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戏校在澳门播撒京昆艺术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0-09
上海戏校演出《虹桥赠珠》
本报实习记者 罗 群宽阔的水面,忙碌的码头。一边是矮矮的小山,绿树环绕;一边是现代化的建筑,霓虹闪烁——这里是澳门。在这里唱京剧、昆曲,“咿咿呀呀”安静了喧闹的都市,听起来就是有趣而迷人的事情。
日前,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以下简称“上海戏校”)应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以下简称“澳门教青局”)之邀,少年京昆剧团师生一行70余人来到澳门,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为来自当地31所中学的4000余名师生带来5场精彩的演出。
京昆文武 全面展示
5场演出的戏码是一样的,而观众则不断轮换,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为了在一台节目中尽量全面地为澳门中学生展示京昆艺术,上海戏校和澳门教青局商议,精心安排了戏码。澳门教青局有关负责人陈焕珊介绍:“我们考虑到澳门学生接触京剧、昆曲的机会不多,担心他们听不懂,所以安排的剧目以武戏和做功戏为主,同时也兼顾唱和念的展示。”
演出以昆曲传统剧目《挡马》开场。演员甫一登台,喧闹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打斗动作激起阵阵叫好。热闹的武戏过后是安静的文戏《牡丹亭·游园》,饰演杜丽娘的炼雯晴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学京赛”上勇夺中专组金奖,而饰演丫鬟的张芃蓉是她的师妹。炼雯晴说:“跟师妹一起排练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我们学的路数不太一样,演法有出入的地方我一般都会按着师妹的习惯来调整。”尽管如此,两人的配合仍十分默契,倒像是久经沙场的老搭档。
两段昆曲过后是京剧名段《三岔口》,两位演员在灯光通透的舞台上表演黑暗中打斗的情形,好像谁也看不见谁,这种传统戏曲中特有的虚拟性表演让观众感到十分新奇。接下来的《铡美案》片段和《游街》则侧重展示京剧花脸铿锵有力的唱腔和丑行独有的矮子功。当《游街》中饰演武大郎的孟亚波站起身来,观众看到他的真实身高时,不禁由衷赞叹京剧表演的高难与神奇。
如果说前面的戏码对四功五法的展示各有侧重,那么接下来的荀派戏《挂画》则更具综合性。手绢功、水袖功让人眼花缭乱,当演员站在窄窄的椅子扶手上表演“挂画”时,剧场里鸦雀无声,生怕一点声响会打扰到台上的演员。
最后登台的是武戏《虹桥赠珠》。同样是高难度动作,如果说《挂画》得其静,《虹桥赠珠》则得其动——紧密的锣鼓,漂亮的打出手,满台翻飞的道具兵器,阵阵惊叹和叫好把演出推向高潮。
传播文化 锻炼队伍
上海戏校教师石晓珺和澳门本地戏剧演员李俊杰共同主持整场演出。除了精彩的表演,石晓珺还为观众介绍京剧、昆曲的基本知识。在介绍京剧行当时,各行当的演员上台示范本行当的基本身段和台步,让观众对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演出还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不少学生观众踊跃上台,穿上京剧青衣的戏服,跟随演员的示范,学习水袖动作。简单的甩袖,几位观众还学得有模有样;演员转体数周后一个利落的“卧鱼儿”,彻底难倒了大家。
上海戏校副校长侯永强说:“京剧、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代表,我们作为从业者、教育者,有义务同时担当起文化传播的使者。安排澳门的学生与我们的演员互动,是为了让不熟悉戏曲的孩子能够更深刻、更直观地领略到京昆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我们文化传播的效果。”
上海戏校已经是第5次来澳门为学生演出了。尽管轻车熟路,学校仍然给予极高的重视。此番登台献艺的不仅有上海戏校的学生,还出动了多位老师,比如《挡马》中饰演杨八姐的纪晓玲,《挂画》中饰演叶含嫣的潘洁华,《虹桥赠珠》中饰演碧波仙子的赵博砚等。
这样的安排背后,是上海戏校领导一番苦心孤诣。“学戏的都知道,练10次不如演1次,所以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侯永强说,“而安排教师登台,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做一个最生动的示范。当然,教师来演对演出质量更是个保证。”
从观众的热情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上海戏校的演出非常满意。参加演出的青年教师潘洁华也感到,带着学生演出的确对教学来说效果极佳,她说:“平时说戏,有些节奏、火候未必都能说到。但是一上了台,示范则是全方位的,入戏以后人的状态也跟教学时不一样。”潘洁华表示,尽管与自己合作《挂画》的学生杨晰仍有不足,但看到她在一次次演出中的进步,自己非常欣慰。
艺术熏陶 百年树人
3天5场的演出转眼结束,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此番上海戏校赴澳门演出,正是澳门教青局“中学生普及艺术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澳门教青局于2004—2005学年开始推出该计划,今已走过11个年头,学生参与量超过20万人次。该计划分别为澳门不同年级的中学生介绍木偶戏、话剧、中国音乐、西方音乐、舞蹈及戏曲,“鉴赏国粹·细味戏曲”这一环节是专门针对高三学生的。这一计划旨在让澳门中学生每年均有1次欣赏不同表演艺术的机会,从而了解相关的艺术特色及剧场礼仪,提升欣赏能力。澳门教青局副局长老柏生说:“高三的学生文学、文化积淀比较深厚,更容易领略传统戏曲的美妙。”而之所以选择京剧、昆曲而不是澳门人更加熟悉的粤剧,正是意在开拓学生的眼界,体味多样化的艺术。
澳门教青局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非常重视。在老柏生看来,艺术、审美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他说:“ 艺术能提高人的修养,让人变得温润。我们从学生阶段培养他们欣赏艺术的习惯和能力,一来是为各类艺术培养观众,二来也是希望整个澳门的文化气质能够随着接受过良好艺术教育的学生走上社会,而有更大提升。”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