成文化追求多层多元、文化取向多面多向、文化样式百花齐放、文化供给各取所需、文化格调高尚雅致的城市文化繁荣格局。值得思考的是,在自贸区更为开放的制度效应下,上海对影视作品、舞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审查和管控,究竟怎样既强调一元主导又体现包容、宽容。在对产品、人才的包容乃至宽容上,怎样像纽约等世界城市一样发挥城市“人才价值命题”力量,用宽松的环境驱动城市成为人才磁场。
上海应致力于包容举措创新,实施上海引进文化人才优才计划,在文艺作品生产、传播与展览、展演、展示中,大力倡导讲包容、写包容、唱包容、画包容、演包容、弘扬包容、演绎和发展包容的价值取向,让包容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时尚名片。
文化包容至关重要的是政策导向。一些文化名人、明星、名师朝北漂而不向海漂,有的上海本土人才甚至往外漂,为什么?这应更多地从政策活力上去解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文化热点面对面》一书中指出,行政权力对艺术的发展不要过多干预,才能促使文艺大师的涌现。上海应借鉴香港的优才经验,突破传统的让人才愿意来、愿作为、愿留下的瓶颈,从政策制度层面真正为文化的包容提供空间。
用文化改革杠杆撬动文化治理内在活力
高效的文化行政治理方式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文化治理的基础上,文化活力的释放才能更好地体现正能量的取向。上海应着力探索新时期政府治理文化治理什么和怎么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有效推动上海文化治理理念从传统政府主导型向现代社会参与型的转变、治理空间从脚下向天下的延伸、治理方式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拓展、治理手段从粗放型向精细和人文型的转型。
构建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现代文化发展治理体系,关键是要用改革的杠杆撬动文化治理顶层设计,将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3个体系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核心是要明确文化治理内涵,确定文化治理边界,建立文化治理目录和清单,创新文化治理成效社会化评估机制。
文化治理最为重要的是10个方面的治理,即文化规划调控治理、文化法治保障治理、文化内容净化治理、文化需求导向治理、文化产业撬动治理、文化市场秩序治理、文化融合取向治理、社会主体丰富治理、文化氛围营造治理、文化资源优化治理。
文化治理其重心必须落到基层,基层的文化治理能力强了,整个文化治理就具备了坚实基础。要加强文化治理的市、区县、社区的网格化建设,建立有效的三级文化治理互动、驱动、联动平台,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要综合运用行政的、法治的、社会的、市场的、科技的、人文的手段开展文化治理。要善于用文化的方式、艺术的手段开展文化治理。一是参与式治理,让社会主体更多地参与文化发展规划的修订、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场馆的运营管理、文化活动的承办、文化内容生产与供给、文化市场巡查监管。二是结合式治理,坚持治理力量的条块结合、治理要素的软硬结合、治理空间的内外结合、治理路径的长短结合、治理手段的虚实结合、治理主客体的互通结合,有效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渗透式治理,通过慢文化、流文化、细文化、柔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让文化在悄无声息中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各种载体,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悦人、以文施治的目的。
总之,文化活力是城市的新发力点。让文化活起来,是实现上海由世界文化大市向世界文化强市目标转换的战略选择,是让市民更充分获取文化体验、感知文化美好、成就文化梦想的需要。文化活力从何而来,前提在于盘活文化资源,核心在于用活文化人才,根本在于激活文化基因。一座城市是否具有文化活力,最终要体现在高效的体制机制中、丰富的文化产品中、优质的文化品牌中、一流的公共服务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包容的文化环境中、开放的人才高地中和美好的文化体验中。文化活力至关重要的在人,人是文化活力中的第一要素。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对高素质文化活力创造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营造更加宽松、生态、宜人的有利于各类国际、国内文化人才集聚、成长和作为的环境。
文化活力有赖于财力。目前,文化投入短板突出,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领域投资渠道不畅,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要像经济、教育、体育等硬投入那样加强文化投入。文化活力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要建立文化活力指标统计、结果评估百姓参与机制。上海要成为真正富有文化活力的城市,还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文化活力给力城市发展,在活力效应下,上海一定能以活力城市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