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京剧团:事在人为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9-23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观看浙京演出《孔雀翎》
翁国生率浙京在中东迪拜演出《万马奔腾》
杜俏俏近年来,围绕建设“文化强国”新战略和“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新目标,浙江省属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最近在走访调研省属院团后指出,文艺院团是文化宣传工作的主阵地,要坚持正确导向,不忘担负的政治责任。他要求,要配强班子,带好队伍,树立正气,展现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队伍健康发展,提升整体艺术水平。浙江京剧团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院团改革发展实践,构成了当下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推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浙江样本”。
6月底,正值杭州最热的时期,吴先生和一群朋友们结伴来杭州剧院看浙江京剧团(以下简称“浙京”)的新编京剧《滚灯王》。吴先生原来一直生活在天津,6年前跟随儿子一起举家搬来杭州,除了照顾小孙子,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京剧。“刚来杭州时真有点落寞,因为浙江人更喜欢越剧。后来发现浙江也有个京剧团,而且每年都演很多新戏。我总算找到了‘组织’,现在他们的每场新戏我几乎都看。”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推动下,重新建制的浙京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中,他们有过彷徨、有过失落、有过坎坷、有过痛苦,但唯独没有过放弃。在这片越剧艺术繁茂生长的江南土壤中,浙京人开拓出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创造传奇,每出戏都能演百场
在全球化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如何在现代生活之中坚守传统文化,成为每个戏曲院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浙京却丝毫未曾消沉,它至今仍是一个几乎每场戏都能演出上百场的剧团。
翻看浙京的演出记录,令人惊讶地发现,《宝莲灯》7年连演1012场,《藏羚羊》6年连演732场,《孔雀翎》7年连演625场,《哪吒》3年连演413场,《红拂》一年连演118场,《告别迷茫》一年连演162场,《飞虎将军》一年连演116场。而今年创作的“中国梦”题材现代京剧《少年中国梦》,刚进入巡演阶段就在浙江、上海演了200场。
10年来,浙京每年的演出场次均达到400多场,票房收益达700多万元,不折不扣地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许多剧团一出戏演出场次还徘徊在两位数时,浙京是如何牢牢把住年演出场次三位数大关的?
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笑言,浙京人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确,浙京的敢打敢拼声名远扬。除了在剧场演出外,浙京下农村、登海岛、爬高山、进社区、进校园,把优秀的京剧作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千家万户。
身为团长的翁国生,既是决策者,又担纲导演、主演,实属不易,特别是一个以武戏为重的主演,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翁国生却说,当我还能演戏时,当然还会在舞台上勉力为之;一旦我演不动了,我还是导演。
“在我心中,舞台最大。”翁国生说。无论是在哪里演出,浙京人都一丝不苟,这种执着的坚守精神,使翁国生即便在脚筋崩断的情况下,依然能咬牙演完;这种坚守,使团里的名角们也能在临时搭建的草台上,坐在油布纸铺就的地上化装,与众人同吃简便的盒饭;这种坚守,是在走出国门时为节省经费,演员们自己扛道具、当舞美,而一上舞台依然艳光四射,用国粹京剧擦亮中国文化招牌。
传承要坚守,阵地要开拓
当然,无论条件多艰苦,团队多努力,戏好不好始终是关键。在戏曲界,翁国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罗怀臻,则给他取了另一个外号——翁班长,因为他是他那届中国剧协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导演艺术家研修班”班长。“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成就斐然的优秀戏剧导演,推选出的班长是浙京的翁国生,可见他在青年戏剧家心目中的地位。”在罗怀臻看来,在一个非京剧的流行区域, 在京剧剧种杰出人才与资源高度集中于京津沪地区的时代背景下,以翁国生为代表的一批浙江京剧人,能够坚守在西子湖畔,高举繁荣京剧的大旗,与时代同行,把一个地方京剧团办出一种气质、办出一种精神来,何其难得。
浙京虽然不是当代京剧的“王者”,但是他们自尊而又自信地探索着适合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艺术道路,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与观众共存的前行姿态。
谁说京剧只能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翁国生和他的团队眼中,京剧也能传达人文精粹、时代精神,也能表现当代审美、时尚情怀。因此,浙京作品的题材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无论是网络题材、监狱题材、神话题材、都市题材、历史题材抑或是现在的“中国梦”题材,他们的作品总是很接地气。比如根据京剧在南方生存环境比较艰难的现实,大胆创排了拥有南派京剧鲜明特色的“浙京南派京剧武戏三部曲”——《宝莲灯》、《哪吒》和《飞虎将军》,把京剧“盖派艺术”的传统精髓,融入到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要求的新编大戏中。
近些年,为了更深入地拓展浙京的演出市场,翁国生又带领浙京人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他们运用自身的创演实力,积极引进外来创作资金,采取了十分新颖的合作模式,接连创排了“浙京市场开拓三部曲”——《藏羚羊》、《少年中国梦》和《滚灯王》三部新编大戏。例如浙京和青海省京剧团联合制作的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两大京剧院团首次联姻,浙京用自己的主创团队,为西部并不发达的青海省京剧团打造了藏羚羊题材的京剧,翁国生更是大胆将此举贴上“艺术的西部帮扶”标签。在创排《少年中国梦》和《滚灯王》这两出戏过程中,浙京没有依赖上级拨款,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借用外来资金为对方量身定做了京剧作品。浙京的这种新颖尝试和探索,改变了国有艺术院团一味依赖上级主管部门、先有财政拨款方能创排新戏的惯性思维和传统流程,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努力与外界合作,巧借外来资本的投入,打造剧目生产。这种创新,不但扩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激发了主观能动性,也减少了对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在财政上的惯性依赖。
在借力的同时,浙京还积极开拓了青少年市场。谁说京剧就一定只有老年观众?虽然翁国生是个玩先锋的戏曲导演,但是在创排出《红拂》、《王者俄狄》这些先锋作品之余,他也有一颗童心。深谙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的他,从来没有忘记孩子这个群体,从《孔雀翎》到《告别迷茫》再到《藏羚羊》、《少年中国梦》,翁国生一直在摸索应该给孩子打造怎样的京剧。少儿京剧《少年中国梦》还未首演就成功获得500场订单,这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
企业化管理,激发新活力
除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浙京创演的舞台作品还相继在各类全国戏剧比赛中获奖:现代京剧《藏羚羊》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作品大奖,《飞虎将军》、《宝莲灯》等剧目4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作品奖,《王者俄狄》、《孔雀翎》、《哪吒》等剧目获得印度国际戏剧节戏剧作品大奖、土库曼斯坦国际戏剧节金质戏剧奖、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京剧节剧目金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长江流域文化艺术节剧目金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孔雀大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全国优秀动漫舞台作品大奖艺术奖项等。这些年来,勤奋的浙京几乎将国家级大奖悉数收入囊中。
着眼于未来的浙京,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除了台柱子翁国生,近年来陆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赵东海、罗戎征、姜艳、毛毅、毛懋、安丽娜、姜振宇等优秀演员相继获得了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表演奖、央视“青京赛”表演金奖、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表演金奖等奖项。
在当下不少院团仍按照传统方式培养行当人才之时,浙京却屡出新招。其演员的整体配置相当均衡,包括武生、老生、青衣、花脸、丑角,行当齐全,并且青年演员占了大部分。“今日的浙江京剧团,90%以上都是年轻人。”翁国生说,在浙京各种广受市场欢迎的大戏中,青年演员担纲挑梁时常可见。为了培养这些青年人,翁国生精心打造了《五朵京花》、《龙腾虎跃》等属于年轻一代京剧人的独特品牌专场和“个人京剧明星秀”,然后再挑选这些年轻人到《藏羚羊》、《少年中国梦》、《滚灯王》这些剧团进行市场开拓的重点项目新戏中担纲主演,不断磨炼,使之快速成长。
而近年来实行的演出项目制,对每个项目、每个剧组的参演成员严格控制、择优挑选,绝不进闲人、懒人和无用之人,每一个演职人员在剧组中身兼多个角色、多份工作,坚决杜绝“大锅饭”现象。翁国生戏称浙京的这种项目制创举使得每个演职员工都逐渐成为了多元化、复合型的艺术人才。
浙江是京剧名家盖叫天的故地,曾几何时,京剧在浙江是那般璀璨和辉煌。而今,尽管浙京曾遭遇诸多冷落和消沉,但翁国生这位盖叫天再传弟子依然执着坚毅地率领着浙京人,秉承着对京剧艺术坚定不移的信念,为自己痴迷的中华国粹努力拼搏着。
接下来该怎么走?翁国生充满信心。这不,他和浙京同伴们已在为纪念明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筹划项目了。我们期待着这部描写抗战时期浙江人民在浩瀚东海抗击日寇、用生命救援英国战俘的现代京剧,在翁国生的精心构思和创意下,全新呈现在京剧的舞台上。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