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巡游中国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9-10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演出剧照
王子维 制图
出品人讲述与“尼尔斯”一起飞翔
田清泉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历险。
在漫长的旅程中,品尝着各种心酸,享受着各种乐趣。
生产一部具有标志性的音乐剧,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2012年转企改制后的一次大胆探索,更是武汉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开放包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武汉,似乎不应少了音乐剧。在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更不可排斥音乐剧。可喜的是,音乐剧开始走进市民的生活,并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未来舞台剧艺术的发展,音乐剧必将成为重要发展引擎。
于是,我们开始大胆触摸音乐剧。有人说,在中国投排大型原创音乐剧的土壤尚不成熟;有人说,音乐剧观众的培养还需漫长的过程;还有人说,武汉人艺应立足传统话剧、儿童剧和木偶剧的投排,投排音乐剧有些得不偿失;等等。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困难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相信一个拥有6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有文艺院团,应该有这个能力完成这次探索。
于是,创作队伍应运而生。我们选择了世界上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改编成同名音乐剧,我们相信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作品的深刻和伟大。在主创人员上,我们把眼光投向了国内外。有缘的是,在武汉姑娘邹爽的介绍下,以英国著名导演大卫·弗里曼为首的戏剧团队的加盟,进一步增添了我们的信心。
英国是音乐剧发源地之一,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我深信,总导演大卫·弗里曼能改变英国歌剧的历史,也能改变武汉音乐剧的历史;作曲卡麦隆一定会创作出同音乐剧《悲惨世界》一样能流传于世的名曲;舞美设计丹·波特曾担任悉尼奥运会的舞美设计师;武汉籍姑娘邹爽,不仅是编剧,还是英方执行导演和多媒体设计;艺术指导沈承宙,更是音乐剧在中国的播种人;中方执行导演冷佳华,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音乐总监徐远嘉,颇有名气的音乐怪才;舞蹈编导梁群,早已在国内赫赫有名;灯光设计任冬生,获奖作品举不胜举;声乐指导王静暄,曾在歌剧舞台上光彩照人;木偶艺术指导王子斌,中国木偶界的权威;杂技艺术指导丁少安,杂技界知名专家;舞美制作负责人喻业斌,年近七十却依然坚守舞台一线;舞美监制王晶同样活跃在世界戏剧舞台;还有新组建成的武汉人艺“飞”乐队,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开启了美妙音乐飞之旅。正是这支汇集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国艺术家的创作团队,为音乐剧的成功上演装上了多彩的保险绳!
投排过程十分艰难,正如婴儿的孕育,“阵痛”时时考验着我们。从中西文化观念的冲突,戏剧生产模式的差异,演员招募的困难,到剧目宣传和营销的薄弱,以及经费筹集的艰辛等,都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和解决。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没被吓倒,始终挺着腰板,乐观面对。因为:我们有上级宣传文化部门这样的强大后盾,我们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的演职员队伍,我们还有强大的必胜信念。经历各种困难之后,音乐剧“尼尔斯”开始发芽,开始成长。我们没有想到,从首演到全国巡演,一直是那么的火爆。一鼓作气在武汉中南剧场驻场演出了40多场,又一鼓作气赴深圳、重庆、大连等22个城市全国巡演27场。我们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我们也看到了汉产音乐剧的希望。“尼尔斯”属于武汉,文化名城武汉必须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剧名片。
我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创造什么奇迹,我们只需创作、演出,从而赢得观众的尊重。我们的奋斗历程,是一个虔诚向高雅艺术朝拜的历程。我们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原著,更尊重观众。我们做到了用真诚诠释好这部伟大的童话作品,并让音乐剧具有更强的文学性和观赏性;我们诚恳地学习西方音乐剧的创作理念和方式,让这部音乐剧具有纯粹的原创性;我们不断吸收东西文化之精华,让音乐剧张扬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性;我们综合戏剧、木偶、杂技等多种文化元素,营造好看好玩的审美氛围,调动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领略和享受音乐剧艺术的无限魅力。
应该说我们尝到了甜头,收获了成功。我们不得不向伟大的作家拉格洛芙致敬,向主创团队致敬,向武汉人艺演职人员致敬,还得向所有为我们服务的剧场及全国观众致敬。我们是一个整体,离开谁都不行。同时,我们也备感压力巨大。我们知道,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需要我们去努力。我们才开始起飞。我们还要继续学,继续做,继续向前,因为艺术追求永无止境。
(作者系武汉人艺总经理)
专家点评
应该教给孩子们感悟
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舞台呈现,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儿童剧的审美呈现。我们常常忽略儿童剧的审美高度,只注意主题的灌输,这是我们中国儿童剧的弊端,这一次引进英国人才制作的中国儿童剧,对儿童剧的文本创作,以及舞台审美呈现的提升是有示范作用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不仅说善恶,它是在讲爱,就像里面的一句台词:“我从来不知道爱这么容易,张开双臂就可以,只要你爱我我就爱你。”人会不会爱,懂不懂爱,懂不懂爱人,懂不懂被爱,我觉得这不光是一个主题的问题,还是一个审美高度的问题,这个审美高度在我们的儿童剧里面是缺失的,是常常被大人忽略的。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感悟高层次的审美追求,我觉得这是这个戏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我想这是创作者的追求。
(程薪伊,中国著名导演)
和国际接轨,一步到位
近年来,在我参与的、我了解的国际主创团队合作打造的多部中国原创音乐剧中,我们与《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合作是最和谐、合作最顺利、合作最愉快、合作最有效的。近年来,国内陆续推出了中文版的外国知名音乐剧,如《妈妈咪呀!》、《猫》等。我们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同时有中文版和英文版剧本的,而且首演的是中国团队的中文版,但愿能不断修改完善,日臻完美,成为外国音乐剧团队学演的中国音乐剧名著。
(沈承宙,中国歌剧研究会顾问、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
音乐剧创排要有平常心
儿童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投排正如同婴儿的孕育,许多意外和阵痛考验着我们。但是,这个历经风险和阵痛的孩子终于诞生了,并且很健康。之所以健康,我想,是因为武汉人艺有耐心等待这个孩子的出世,没有拔苗助长,没有为了某种目的速战速决。波折和挫折都是难免的,但艺术规律是要遵循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
(游暐之,《歌剧》杂志总编)
主创访谈
奇妙的创作之旅
总导演 大卫·弗里曼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第一部大型音乐剧作品,此次的合作非比寻常,我们需要找到有全方位素质能唱能演的演员、现场乐队、录音混放、舞美、服装、动物形态的编舞等,因为该剧95%的角色都是动物,尤其是鸟类。原著是一部有100多个章节的长篇小说,且都是很分散的章节,没有什么特殊的情节和内容上的联系,因此创排这部剧我们面对着很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故事整合成一个适合音乐剧结构的作品?我们也希望这部戏既有国际的模式又能加入中国元素在里面。这部戏有很多精彩的看点,尼尔斯从大变小,有震撼的飞行动作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
排练过程中的交流并不容易,因为每一个指示、每一个建议都需要翻译。我十分佩服剧院的恒心和对我们主创团队的支持。我们这次情况很特殊,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音乐、剧本、舞美设计都是同时进行,从伦敦到悉尼,前期的工作马不停蹄,同时通过在武汉的前期工作坊,将这次奇妙的创作之旅变得十分高效。我希望这次的骑鹅之旅会继续下去。
与尼尔斯一起长大
编剧 邹 爽
每个成长的故事都是讨论长大的话题,而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是一个不要长大的孩子不小心长大的故事。尼尔斯虽然是个坏小孩,但他是幸运的宠儿,他在不知不觉中,和一群他曾经欺负过的小动物们学会了如何交朋友,如何忍受寂寞,认识到了善恶美丑,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震撼和回家的喜悦。
我接到这个剧本任务的时候将原著阅读了一遍,我很快地联想到了《西游记》,从结构上这个剧本是很难从原著延伸的,因为原著结构很散,是一个个不怎么能联系在一起的故事。我苦思冥想,如何能在没有中场休息的90分钟给观众一个个明确的信息,将这个从视觉到音乐上全部是兴奋点的故事升华成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作品;需要一个鲜明的主题——长大。这个“长大”是个心灵反射,对于孩子来说,是成熟;对于成人来说,是珍惜;对于老人来说,是回忆。
儿时对武汉的记忆给了我很多灵感,这些灵感来自于我对故乡的依恋和怀旧。我在英国常常有人问我:你的根在哪儿?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总觉得,树有根,鸟有翅膀,人有腿,根,重要吗?其实,在世界各地走了一圈,我发现,根是随着自己的经历而变的,正像这群大雁,在天空留下不同的足迹,他们的根在心里。回家永远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话题,在我们“尼尔斯”的剧里,尼尔斯回家是梦醒,原来,家就在你身边,在你的心里。根就是家,家就是自己内心最需要保存的地方,走得再远也知道它在哪儿,也要回去。
尼尔斯通过变小而长大,通过历险而得到心灵的安静,通过失散而团圆,通过走远而回家。愿我们与尼尔斯一起长大,历险,回家。
观众反响
温州观众林女士:精美的舞台设计,大气优美的旋律,360度旋转的空中投影,“尼尔斯”是近几年在温州看到的最好的戏。
重庆观众“玲姐姐”:昨天那个儿童剧“尼尔斯”还不错,我觉得比蓝精灵这些童话故事剧有看头,现场感很强!孩子说那只大肥鹅很可爱,以后再演他还想看,看完还给孩子买了个纪念品的尼尔斯呢。
常州观众淼淼妈:4岁的淼淼虽然听不懂演员们在唱什么,也看不懂歌词,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淼淼还是两次流下了眼泪!结束后她告诉妈妈最喜欢的不是主人公尼尔斯而是大雁!她还盼望着能和演员们合影,可是没能如愿,最后就合了个背影。
武汉观众“hui滴小窝”:《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还蛮精彩的,演尼尔斯的小朋友超级萌,唱歌好好听。
(王 娟 整理)
团队在巡演路上
成长·历险·快乐·温暖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全国巡演四个关键词
杨童舒
温州大剧院,全场1300张演出票于演出前几天就全部售罄;无锡大剧院,1800张门票全部售出,临时加开乐池的100个座位也全部售完;重庆大剧院,在暑期儿童剧票房排名遥遥领先……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在全国巡演的过程中,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刮起了“尼尔斯旋风”,成功树立了“尼尔斯”汉产文化品牌。
在火爆的票房、炫目的舞台、精湛的演技背后,凝聚着武汉人艺主创、演员们的辛劳与努力,梦想与坚持。正如武汉人艺副总经理、中方导演冷佳华所说:“这次全国巡演,我们与‘尼尔斯’一起经历成长和历险,体会快乐和温暖。”
长途辗转舟车劳顿团队不言苦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中主人公尼尔斯骑鹅游历世界,武汉人艺的“尼尔斯”剧组也巡演了大半个中国——历时两个月,共辗转演出22个城市,平均每两天一个城市进行辗转,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是家常便饭;往往前一天晚上刚刚演出完毕,一大早又要踏上离开的列车;刚下火车还未休息,就要转乘汽车继续赶路……如此高强度的演出安排,对剧组的演员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在舟车劳顿之下,没有一个演员嫌苦嫌累。他们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坚持每场演出,舞美、音响、灯光等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装台拆台;编导在装台现场指挥,在演出现场督阵;负责声乐的王静萱克服场地限制,每天坚持给演员们做声乐辅导。大家在酷暑高温中,始终保持着坚韧、乐观的心态,将最好的舞台演出呈现给全国各地的观众。
少年主演
与尼尔斯一同成长
剧中的主角尼尔斯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扮演尼尔斯的两位小演员——14岁的黄磊和12岁的汪子俊,在这次巡演中也与尼尔斯一同成长。巡演周期正值暑假,在别的孩子四处游玩、娱乐休闲的时间里,他们冒着高温和酷暑,不但与剧组一起在全国各地辗转奔波,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两个小家伙在妈妈的陪伴下十分争气,走台、练声和学业都没耽误,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校里的知识,巡演更是让他们拥有了坚韧的意志、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和乐观活泼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小演员们懂得承担起责任,也从曾经的骄傲自满转变到如今懂得自我批评、谦虚好学,让同组的成年演员都竖起大拇指。
成长有快乐,同样也伴随着酸涩。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长高的速度很快,犹记得刚进剧组,化妆老师在给孩子戴头套的时候是要低下头的,而如今孩子们要坐下来化妆老师才能看到他们的头顶。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也在声音上反映出来——黄磊目前已经到了变声期,无法再唱出以前那种透明的感觉,这让他一度心情沮丧、悲观。冷佳华看在眼里,也十分不舍和无奈。变声是成长的必然,它标志着一个男孩的成熟,却也带来了远离尼尔斯的不舍和酸楚。为了帮黄磊度过尴尬,领导多次和他谈心:“跟剧中的尼尔斯一样,这就是成长的滋味。扛住了这种成长的痛,你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亲如一家
巡演路上的快乐与温暖
长时间在一起排练、同吃同住,每天共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尼尔斯”剧组成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全剧组50多人,青年演员就自发建立了巡演的微信群,把剧组每天集合的时间,出行的车次,各地天气情况,还有各种注意事项,都在群里交流。在繁忙的演出间隙,大家抽空体验全国各地的不同感受——在群里发布城市的美景图片,推荐刚刚吃到的美食,上传好玩、好笑的见闻,微信群成为了大家交流的重要情感纽带。
微信不但传递快乐,也传播关爱。有一次在安徽马鞍山的演出中,舞台监督助理刘敏在撤道具时不小心磕到设备的尖角,顿时血流了满脸,剧组赶紧抽调人手将刘敏送去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很关心她的伤势,陪她的工作人员就在群里“直播”她的就医处理过程,让大家放心的同时,一声声慰问也让刘敏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是一次勇敢的历险。这不仅仅是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儿童音乐剧,也是武汉人艺和主创人员的巡演心路。武汉人艺台前幕后的主创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武汉人艺“德在先、戏为天”的文化理念,拥有如此凝聚力的团队在巡演中体会着成长、历险、快乐、温暖,武汉人艺也将与“尼尔斯”一起,在艺术的天空中越飞越高。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