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艺节”获奖剧目《百姓书记》8月初开始赴外省市巡演。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8月1日至3日,话剧《把日子提前过》在济南演出市场着实火了一把。这是该话剧首次与观众见面,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营销票务,结果是场场爆满,扩大了山东原创戏剧品牌的戏剧影响力。《把日子提前过》初战告捷,得益于泉城民众日渐提升的文化消费水平,也是“十艺节”后山东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注脚。今年上半年,山东艺术创作领域的“几大文件”相继出炉,为齐鲁舞台艺术长期繁荣做好了铺垫。
“尝到甜头”引发思考
筹办“十艺节”前的山东舞台艺术创作,资金匮乏,创作人才稀缺,创作规划也多以年为单位来制定。“十艺节”筹备工作启动后,意识到创作规划重要性的山东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舞台创作规划,旨在“十艺节”上拔得头筹。2012年,山东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舞台艺术、美术、群文作品创作规划,实施“精品剧目打造工程”“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社会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并要求各市、各文化单位立下军令状,实行问责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艺节”上,山东在文华奖各奖项评比中均斩获颇丰。尝到制定规划的甜头后,山东开始探索制定舞台艺术发展的长效机制。
今年7月,《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根据《办法》,未来山东将以现有各种体制地方戏和京剧艺术表演团体为基础,以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各剧种艺术家为骨干,提供政策、经费保障,全面加强地方戏与京剧保护扶持,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市场活跃、剧目创作普遍繁荣的戏曲事业发展机制。
今年初以来,“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地方戏和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省艺术英才培育工程”陆续启动,加上《关于对全国、国际文艺比赛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的办法》,被形象地称为“4+1”工程。至此,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的保障体制开始进入试运行状态。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柳琴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市作为柳琴戏的发源地之一,有过辉煌的发展历程,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涌现,柳琴戏受到很大冲击。经过充分论证,临沂市决定以柳琴戏精品创作为突破口,重点打造3部历史、红色、现代题材的大戏,扭转演出节目老化、演出形式陈旧的问题。2007年,临沂市将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王祥卧鱼”的故事和临沂柳琴戏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推出了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在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闭幕式上首演,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临沂市又以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众多沂蒙红嫂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排了柳琴戏《沂蒙情》,塑造了抗日战争年代沂蒙山妇女群体英雄形象。2013年10月,该戏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演员刘莉莉获得文华表演奖。无论《王祥卧鱼》还是《沂蒙情》,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弘扬传统文化这条主线。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认为,只有坚持突出当地文化特色,一部戏的生命力才能更持久。
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通过创新、创造,使其转化为新的艺术生产力,是山东歌舞剧院创演人员的共识。为丰富演出剧目,更好地开拓演出市场,山东歌舞剧院近年来创作、打磨推出了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和蒙古舞《红色英雄》等节目,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山东歌舞剧院院长王彬林告诉记者,为提高舞蹈队整体素质,山东歌舞剧院近期将推出更多古典舞基训课,强化演员基本功,使演员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上,济宁市以弘扬中国女性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山东梆子大戏《圣水河的月亮》,一举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两个大奖。济宁市文广新局局长孙爱民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济宁创作生产文艺精品时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孙爱民介绍,今年6月中旬,济宁市杂技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带着两个具有浓郁中国风格节目,随中国代表团赴俄罗斯雅库茨克参加“小猛犸——2014国际青少年杂技马戏节”比赛,《蹬鼓》荣获大赛最高奖“金猛犸奖”,《抖空竹》荣获由欧洲马戏联盟组委会颁发的本次大赛“最高特别奖”。
用精品打响齐鲁戏剧品牌
为使“十艺节”获奖剧目发挥应有的示范性、导向性作用,山东省文化厅以“增加演出、文化惠民;加工提高、打造精品;理论总结、推动创作;开发市场、创造效益”为目标,于马年春节前后在济南举办了“‘十艺节’文华奖山东获奖剧目观摩展演”,15台获奖剧目先后在省城集中演出34场,反响良好。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表示,近期山东将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组织部分精品剧目晋京展演,进一步扩大齐鲁戏剧的影响。同时还将结合山东剧场院线运营,组织开展省内外展演巡演,打造一批“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品牌剧目。
“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市文广新局局长李贡平介绍,近年来淄博市大力实施文学艺术创作精品工程,加大有关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为当地繁荣艺术创作与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淄博市的文艺创作始终瞄准精品目标,先后创作排演了五音戏《云翠仙》、《换魂记》、《腊八姐》、《豆花飘香》、《石臼泉》,京剧《诗杰王勃》、《红嫂》、《焦裕禄》、《朱彦夫》、《马夫掌鞭》,舞剧《齐风?甫田》、话剧《草原之子》等一大批剧目,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结合本土文化特点,聊城市近年来也十分注重文艺精品生产。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聊城市豫剧院排演了现代豫剧《焦裕禄》在全市巡回演出;临清市京剧团排演了《党的女儿》;聊城市杂技团节目引入新元素,开拓了国内外演出市场,在意大利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
徐向红表示,未来山东将进一步完善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审选拔、资金扶持、展演推广、表彰奖励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具有持续活力的繁荣艺术创作的支持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山东文艺精品创作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