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镇,转角遇到戏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1-07
戏剧节期间的乌镇处处有戏。图为三名演员在船上演出昆曲《西厢记》。
本报记者 苏丹丹在河边的长亭里,在拱形的石桥上,在悠悠的乌篷船上,在寻常的巷陌里……有人扮着精致的戏装唱起缱绻悱恻、柔肠百回的小曲;有人带着假发吹着乐器玩起了小丑的游戏;有人拿着简单的道具演起了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的话剧……这些在文艺青年们看来如梦似幻一般的场景却在一个小镇上随处可见,随时发生。这个小镇叫乌镇,在江南一隅,这一切就发生在戏剧节期间。
乌镇戏剧节今年是第二届举办,10月30日开幕,11月9日结束。以“化”为主题,共上演17部中外大戏,如《青蛇》、《万历十五年》、《墙壁中的精灵》、《高跷上的华尔兹》等,以及12部青年竞演单元作品、近1500场嘉年华。发起人之一、演员黄磊说,戏剧节是他的一个理想,一个梦,今年的戏剧梦是2.0版本。戏剧节主席陈向宏说,一年只做一场梦,聆颂俗世悲欢,不可预见,只可遇见。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发酵,这个梦将向何方,是否正渐行渐近?
戏剧梦的2.0版本
在开幕的新闻发布会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话剧导演赖声川说,戏剧节是一个艰难的梦,也是一个纯粹的梦。由于第一届在业内外反响很大,第二届人们会对它有更多的期待,因此今年邀请的剧目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特邀剧目17部,几乎是去年的3倍。其中,国外剧目占了8部,由此可见国际化程度也在提高。来自美国的《白蛇》、韩国的《墙壁中的精灵》、荷兰的《人声》、丹麦的《追忆》等都是经典之作,在观众之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国内的几部话剧也同样精彩,水剧场版的《青蛇》、《万历十五年》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用乌镇戏剧节总执行陈瑜的话说,今年的这份戏剧大餐是拿得出手的。
此外,青年竞演单元也备受关注,据黄磊介绍,报名参加并寄剧本和样片的有一百多部,比去年多出了几十部,这其中还有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作品。经过筛选,最终进入参赛单元的12部作品都非常成熟完整。
古镇嘉年华作为戏剧节的一个重头戏,观众参与度最高,巷陌桥头随处都有演出和围观的人群。编剧史航说:“转角遇到戏,看看那些第一次看到戏的人,他们的表情有多么惊喜。”
能邀请到如此多的好剧,受到青年戏剧人的追捧,赖声川表示,这是第一届的成功带来的。“在举办第一届时,没有任何信誉度可言,到国外邀请剧目,先要向别人介绍这是一个新办的戏剧节,而每年都有很多新的戏剧节涌现出来,他们会问你到底是哪一个,属于哪一类型。今年的情况明显不一样了,乌镇戏剧节的名气已经在国外响起来了,有的剧团会专门留出档期来参加。比如说,《白蛇》10月底还在美国演出,11月初就要飞过来,搭台布景的时间非常紧张。”赖声川说。
由于8部国外的剧目都是第一次在国内演出,并且质量很高,有很多人慕名来看,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场次票务紧张的情况。陈瑜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时不时有熟人打电话来请她帮忙买票,这成了陈瑜幸福的小烦恼。“今年的规模大了,观众也多了,很多以前不看戏的朋友也都来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我们2.0版本的戏剧梦来,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变化。”
质疑消散 期待更高
在第一届戏剧节开幕的新闻发布会上,黄磊、赖声川、陈向宏第一次向媒体讲述他们的乌镇戏剧梦,不过巨额的投资和乌镇尚不明朗的走向,让这个梦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为什么要办戏剧节,如此巨额投入能否收回成本,文化到底是乌镇转型的助推力还是它炒作的噱头?一个个问题被抛了出来。一年之后,乌镇戏剧梦仍然在持续发酵,而这一次当黄磊再度提及戏剧梦时,质疑声消散,大家转而开始关心这个梦如何实现,何时能实现。
“这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戏剧节,乌镇就是它最大的赞助商。我们已经做好了10年不挣钱,甚至10年之后也不挣钱的准备。这么多的戏从世界各地来,来回的交通费用和接待费用非常高,仅靠卖几场门票肯定是赔本的。”黄磊不止一次地强调乌镇戏剧节的性质,“我们希望有其他的赞助投进来,可以减轻乌镇的压力,不过前提是要保证戏剧节的纯粹性。我不反对商业,但我反对无处不商业。”在很多人看来,也正是非官方、非营利的性质让戏剧节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
有乌镇旅游做强力支撑,乌镇戏剧节并不着急去挣钱,不过如何平衡商业和艺术,让文化乌镇名副其实,戏剧节还有许多需要做的。为了更好、更专业地运作戏剧节,乌镇成立了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陈瑜是具体负责人。她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尝试运作一些戏,比如说从国外邀请来的几部大戏,如果观众反响好的话,可能会考虑到国内其他城市去巡演,毕竟来戏剧节看戏的人是有限的。此外,文化乌镇还在打造戏剧孵化基地,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山楂树之恋》和在戏剧节期间首次上演的《东海暴风雨》就是在此孵化的。
要想打造文化乌镇,仅有11天的戏剧狂欢还远远不够,如何让文化活动日常化是一个问题,黄磊说,乌镇有大大小小7个剧场,硬件设施有了,现在需要的是内容,如何填充内容,填充什么样的内容,现在还在规划中,发展成戏剧创作基地,或做常态化演出等都有考虑。
“乌镇模式”能否借鉴
几天前,有网友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在我看来乌镇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年的戏剧节。”陈向宏转发并评论:“这是我今天浏览到的最触目惊心的话了。”的确,刚满两岁的乌镇戏剧节,让旅游小镇摇身一变,成了戏剧人和文艺青年们的乌托邦,有人将之称为“乌镇模式”,那么,这种模式能否复制,又将走向何方?
赖声川说:“我不太拿乌镇戏剧节和爱丁堡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相比,也不愿意模仿它们,我觉得我们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说,同样都是古镇,爱丁堡和阿维尼翁里有汽车行驶,而我们没有,并且所有的剧场步行七八分钟就能到。”
“乌镇戏剧节很特别,乌镇与戏剧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化学反应。小镇的文化功能是什么,当小镇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投资戏剧、电影、音乐或者其他艺术门类,能给小镇带来什么,能否在带来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有经济效益,乌镇其实就在探索这个问题。戏剧节在为艺术家和群众沟通、交流提供平台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来自香港的话剧导演胡恩威表示,未来戏剧节的发展有很多的可能性,它可以变成一个创意的平台,也可以变成一个交流和教育的平台,这种形式其他小镇是可以参考借鉴的,我相信这是个好的开始。
在作家陈丹青看来,乌镇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如果有更多的小镇愿意发展文化肯定是一件好事。
源自:中国文化报