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起来跳舞吧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9-02   

记2014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

台湾原住民舞蹈《山林印象》剧照


付  瑶
    为加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舞蹈艺术交流,增进各地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舞蹈节2014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于8月20日至25日在京成功举办。来自宝岛台湾和港澳地区的舞蹈学子们带着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美好愿景来到了北京,与内地顶尖舞蹈院校的师生欢聚一堂,孩子们以舞交友、以舞结情,共同舞出了两岸青少年的美好情谊。
    思想的碰撞
    新增设的以“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七大院校的学科带头人与业界专家、学者借此机会首次环坐在一起,深入交流与讨论,共同探寻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进一步探索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未来合作与发展的空间。
    在论坛中,各高校负责人针对不同地区、学校的舞蹈学科发展状况及舞蹈艺术的交流方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来自澳门演艺学院的高成明提出“摒弃同质、合作交流”的观点,认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不应遵循某一特定的训练体系或评价机制,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制定取长补短的训练方法,从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好场景。来自台湾的林秀贞、伍曼丽两位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各自学校的舞蹈发展状况,并对舞蹈艺术的创作和交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看法。而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胡淮北、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向荣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蒙小燕也就各自学校舞蹈课程的设置及舞蹈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陈述。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各位专家、学者就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文化艺术合作与发展中的舞蹈表演、创编、教育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肢体的交流
    为了让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舞蹈文化,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交流课环节。交流课共有7堂,7所院校各派出一名优秀老师进行授课,每堂课的学生则由3所不同院校的学生融合构成。这样的设置,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各种肢体动态交流的方式,感受其他院校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共同学习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澳门演艺学院的杨敏健和台湾的林郁晶各带来了一堂现代舞技术课,在课堂上学生异常兴奋,挥汗如雨,跳得酣畅淋漓;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给港澳台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民族民间舞课,在短短的3个小时里,学生们便掌握了藏族、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台湾艺术大学王广生的一堂台湾原住民舞蹈课,使得来自北师大和港澳地区的同学们在质朴纯粹的舞步中认识和了解了台湾文化;香港演艺学院的裴长青带来的是一堂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学生们很快便抓住了古典舞“圆倾拧曲、形神兼备”的精髓;北京舞蹈学院的万素则通过气息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现代舞的身体解放课,带同学们去感受内心的安静,寻求身体的本源。
    交流课堂气氛活跃,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们迅速成为舞伴,变成朋友,大家以肢体对话、切磋技艺,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快乐。
    以舞会友
    整个活动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展演了,7所院校带来了各自精心打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这15个题材、风格、形式各异的作品让人大饱眼福。
    台湾艺术大学带来的《飞天》和《水中玉》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飞天》是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其绚丽多彩、新颖却古老的舞姿和风格独特的舞蹈场面,展示了敦煌艺术的魅力。《水中玉》是一个维吾尔族风格的舞蹈,但与大陆传统意义上热情奔放、魅力四射的维吾尔族舞不同,《水中玉》的动作柔美、张弛有度,在行云流水的变化中给人以脱俗、清澈的印象。
    澳门演艺学院的《戏梦》中的形象来源于中国戏曲中的花旦,孩子们俏皮又不失沉稳的表演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雅之美。
    台湾另一所大学带来的民间舞《艺阵风采》和原住民舞蹈《山林印象》清新自然,带有浓郁的台湾民族民间色彩和地域特色,让各地青少年通过舞蹈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
    北京师范大学的《远去的山谷》充满校园气息,彰显着青春活力;北京舞蹈学院的汉唐古典舞《红男绿女》则呈现了内地舞者在挖掘中国古典舞的另一条道路上的发展成果。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有着相同的文化脉搏,在舞台上却又绽放出不同的艺术光彩。这正印证着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